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街道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鞏固和擴大文明創建成果,推動我街道辦思想、政治、文化建設,不斷提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水平,根據上級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要求,結合我街道辦實際,特制定本計劃。望各村、各單位認真抓好落實。
一、公民思想道德建設
1、以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大力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一是注重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推動全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注重典型培養,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企業,進農村活動,精心創建示范村鎮、示范村、示范校園。三是強化制度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成效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系列創建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并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修訂完善市民公約、村民公約、文明家規家訓及學生守則等規章制度,讓核心價值觀要求形成公序良俗。四是充分發揮新媒體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開展網絡文明建設,在網上唱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倡導網絡道德和網絡文明,讓網絡空間更加清朗。做大做強“鎮”微信公眾平臺,凝聚社會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
2、組織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先進事跡,深入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一是各村、街道各單位要多形式、多渠道宣傳展示我縣道德模范事跡,在全社會營造學習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二是各村、街道各單位要以“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為抓手,做好“中國好人”、“好人”、“模范”的推薦上報工作,同時做好好人網絡線索推薦工作,并在傳統節日或者重點節日前后進行公開表彰,樹立榜樣。三是針對道德模范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開展關愛幫扶道德模范,樹立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
3、持之以恒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是大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整治規范校園周邊環境。城鎮派出所、綜治中心、司法所、金佛坪中心小學、薛岔中心小學發揮好牽頭作用,抓責任,建機制,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保障。二是深化各類主題實踐活動。抓住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組織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童謠、文明書畫征集等活動,繼續做好“美德少年”評選表彰、推薦上報工作。三是加強未成年人活動陣地建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和輔導員隊伍。四是強化文明校園創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弘揚良好校訓校風,普遍開展文明班級創建。
4、深入開展爭做“文明人”主題實踐活動。一是開展文明禮儀傳播活動。以《爭做文明人》、《縣居民文明手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讀本》、《“2+1”三城聯創60問》內容為重點,宣傳普及文明禮儀知識,組織文明短信傳遞,開展文明禮儀踐行,引導人們修身律已,做文明人。二是開展文明交通踐行活動。以文明交通改變出行習慣,大力開展“車讓人·人守規”活動。三是實施文明旅游行動。強化公民文明出游意識,做文明旅游的踐行者。加強輿論監督,推出“最美游客”,同時抓好反面曝光,形成警示效應。特別要在元旦春節、暑假、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形成宣傳規模和聲勢。四是實施文明餐桌行動。圍繞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開展文明就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宣傳活動。五是扎實做好“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工作。注重運用微信公眾平臺、宣傳標語等方式推送展示公益廣告,把公益廣告做到群眾身邊,形成街頭正能量。
5、大力加強公共文化建設。一是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以道德講堂或文化大講堂為主陣地,以唱、講、誦、談、演等形式,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七夕節等傳統節日,開展節日民俗文化活動,大力宣傳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利用“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及抗戰勝利紀念日(9.3)、國家公祭日(9.30)等重要節日,廣泛開展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運用網上訪談、基層宣講、展覽展示、故事演講、文活動等方式,開展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宣傳教育,匯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力量。廣泛開展世界、全國重大活動日主題活動。把“我們的節日”過成文化節、愛國節、仁愛節、傳承節。二是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街道辦綜合文化服務站、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院、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二、為鞏固和擴大文明創建成果獻力
6、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不斷解放思想、創新方式、創新機制,拓展文明創建內涵,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查找不足,及時整改提高。
7、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營造誠實守信社會風尚。一是打造不敢不能不愿失信的環境。要深入持久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大力宣傳誠信人物、誠信企業、誠信群體。加強對從商人員、中小學生、公共服務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教育引導。二是在“窗口”單位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行業”創建活動,大力倡導誠信經營、誠信服務、誠信做人,在全社會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正確導向,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誠信”建設的合力。
三、大力推進志愿服務工作
8、進一步完善志愿者隊伍。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加強培訓管理,弘揚志愿文化,實行嘉許回饋,促進志愿服務常態化,推動志愿服務項目運作、專業化支撐,保持活動經常有效開展。
9、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為志愿者關愛他人、奉獻社會搭建平臺。廣泛開展“鄰里守望”、文明交通、文明環境、文明旅游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扎實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著重組織好體現人文關懷的志愿服務行動。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社區化、品牌化。
四、以創建“美麗鄉村、文明家園”活動為載體,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10、全面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創建活動。一是打造秩序美。從領導干部法治思維方式、基層干部依法調處糾紛方法、法律明白人遵法守法依法維權入手,將學法用法融入群眾生活,大力培育農村法律明白人。二是打造人文美。進一步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打造高標準、文明示范村鎮。設立善行義舉榜、民風文化墻,評選十星級文明戶、孝老愛親模范、評選好家風好家訓,文明家庭、文明村,實現文明村民風文化墻建設全覆蓋。三是打造風尚美。建好管好用好現有村級文體活動設施,大力引導扶持農民業余文藝團隊發展,開展“我們的節日”、民風文藝展演、體育健身等活動,大力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大孝子等評選表彰活動。四是打造環境美。以環境優美、農民富裕、民風和順為目標,以整治“柴草亂堆、家禽亂跑、污水亂潑、垃圾亂倒”為主,落實戶分類、村收集、街道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機制。五是打造創業美。結合全縣精準扶貧工作,千方百計幫扶農民增收脫貧。六是打造風俗美,以“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為重點,重點解決鄉村“天價彩禮”,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奢侈浪費,講排場等問題,成立并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倡導文明節儉辦婚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