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震局2016年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的總體謀劃,認真落實縣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根本宗旨,進一步強化監測預報、震害防御、應急救援“三大體系”建設,推進防震減災事業融合式發展,為我縣奮力建成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的“橋頭堡”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貢獻。
二、主要任務及措施
(一)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速報能力
1.做好地震信息節點和流體觀測站的管理工作。繼續做好地震信息節點的運行管理,妥善安排地震值班值守工作,確保信息節點24小時正常運行,實現信息節點正常運行率不低于98%,運行日志按時上傳率達100%。協助做好所轄地震監測臺站儀器維護檢修以及臺站的防雷、電力、網絡、通信保障和周邊觀測環境保護等工作,實現臺站正常運行率不低于98%。
2.強化地震應急速報工作。按照《縣地震應急預案》進一步規范報送的程序和步驟,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地震動態信息,并及時報送給相關部門。
3.積極開展地震前兆異常觀測。強化鄉鎮宏觀異常觀測點的業務指導和督辦。發生異常情況后,及時組織開展異常核實和調查,并準確地將異常信息報送上級地震部門。
4.做好地震群測群防工作。以做好地震宏觀觀測網、災情速報網、科普宣傳網、鄉鎮防震減災助理員工作為著力點,新增地震宏觀觀測點2個以上、宏觀觀測員50人以上,不斷擴大覆蓋面。重點加強“三網一員”制度建設,實現精細化管理,結合實際編制工作流程,適時組織專業培訓,使之能夠初步判定并準確捕捉上報地震宏觀異常現象,掌握地震災情初步調查方法和速報口徑,熟悉和宣傳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基本知識。
(二)進一步提高地震災害防御能力
1.加強抗震設防行政審批與執法監督工作。按照《關于印發省市(州)級和縣(市、區)級行政審批事項通用目錄的通知》要求,認真做好行政并聯網上審批工作的銜接與協調,切實履行好地震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責。抓好第五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運用,協助重大工程和可能產生嚴重次生災害工程的建設業主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引導學校、醫院等人口密集場所按照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g(抗震設防烈度七度)進行設計施工。
2.加強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進工作。依托移民搬遷、扶貧搬遷、危房改造等項目,通過發放抗震農居設計圖集、培訓農村建筑工匠、開展農居抗震知識宣傳、建設抗震農居示范點來擴大農居地震安全工程的社會影響力,全面提高我縣農村居民防震減災意識。
(三)進一步提高地震應急救援能力
1.完善地震應急體系建設。結合省市新修預案修訂《縣地震應急預案》,協助做好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以及學校、醫院、商場、車站、化工生產企業等重點單位完善部門預案,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職、群眾積極參與的聯動機制。
2.強化全縣各學校、醫院地震應急演練的制度建設。積極與教育、衛計部門協商,制定加強學校、醫院地震應急疏散綜合演練的指導性文件,并結合各單位實際進行演練。
3.強化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設。加強與縣人武部、應急辦、團縣委、民政等部門協助,抓緊建立縣級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立救援隊伍數據庫,協助各支隊伍完善技術裝備,適時開展專業培訓和演練。
4.加強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管理。結合城鎮化建設,協調民政、住建等部門聯合規范完善建設符合國家三級標準的應急避難場所1個以上,配備必要的物資設備,提高地震應急避險能力。
(四)廣泛深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1.突出宣傳重點,強化防震減災意識。借助宣傳資料、光牒、固定展板、新聞、網絡等形式,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六進”(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活動,全面提高全縣人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綜合減災能力。
2.抓好重點時段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緊緊抓住“5.12”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地震紀念日、“12.4”全國普法宣傳日、科技活動周、三下鄉、三萬活動等重點時段,創新形式,注重效果,不斷提高公眾的參與性和教育面。
3.深入推進各項示范創建活動,發揮典型帶動作用。以示范學校建設來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的目標,以示范社區建設來全力推進民眾抵御地震災害能力的提升。選擇基礎條件好、積極性高的學校和社區,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力爭創建省、市級防震減災示范學校、示范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