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小學兒童詩的閱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學課程輔導雜志》2015年第二期
一、范讀感染,調動學生自主閱讀
范讀在兒童詩教學中非常重要。通過范讀,學生很容易被教師的情緒感染,其自主閱讀的興趣油然而生。特別是富有童真童趣的兒童詩,只要稍加渲染,學生就更為樂意融入閱讀,并與教師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一株紫丁香》這一課時,教師以范讀感染學生。在讀到“踮起腳尖,走進濃綠的小院”時,教師自然做出“踮”的動作,并以歡快的腳步走進“濃綠小院”;在讀到“你聽,你聽,綠葉兒在風里沙沙地響”,教師特意配上聽的姿勢,然后模擬風沙沙地響,讓兒童詩更逼真。小學生看著教師的動作,聽著富有感染力的朗讀,不自覺地想要有閱讀的沖動。于是,學生紛紛開始模仿教師,開展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讀出詩中那份特有的童趣。
二、教師有效指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還沒有養成,因此,語文教師要多進行閱讀指導,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提供兒童詩材料,讓學生堅持每天閱讀一篇,日積月累;指導學生融入情感朗讀兒童詩,促進讀中感悟;指導學生抓住兒童詩的關鍵詞語,找準閱讀基調、理解兒童詩表達的內容;指導學生以畫加深對兒童詩的認識等。例如,在學習《月亮升起的地方》這一內容時,教師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讓學生畫一畫,了解這首兒童詩表達的內容。這首兒童詩本身是描寫月光下神奇美麗的世界,最后通過抒發對姥姥的思念,把美景融入夢境之中。語文教師讓學生將這一世界利用圖畫方式勾勒出來,然后體驗詩歌。語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多閱讀,感受這首兒童詩排比的氣勢。總之,針對農村小學生,語文教師要多進行有效指導,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引導學生創作,深層體驗兒童詩
兒童詩短小,以分行的形式表達內容,讀起來朗朗上口,時有押韻;兒童詩以活潑、有趣、動人的形式呈現平凡的事物;兒童詩經常用擬人、比喻等手法。在學生接觸一段時間兒童詩后,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創作,讓學生深層次體驗兒童詩;同時,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語文能力也得到有效發展。針對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可以以模仿為主。例如,語文教師給定主題,讓學生模仿創作。這主要也是因為小學生模仿能力極強,同時也是出于學生語文能力方面的考慮。針對中高年級階段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主題,或者是教師提供選題,讓學生自由創作兒童詩。例如,可以以母愛、家鄉、春天、田野、落葉、風、童年、假如等為主題,讓學生自由發揮。在創作時,語文教師需要提醒學生結合兒童詩的特點進行創作。由于創作活動較為靈活,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力、語文能力等創作出較為滿意的作品。通過創作兒童詩,學生也從另一個角度體驗和理解了兒童詩。
總之,兒童詩對于小學生有著天然的吸引力,語文教師要利用兒童詩的特點和優勢,吸引學生主動閱讀,并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通過閱讀兒童詩,得到不一樣的發展;同時,童心也能在閱讀兒童詩中得到飛揚。
作者:劉扣成單位:鹽城市大縱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