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科技局自主創新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市自主創新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2020年市自主創新工作要點的通知》(合創新組〔2020〕1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2020年全縣自主創新工作要點安排如下:
一、主要目標
2020年,全縣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企業吸納技術合同交易額1.7億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確保20家以上、力爭突破125家,新增市技術創新中心1家以上,新增孵化器和眾創空間1個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5%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件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1.以國家大科學中心先進光源項目為新起點,深化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爭取更多產業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落戶。大力推進協同創新,推進我縣企業聯合大院大所共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和支持設立分支機構,實現科技資源快速集聚。形成各個創新平臺協同聯動的格局,突出特色產業集聚,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打造區域協同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責任單位:縣科技局、崗集鎮。協同單位:縣發改委、經信局、財政局,經開區)
2.組建各類產業創新轉化平臺。加快各類科技研發等平臺建設。新增市技術創新中心1家以上,加速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縣發改委。協同單位:縣經信局、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二)加強科技攻關
3.強化重大科技研發。圍繞我縣重點產業,組織實施2項重大科技研發項目,集中力量對汽車零部件、重大裝備、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攻關。支持生物醫藥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肺炎疫苗、藥品科研攻關。繼續承擔好省、市科技重大專項,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發改委、經信局。協同單位:縣財政局、衛健委,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4.提升農業生產和社會發展科技水平。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在生物育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產品加工、食品安全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建設,推進科技特派員與貧困村結對幫扶,助力精準脫貧,加快推進智慧農業谷建設。組織實施一批醫療衛生領域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積極引進推廣運用臨床醫療、公共衛生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科技局、衛健委、市場監管局。協同單位:縣發改委、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5.完善成果轉化交易政策。加強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支持我縣企事業單位開展科技成果登記和技術合同交易,企業吸納技術合同交易額1.7億元。(責任單位:縣科技局。協同單位:縣經信局、財政局,經開發區、各有關鄉鎮)
6.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鼓勵企業與大院大所合作,圍繞產業需求組建一批“政產學研用金”一體化新型研發機構,引導新型研發機構強化人才培養和成果供給。(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科技局。協同單位:縣經信局、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7.建設孵化器眾創空間和雙創基地。引導各鄉鎮、經開區、科研院所及企業,創辦或聯合建立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的創新創業載體,提升服務能力,新增孵化器和眾創空間1個以上,辦好科技活動周等各類活動,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舉辦和參加2020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分會場分場活動、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賽區活動、2020年“創響中國”市創新創業大賽。(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科技局、發改委、經信局。協同單位:縣科協,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8.支持市科技大市場建設。大力推進網上技術市場與線下實體市場融合發展,組織企業參加2020年省“抓創新、抗疫情、促六穩”科技成果暨線上交易會,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責任單位:縣科技局。協同單位:縣發改委、經信局、衛健委、數據資源局、市場監管局、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9.加強科技金融融合。推行科技保險、科創貸、科技小額貸等科技金融政策,進一步發揮風險池資金效益,鼓勵銀行、擔保、保險等金融機構向企業投放貸款,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多渠道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服務。建立全縣重點培育擬上市企業庫,豐富科創板上市后備資源儲備,鼓勵和支持高成長創新企業融資上市。(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科技局。協同單位: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10.加強人才引進培養。對標長三角先發地區,聚焦重點產業發展開展新一輪人才政策體系優化提升,應對人才創新創業需求,精準、科學實施“英才計劃”等重點人才工程。積極做好人才引進培養服務保障。突出發揮國際人才城作用,統籌開展專業化人才服務和特色人才交流系列活動。發揮平臺聚才作用,支持建設院士工作站、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引才引智平臺。(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科技局、科協。協同單位:縣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四)壯大科技企業主體
11.培育科技企業集群。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企業”培育全鏈條,建立梯隊培育數據庫。優化創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以上,力爭新增突破125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00家,確保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加快實施高成長企業培育計劃項目,開展高成長企業遴選,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高成長企業,新備案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責任單位:縣科技局。協同單位:縣發改委、財政局、統計局、稅務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12.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支持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爭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新認定市企業技術中心10家左右;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個,市級工業設計中心不少于7個。爭取新認定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1家以上。(責任單位:縣稅務局、科技局、經信局、發改委。協同單位:縣財政局、統計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13.支持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引導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新培育24個數字化車間。(責任單位:縣經信局、發改委。協同單位:縣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五)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14.支持科技園區建設。啟動縣智慧農業谷建設,推進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強化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發改委、科技局、數據資源局。協同單位:縣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15.落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組織企業參加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加快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在智能制造、教育、大健康、公共安全、社會治理、特色區域等領域,加快推進建設一批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建設,培育和引入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的社會影響實驗研究,在政策法規、倫理規范、安全標準等方面積極探索,營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責任單位:縣科技局。協同單位:縣發改委、財政局、教育局、經信局、民政局、人社局、市場監管局、數據資源局、生態環境分局、投資促進中心、公安局、交通運輸局、衛健委、統計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六)優化創新生態體系
16.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編制縣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出臺自主創新政策。(責任單位:縣科技局、財政局。協同單位:縣發改委、經信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17.堅持開放合作創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吸引滬蘇浙等地區創新資源流動和高端產業轉移,提升科技創新對我縣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放大優勢、提升開放合作水平的重要舉措,搶抓新機遇,主動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支持科技創新平臺合作共建,共建一體化產業體系。(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科技局、經信局。協同單位:縣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18.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加大科技財政投入,出臺《縣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優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制度環境。推進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經信局、政務服務局、科技局、商務局、文旅局。協同單位:經開區、各有關鄉鎮)
19.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能力,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5%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件。為企業專利質押融資提供便利化和開放式綜合服務,深入推進專利質押融資工作。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持續深入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在組織領導體系建設、政策扶持、培訓宣傳等方面有新舉措。(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協同單位:縣財政局,經開區、各有關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