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6年全區國土資源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6年,全區國土資源工作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四個率先”為目標,以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總抓手,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新狀態適應新常態,以全面履職、依法履職、創新履職為基本要求,攻堅克難、擔當有為、高效從業、勤政廉潔,為保護資源、節約利用、轉型發展、綠色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和優質服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進國土資源集約高效利用
以節約集約示范省創建為契機,抓好節約集約模范區創建工作,力爭創建成為全國新一周期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區。一是廣泛宣傳。創新宣傳內容、宣傳形式和宣傳手段,廣泛開展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努力營造良好的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氛圍,著力提升各級領導、全社會公民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意識。二是規劃管控。開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調整完善,做到與全域規劃、城鎮規劃、旅游規劃、園區規劃及產業規劃無縫對接,實現“多規合一”。三是制度約束。從產業政策、用地規模、規劃用地指標、投入產出強制等方面嚴格控制,提高各類項目用地門檻,對投資強度大、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無環境污染的項目予以傾斜。四是挖潛存量。依法清理處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及閑置低效土地,完善閑置低效用地的依法處置程序,堅持“一地一策”制定處置方案,跟蹤管理、動態更新,降低閑置土地比例,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二、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
一是繼續落實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扎實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全面完成小溪塔城鎮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進一步完善耕地保護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對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和考核,將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指標分配、土地整治項目安排掛鉤,調動耕地保護的積極性,形成保護的共同責任;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制作完善村級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及界樁,將基本農田落實到圖上和地塊,責任落實到村組和農戶,確保全區4195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用途不改變。二是完善耕地“占一補一”措施,在建設項目選址中提前介入、從嚴把關,做到避優占劣。開展區級“占一補一”土地整理項目,補充耕地面積,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三是嚴格規范推進土地整治工程。完成8萬畝土地整治項目驗收,高質量推進5.5萬畝土地整治項目實施,申報1.6萬畝項目立項,力爭年底前開工建設;落實已建成土地整治項目區納入基本農田保護范圍的規定。四是完成耕地質量等別調查評價與監測工作。
三、千方百計保障發展用地需求
及時保障重點項目用地。緊盯區委、區政府確定的工業發展、城鄉統籌、基礎設施和民生設施等重點項目布局,積極參與、主動服務,重點保障太平溪一港一城一路、江北翻壩高速、五龍一級路以及宜黃一級路周邊地塊、南蔡下片區、丁家壩片區、文仙洞片區旅游開發農旅結合節點區和“六區一園”等項目用地需求;對納入建設用地計劃的重點項目提前介入,加強用地指導,做好規劃調整,提高報件質量,提升報批效率。
四、扎實推進綠色共享示范磷礦區建設
一是科學編制第三輪礦產資源規劃,做到布局合理,礦業權投放有序。按照“邊生產、邊整治、邊恢復、邊轉型”的思路,引導采石企業從分散、小型向集中、規模經營轉變,力爭2年內采石企業數量和產能下降30%。二是扎實推進綠色共享磷礦示范區建設。做好綠色共享示范區創建工作頂層設計,拓展綠色共享內涵,通過加強體制創新、調整優化礦業結構、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力度等措施推進綠色共享示范區建設;每個鄉鎮要創建綠色礦山示范點,有目標方案,有檢查總結;將綠色共享示范區創建納入礦山企業開工復工及年檢條件,實現開工復工規范化、標準化。三是深入推進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全面實施“邊采邊復、立面掛網、平面植綠、應綠盡綠”的工作思路,將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做到年初有方案、年中有督查、年末有驗收。
