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推進城鄉統籌增加村居民收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建成第二大城市為指針,以加快推進城鄉統籌,增加村居民收入為目標,充分發揮轄區土地資源、地理環境和區位優勢,抓住后續規劃、國內產業轉移機遇,立足城鄉統籌發展和“500億”,著眼上坪組團城市梯度開發建設和工業園區拓展,超前謀劃,主動爭取,擇業招商,強化環保,以人為本,注重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力爭“十二五”末,把街道建設成為區區域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富裕,社區功能完備,生態環境優良、文化繁榮、社會文明進步的新。
二、規劃目標
到年,全轄區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0億元,實現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億,一、二、三產業比達到94:55:0.5。累計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億,轉移農業人口5500人,擴大城市建成面積2平方公里,城鎮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鄉計劃生育率控制在3‰以內。
三、基本思路
(一)全面分析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優劣勢
1、優勢
地理環境優越。街道區劃圖較為方正,其土地分布在萬斛城四周,地界由環抱簇擁,地貌由一城一壩構成,依山傍水。地形為斜坡,坡度多為較緩。
區位優勢明顯。街道地處主城西面,南與接襄、北與街道緊鄰。轄區距主城最近3公里,最遠交通距離8公里,距客運碼頭3公里,90%的土地涵蓋在高速公路線境內。轄區內有工業園區、鄉鎮工業園區。
交通便利。轄區交通極為便利,“318”國道、高速公路南北向橫穿其中,高速公路南北兩端分別設有出口,東由大橋與主動相連,西有路與縣相接,從轄區內出發均能直達全國各地。
人地比例較小。一是轄區幅園面積11.2平方公里,總人口1.980萬人,人均擁有土地0.85畝,其中農業人口8960人,幅員面積約8平方公里,人均1.34畝。二是人口分布不均,人均占有土地不足0.4畝。但與主城較近,背靠萬斛城,前臨湖,地理環境較好,開發區位優勢明顯。雖離主城稍遠,交通暫不便,但人均擁有土地量大,土地成本較低,招商引資、開發建設利用價值較大。
水、電、氣設施完善。轄區內所有行政村同時擁有國地兩條供電線路。所有城市建成區和農村均接通自來水供應,轄區所有農村均開通了程控電話,并與主城共享同等的有線電視網絡。50%的農戶使用了天然氣。
具有最直接承接產業發展優勢。目前規模較大的工業園區位于轄區,其中長安跨越涉及相關行業多,產業鏈長,其生產規模足以帶動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距長安跨越最近并能與長安跨越形成連片發展的片區是長安跨越產業群拓展的最佳選擇之地。
人文資源影響深遠。街道原名鎮,以境內地名子而得名,因此地古為河谷,后因泥沙淤積成壩,故俗稱子。街道位于原縣城,地處溪河與河交匯處,是原黨政機關所在地,是原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轄區內有威武挺拔的萬斛城,抗戰時期女子中學遷校遺址。開發較早,歷史悠久,在國內享譽盛名,具有廣泛的人脈資源。
2、劣勢
工業經濟因不合理總體規劃扼殺了發展生機。
在區總體建設規劃中,街道只有54%的土地面積納入了建設規劃區內,根據地理環境條件,申明壩2.2平方公里用作了移民遷建和工業園區建設,部分村組,舊城片區2.67平方公里只能規劃商住建設。而很適用工業發展的土地并未納入總體建設規劃。如果限制了這部分土地的使用,街道將陷入工業經濟發展無空間,轄區村居民就業無崗位、增收無渠道,更談不上承擔強辦富民的重任。
農村經濟隨城市化推進將逐步減弱。
街道地處城郊,人多土地少,很多村民靠現有土地無法自產自給,沒有多余土地進行集約經營。農村絕大多數年輕勞動力或近或遠到主城就業,留在農村勞動的多為老弱婦女兒童,只有少部分勞動力利用較少的土地種植蔬菜、水果服務城市居民生活。個別村民利用城郊資源、交通資源創辦個體手工業、加工業,農村經濟發展十分薄弱。隨著城市開發建設的推進,用于村民耕作的土地將越來越少,農村經濟還將隨城市化進程進一步減弱。
三產業發展尚待時日。
隨著工程建設的推進,原所在地居民全部異地搬遷到周家壩等地,原功能、基礎設施喪失貽盡,昔日繁華的工商業風光不再現。轄區移民新城多為淹沒企業遷建地,遷入村居民較少。加之申明壩離周家壩、主城較近,除了一日三餐日常用品外,其它生活用品等均可到、主城采購,就地無法形成較大商貿中心,唯有希望等待上坪組團城市開發建設啟動后方可逐步形成。因此發展轄區商貿業仍將持續慢長歲月。
