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工商局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市工商聯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在市委和南通工商聯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五大平臺建設”,突出服務和管理創新兩大主題,持續開展“三力商會”競賽活動,不斷推動行業商會運行質態的提升,為促進非公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服務。
一、堅持把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文件作為中心任務,著力推動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
1、統一思想,深入貫徹。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工商聯的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報告會、會議培訓、交流等多種形式,抓好學習教育活動。通過學習,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堅定不移地團結在以習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共同奮斗。
2、求真務實,促進工作。認真抓好商會黨組織和黨員企業家的學習教育活動,抓好機關黨員的學習教育活動,以學習的成效促進工作,以工作的業績檢驗學習效果,努力開創工商聯工作的新局面。
二、堅持把推動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作為工作重點,著力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3、加快非公企業基層黨組織的組建步伐。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探索獨立組建、依托組建、企企聯建、黨員組織關系掛靠等多種模式,在推動市級行業商會黨組織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快非公企業基層黨組織的組建步伐。鎮村各基層商會積極探索非公經濟組織黨建新模式。
4、抓好“責任企業家”創建活動。計劃與黨校、高等院校等開展合作,年內組織兩期商會黨組織負責人培訓班。以踐行“強信念、強責任、強奉獻”為主題,積極開展爭創“責任企業家”活動,以“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為創建標準,建立“責任企業家”積極分子數據庫,積極向有關部門推薦,使優秀“責任企業家”經濟上有為,政治上有位。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完善“責任企業家”服務關愛機制,有針對性地對企業管理經營者進行培訓,重點加強對新經濟組織接班人的引導和培養,實施“創二代”領頭雁工程,確保企業健康發展、持續發展。
三、堅持把“五大平臺建設”作為工作重點,著力形成服務經濟新機制
5.進一步拓展銀商企合作平臺,積極幫助中小會員企業應對融資難問題。在發揮與市郵政儲蓄銀行、民生銀行等銀行的“銀商企”合作平臺的基礎上,不斷拓寬與其它銀行的合作領域。力爭通過商會平臺達到3個億的規模。注意探索行業商會會員企業應急互助資金平臺建設。
6.積極組織招商引資(智),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充分利用市內外商會的信息、人才等資源優勢,深化招商引資平臺。發動深圳、蘇州、無錫、北京等異地商會積極參與市委市政府組織的招商活動。在行業商會中放大醫療器械商會總部經濟的示范作用,著力推動花木盆景商會、黃酒商會總部經濟的形成。
7.著力服務發展方式轉變,持續推動民企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商會平臺,建立以商會為主體的經濟轉型升級機制。通過加快推進以會長企業為龍頭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大力推進信息技術運用,加快推進兩化融合。培育轉型升級典型。動員行業商會會長、常執委企業、行業商會會員單位赴高校學習,結合會長例會,繼續組織會長企業間的參觀交流,拓展視野,提升綜合能力。
8.持續提升教育培訓層次,培養復合型人才。充分利用商會宣傳教育、培訓平臺,推廣行業商會,利用會員會議,結合行業特點,邀請專家、學者為會員授課,提高企業家經營管理層次。認真組織工商聯與上海華東理工大學聯辦的EMBA班教學活動,以全新的辦學模式服務商會會員。整合商會資源,組織技術、經營管理骨干培訓班,服務商會企業。組織會員企業“走出去”,組織部分常執委赴臺灣、西歐等地考察。
9.發揮法律維權服務平臺作用,為會員企業發展的護航。深化與行政執法部門的合作,加強法律教育培訓,加強行業商會與相關部門的聯系,通過行業自律,促進行業規范文明守法的市場環境的形成,通過維權服務,促進市場環境的不斷完善。
四、堅持把推動行業商會組建作為工作著力點,進一步加強工商聯組織建設。
10、抓行業商會建設。進一步規范行業組織建設,推動行業組織規范發展。加快行業商會組建步伐。按照全市經濟發展重點,加快行業商會組建步伐,成形一個,組建一個,成活一個。一是創新組織方式。繼續加大市級行業商會組建力度。加大板塊行業的商會籌建力度,加大港口物流、通用機械、稻米等行業商會的籌建工作。加快化工新材料商會的組建速度。確保2014年新建商會3個以上,總數繼續保持南通第一,保持商會黨組織建設工作持續領先。二是加快異地商會的組建步伐。加快籌建寧波商會、昆山商會、太原商會,指導服務異地商會的換屆改選。三是加強現有市級商會質態的管理。按照行業商會工作考核考評意見,進一步完善考評機制,加大商會運行質態的監管,對少數常年不活動的“空殼”商會,采取相關措施及時重組,不斷提升商會活力和影響力,加大商會黨建工作推進力度,推動商會黨組織機構、活動開展的規范化建設。
11、壯大會員隊伍。把擴大會員覆蓋面和工作覆蓋面、增強組織代表性作為會員發展的重點,切實把那些思想品質優、社會貢獻大、公眾形象好、參政議政能力強的中青年非公經濟人士吸收到各級工商聯組織中來,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隊伍。
五、堅持把推動社會管理創新作為工作著力點,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共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12、積極開展社會文明實踐活動。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踐行“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的理念,實施“愛心”工程,進一步形成“商會愛心群體品牌”。
13.充分發揮商會在管理和服務員工中積極作用。以行業商會工會建設為新起點,通過勞動技術競賽、勞資關系的協調,勞動糾紛的化解,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形成。
六、堅持把推動參政議政作為工作著力點,引導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14、建立健全聯系制度。進一步完善機關干部聯系重點行業商會、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制度,密切同非公經濟人士的聯系,深入了解他們的意愿和要求,及時向黨和政府反饋有關情況和信息,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15、優化民企發展環境。通過市“兩會”等參政議政渠道,及時把征詢意見向有關部門反饋;組織開展面對面互動直評活動,邀請市直相關執法部門與民營企業家進行面對面互動溝通、心與心交流,進一步改善非公企業的發展環境。
16、積極搭建反映非公經濟人士政治愿望與利益訴求的民主渠道,全面提升參政議政水平。發揮非公經濟代表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民營經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好調研活動,切實提出一批質量較高、針對性較強、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為經濟決策提供參考。繼續做好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綜合評價和政治安排的推薦工作。
七、堅持把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推動重點工作的落實
17、抓好制度化建設。建立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工作制度,使機關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18、采取責任化、指標化、項目化三項措施,抓好工作落實。將全年工作進行量化分解,責任到人,明確完成時限,制定考核措施,著力推動重點工作的落實。
19、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根據市委“加強作風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大討論活動的統一要求,集中查找整改“空、虛、散、慢、低”五個問題,強化“大局意識、學習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奉獻意識”等六個方面的意識,形成“善于學習、勤于鉆研、精于創新、敢于克難、專于攻堅”的工作作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干部隊伍,把工商聯建設成為非公經濟人士之家,為助推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