五、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遺跡保護工作
一是鞏固地質災害防治“十有縣”成果,做實做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健全群測群防網絡體系、科學劃定避險區、普及應急常識、加強應急演練,確保全區326處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零死亡、零事故。二是加強面上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對存在危害的隱患點,分類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建立地災治理項目庫,力爭申報實施1至2個項目;抓好蓮沱左岸危巖治理工程、黃陵廟——南沱塌岸防護工程等庫區后續規劃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將項目建成亮點,體現示范效應。三是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工作,推進三峽地質公園兩枚金釘子及三個園區保護性開發工作,完成樟村坪國家礦山公園一期建設,啟動二期建設。
六、不斷夯實國土資源基礎工作
一是高效高質完成“兩權”確權工作。年底全面完成全區約15萬戶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約851宗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外業調查,同步開展登記發證工作;加強權屬調查質量抽核,加大日常督導檢查,對工作進度和質量采用約談機制,制定獎懲措施。二是扎實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以問題為導向,堅持依法依規、便民高效的原則,進一步理順各部門之間職責邊界和銜接方案,明確職能職責,優化流程、健全制度,做好基礎平臺建設,初步完成現有土地、房產登記數據整合庫工作,確保運行順暢、辦事便捷。三是抓好信息化建設。重點推進執法監察、綜合事務管理等已建成的系統上線運行,對網上收發文等已運行系統進行優化完善;做好網上辦公業務辦理狀態信息工作;加強已建成數據庫的利用,統籌推進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建設和融合。
七、大力推進依法行政
一是落實執法監察共同責任。積極對接區政府成立的綜合行政執法委員會和指揮中心,形成系統上下“聯合監管”、部門之間“聯動監管”、工作環節“全程監管”的執法監管新格局;嚴格落實違法違規行為零報告、定期報告和專項報告制度,強化分析、研判、預警機制,加大用地指導、法律宣傳、控早控小等預防措施的落實;加大包括設施農用地在內的土地供后監管,加大未批先用、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等重大違法違規案件及違法違規重點鄉鎮公開曝光和查處力度;充分利用土地變更調查圖斑合法率及違法查處率,制定科學考核指標,從違法行為發現、制止、查處以及違法宗地數、規模面積等多維度進行客觀公正考核。二是加強法治國土建設。科學制定“七五”普法規劃,完善措施,確保“七五”普法良好開局。全面落實《關于全面推進法治國土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規范保留行政審批事項,建立權力清單,編制責任清單,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節點,強化效能督查,確保按時辦結;加強各類文書和合同的嚴謹規范審核,防止疏忽大意和不明大意造成工作被動,甚至嚴重后果。三是推進信訪法治化建設。扎實開展信訪矛盾糾紛排查,落實領導公開接訪和包案責任制。四是加強法治隊伍建設。加強對國土資源執法人員法治思維、執法能力的培訓,不斷提升國土干部的法律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營造法治國土的濃厚氛圍。
八、加強黨風廉政和隊伍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按照“兩學一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要求,繼續深化“兩反思兩做到一樹立”主題教育活動,繼續在黨員隊伍中開展“三個在先”(學習在先、創新在先、垂范在先)活動,深化“資源有限,創新無限”機關服務品牌創建工作,爭創“四星級”機關服務品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大興深入一線之風,形成人人動腦分析問題,人人動筆撰寫調研文章和信息的工作習慣;抓實中心組學習、干部綜合培訓、師徒結對、后備干部培養等工作,提升干職工綜合素質;加強國土資源人才隊伍建設,抓好人才引進,建立人才后備庫,持續開展輪崗交流。二是強化紀律規矩意識,全面落實“兩個責任”。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執行情況的監督執紀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督促引導黨員干部強化紀律規矩意識,強化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黨紀觀念和組織意識;鞏固作風建設成果,扎實開展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回頭看”,對發現的問題逐件整改落實到位;從嚴執紀問責,加大明察暗訪、通報批評和問責處理力度,對違規違紀問題采取“零容忍”態度嚴肅追責。三是強化專項活動,提升綜合管理水平。統籌推進文明創建工作,繼續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做好宣傳調研和信息工作,精細推進檔案管理工作,扎實開展“三萬”活動及精準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