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黨工委重點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街道深入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精神,以推進“五有一創”工程,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提升服務民生水平為著力點,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凝心聚力,統籌兼顧,開拓創新,全力加強和諧幸福街區建設,為加快國際化窗口城市和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一、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重點,實現基層組織建設新突破
堅持“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重實效”為原則,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廣泛宣傳動員,營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良好氛圍;加強教育引導,促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效開展;廣泛聽取意見,深入找準找實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問題;“三訪三制”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樹立干部隊伍為民務實新形象;“五創建五打造”,突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色;加大“廢、改、立”力度,確保制度建設科學化、合理化;堅持開門搞活動,讓群眾真正參與,在活動中受益。
二、以社區“三委”平穩換屆為重點,實現街區管理和民主監督新突破
社區“三委”換屆是今年街道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換屆搞得如何,事關重大。全面做好社區“三委”換屆宣傳、動員工作,擴大知曉率;以素質考核為候選人組織考察第一手段,選拔優秀人才;嚴肅換屆紀律,規范選舉程序,選優配強社區“三委”班子成員;規范分工,各司其職、人盡其力,增強新一屆“三委”班子的凝聚力;注重實效,對社區新一屆“三委”班子成員進行培訓,全面提升其政治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
三、以拓展社區服務項目為重點,實現社區場所服務功能新突破
2014年,為使8個新建社區活動場所更好地服務居民百姓,街道將深入謀劃,進一步拓展場所服務功能。統一配備社區圖書室圖書柜,增加圖書種類和數量,向居民免費開放;配齊“三點半小課堂”內部設施,規范課堂管理,向轄區內小學生免費開放;除龍盛、新興以外的6個社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全部建立“便民服務繳費站”,為居民提供代繳電費、電話費等綜合服務;結合社區實際,依托社區新建場所優勢,開展特色服務,實現服務功能最大化。
四、以彰顯服務特色為重點,實現服務民生新突破
街道各職能科室要創新服務方式,彰顯服務特色,加快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打造規模500㎡,集文體活動、健身康復、學習閱覽、日間看護、臨終關懷等40個床位為一體的居家養老服服務中心,滿足社區老年人多樣化需求;摸底分類,抓好“空巢”老人的服務與管理,為“空巢”老人提供多種親情服務;率先在友好、康平、龍泉3個社區建立試點,完善60周歲以上居民的參保信息,解決其基本養老問題,打造“十百千示范工程”省級示范街道;創新開展“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關愛服務活動,建立服務聯系卡制度,為每位接受服務的對象建立檔案,記錄服務情況;建立街職業介紹微博,將轄區內求職、招聘信息到微博上,方便下崗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之間供需匹配;舉辦多種就業培訓班,組織有就業意愿的各類人群參加培訓,掌握技能促進就業;探索并拓展“婦女之家”服務功能,不斷擴大“愛心媽媽”服務團隊,創新性開展特色服務工作;成立殘疾人服務站,利用網絡平臺組建“同在藍天下,助殘一家人”幫扶隊伍,從源頭上解決殘疾人的生活困難。
五、以加強安全宣傳,完善監管機制為重點,實現安全管理工作新突破
安全發展是不可逾越的“紅線”,要時刻警鐘長鳴。充分利用標語、橫幅、板報、培訓會等多種形式,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法律、法規宣傳,不斷強化轄區居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全面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和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工作,加大對事故多發領域的專項排查整治力度,完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全面實施安全網格化管理,構建街道、社區、企業安全監管網絡,完善安全防控機制和安全監管機制;加強企業、個體戶安全工作經驗交流,宣傳推廣安全管理先進經驗和做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六、以加強衛生管理整治和科普、教育為重點,實現人居環境和居民素質新突破
推行衛生監管崗位責任制,加強街區衛生環境監管力度;全面實行衛生網格化管理模式,切實做好居民區房蓋漏雨、墻體脫落等生活基礎設施維修改善工作;懲防并舉,加強管理,全力做好“暖房子”工程、城市綠化美化亮化、“三網”改造、二次供水改造、愛國衛生和打擊違法建筑及小廣告等工作;廣泛調研,建立試點,探索物業棄管小區的物業管理模式;積極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家庭評創活動,倡導居民健康生活新方式;繼續完善社區科普服務設施,積極開展科普益民活動;充分利用和整合區域內各類教育資源,不斷提升社區教育內涵,促進學前、職業、成人等教育協調發展;
七、以綜治維穩、平安創建工作為重點,實現和諧穩定新突破
以平安社區、家庭創建為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平安創建活動,推進平安街區建設;健全青少年違法犯罪防控體系,落實對特殊群體的幫扶、教育和管理;建立信訪排查預警機制,定期排查信訪隱患,變“上訪”為“下訪”,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幫扶弱勢群眾,嚴防群體性事件發生。向轄區內居住的外國人發放“便民服務卡”,為他們提供代繳水電費、電話費等各種便利服務,扎實推進外國人社區管理試點工作。
八、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質為重點,實現精神文明建設新突破
深入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實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行動,倡導文明禮儀,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切實加強行風建設、職業道德建設、家庭美德和個人品質教育,開展好“文明科室、文明職工、文明家庭、文明樓院”的評選活動;積極推進各類志愿服務平臺建設,深入開展“志愿服務周”活動,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不斷提高志愿服務的影響力;切實加強社區文化陣地建設,提高居民群眾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和廣泛性,認真組織開展好道德講堂、爭創文明人等活動,切實發揮模范人物示范引領作用;大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利用節假日開展課外活動,積極構筑“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評價體系。
九、以廉政風險防范和“四風”轉變為重點,實現反腐倡廉工作新突破
廣泛開展系列警示教育主題活動,增強街區干部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深入開展廉政風險防范、規范權力運行工作,推進“陽光黨務、政務和居務”;加大“四風一頑癥”轉變和工作不作為、濫用職權等問題的督查和處理力度,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大對社區監委會依法履職的指導力度,發揮民主監督、民主參與的積極作用,從而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助清廉•唱和諧”廉政文化宣傳活動為載體,開展“廉潔文化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努力形成“倡廉、自廉、助廉”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