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心理健康包括四個層面的含義:生理機能健全、心神和諧統
一、心理功能于社會行為良好、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
*年教育部引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以后,*年又引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這進一步指導、規劃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也是指導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
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必要的規劃。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依據學生心理,生理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發掘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礙的學生開展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走出陰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
1.心理健康的維護
這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具體包括:(1)學習心理指導,即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本質建立科學的認識,培養學生養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等;(2)情感教育,即教會學生把握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體察與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并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3)人際關系指導,即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系,知道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系的本質,并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解決沖突、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則;(4)健全人格的培養,即關于個體面對社會生存壓力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6)職業教育,即針對職高生畢業將走向就業的特點,講述職業理想、就業技巧和職場心理調節,幫助學生建立就業信心,做好就業準備。
2.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
這是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而開展的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育。具體包括:(1)學習適應問題,主要指圍繞學習活動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怖癥、厭學等;(2)情緒問題,主要指影響學生正常生活、學習與健康成長的負性情緒;(3)常見行為問題,主要指在學生生活、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特征,如多動、說謊、膽怯等;(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為心里困擾而形成的軀體癥狀與反應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1)團體輔導。通過心理健康活動課、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輔導。主要塑造班集體良好的氛圍和班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聯系班主任,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2)個案分析。以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范學生、問題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告之和不告之兩種方式進行研究。采用跟蹤研究,合作研究的方式進行。
(3)心理信箱。學生書面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由心理輔導教師作出解釋或個別輔導,幫助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4)校報宣傳。利用校報的形式,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同時為展示我校師生風采提供一個平臺。
2.指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開展是不夠的,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中學生心理健康最后要歸結于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座談會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地向家長提出各種意見,指導家長開展中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3.指導中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指導中學生學習有效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1)學會放松。讓中學生知道緊張時正常的心理反應,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參加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等方式調節心態,放松心情。(2)建立心理支持體系。讓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談心;在家里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電話等。(3)學會合理宣泄。讓學生知道心里有不良情緒是要學會合理宣泄,不要郁積在心里。宣泄的方法有:學習寫日記或周記,中學生要學習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心里的不良情緒用文字描述下來,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允許。中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面對自己與他人。
總之,我們要盡我們的最大努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