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街道雖然地處城郊,但歷年來政府投入轄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太少太少。交通方面,除了“318”國道、高速公路、工業園區道路實施了硬化外,轄區連接市中心、的路時至今日仍是碎石泥結石路面,貫通落凼、公路仍是農村機耕道,至上坪公路由于坡陡彎急,無法保證暢通。占地2.2平方公里,居住有7000余農村移民,10000余流動人口的沒有建設居民活動廣場。
(二)爭取建設用地規劃,根本解決發展難題
建設規劃是發展的關鍵,只有解決了建設規劃問題,才有富民強辦的希望。因此,街道要將轄區建設規劃作為當前的首要工作,主動積極向區委、區政府領導、區級相關部門作好轄區規劃調整相關工作匯報,借助區城市總體規劃調整,爭取將社區納入規劃建設區范圍,明確土地利用性質,確保轄區城鎮建設有地可用。
(三)明確區域定位,合理布局產業經濟圈規劃。
高起點、科學合理制定“十二五”規劃是街道未來5年發展的指南和基礎。因此,必須堅持以“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高度統一的科學發展觀,以“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街道發展與對外開放“原則為指導,立足中遠期規劃,明晰區域定位和街道整體發展戰略。具體區域定位:下半城以及舊城實施城市梯度開發建設;上半部分和溪河支流沿河實施園區工業發展,重點引進符合產業的企業。中下區域建成中央綠化隔離帶;實施精品血橙基地工程;萬斛村上半城實施公園綠化,適當規劃高檔住宅小區建設。以上定位力爭在“十二五”期內規劃并啟動。
(四)圍繞園區做文章,大力發展產業鏈集群
圍繞工業園區主導主業、龍頭企業產業鏈做文章,加大片區、片區基礎設施項目及資金爭取力度,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承接工業園區主導產業、龍頭企業上下產業鏈集群,合理規劃布局,集中連片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嚴格控制入住企業標準,確保環境保護。重點引進無污染高環保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帶動地方村居民(移民)就業,增加村居民勞動收入。
(五)精心制定血橙基地規劃,培育精品農業工程
結合街道地處城郊,人多地少特點,以及城鎮建設弱化農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街道要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觀念,抓住特有的血橙品質,詳細制定規劃,精心組織,在培育、發展老品種技術上下功夫,加強管理,打造農業精品工程,力爭“十二五”期末,實現本土血橙產量、面積翻番目標。
(六)加快推進城市開發建設,逐步培育商貿流通業
結合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天仙湖旅游休閑區的建設,制定好上坪片區控詳規劃,合理編制道路綠化、教育、衛生、金融、高貿等城市功能配置,打算1年規劃、2年征地拆遷、5年建設,力爭“十三五”中期,將片區建成人居環境優美、商貿云集、市場繁榮的新社區。
(七)合理布局社會事業,確保村居民就近就醫入學
結合轄區中長期發展規劃,合理布局轄區教育、衛生機構,上坪組團規劃入住人口3-5萬人,規劃設置公立幼兒園2所,小學2所,初中一所、高中一所,設置公立醫療機構1座。和片區規劃設置公立幼兒園2所、小學1所、高初中學1所。
(八)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城市管理
注重城市水、電、氣、路、通訊網絡、污水排放的規劃設置和建設,做到與城市開發建設同步進行。加大主干道綠化,背街小巷、小區的綠化和硬化整治。大力開展文明城區創建活動,加強城市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管理,強化爭做文明市民教育。力爭“十二五”期末,區級文明社區達到4個。
(九)建立完善社保服務平臺,構建和諧穩定新社區
加大已建成城區社區社保服務平臺建設的投入,完善社區社會保障服務功能,力爭年消除無平臺社區。大力開展充分就業社區創建工作,做到新建社區居委會功能同步配置,達到建設一個社區,建立一個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完善一個社保服務平臺。到“十二五”末,確保建城區內新建社區設施功能完善齊備,服務到位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