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局2016年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開戰之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年,為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制定2016年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及我縣“四縣”戰略目標,按照創新驅動促進轉型升級的發展要求,用全新的思路謀全縣科技工作,發揮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二、工作目標
1.培育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新培育科技型企業5家、高新產品企業3家、市創新成長工程企業2家、高技術制造業企業2家、公共科技服務平臺2個。全縣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5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5億元。
2.爭創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全縣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60件。
3.培育創建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校企共建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2家以上。
4.加強傳統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在孵企業達到20家以上。
5.完成科技成果轉化擴散項目5項以上,完成企業D類以上科技成果登記15項以上,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1億元以上。
6.抓好產學研科技合作,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推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對接轉化,實現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新簽署合作協議2項以上。
7.提高項目申報質量,爭取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經費200萬元以上。
8.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和地震應急救援,提升地震速報能力,在城區、鄉鎮組織應急演練1-2次;全年地震科普宣傳活動不少于5次;結合省市地震應急預案,修定我縣《地震應急預案》;按上級要求開展地震行政審批等事宜;繼續抓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試點工作,力爭創建1-2個縣級地震安全工程示范點;積極創建1所市級以上地震科普示范學校和1個市級以上地震科普示范社區。
9.加強機關日常管理,爭創市級文明單位,確保綜合目標管理、綜治、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考核優秀,確保申報檔案目標管理省一級順利通過。
三、重點工作及措施
以提升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效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新政策,圍繞產業轉型、綠色發展,把住“重點、亮點、熱點、難點”工作,以新思路、新辦法,新成績實現“十三五”開門紅。
(一)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
1.完善科技項目管理。不斷完善縣級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分配方案,加強科技項目資金的使用和監督,抓好科技項目驗收和績效評價。
2.優化科技政策環境。爭取縣委縣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和國家、省、市科技部門對我縣科技工作的支持,確保增加本級財政科技投入,認真落實好支持科技創新的各項政策措施。
3.完善科技考評機制。完善鄉鎮科技進步創新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科技統計監測、評價和通報制度,準確及時反映科技進步動態。抓好各級各類科技考核,奮力爭先進位。
4.建立科技創新平臺。以眾創、眾包、眾籌、眾扶等推動企業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建設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投資與孵化相結合的機制;加快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小企業創業園(孵化器)、重智知識產權公司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規范運行。加大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校企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和申報力度。
5.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加大對生態農業、特色農業、高效農業和農業深加工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力度,解決農業關鍵技術難題6項以上。支持三區人才和農民專家抓好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和推廣。
6.加大對科技創新政策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突出對我縣科技創新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活動、科技創新政策、優秀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典型事跡的宣傳報道,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科學、尊重創新的文化氛圍和價值理念。
(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1.培育科技創新主體,實施三個工程。一是實施高新技術企業陽光工程。抓住國家高新企業認定管理新辦法的實施,加強服務協調,支持和引導科技型企業積極創建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年力爭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加強現有高新技術企業指導管理和服務,支持其做大做強,確保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增加值穩定持續增長。二是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成長工程”,抓好試點企業的培育壯大。三是實施微小科技型企業孵化工程。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縣級中小企業創新資金,加大對初創型小微企業支持,著力在專利、產學研合作、新產品開發方面引導。
2.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參照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提請縣政府出臺相關激勵措施,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聯合組建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合作開展關鍵技術研發,聯合培養人才。針對企業或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研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和新工藝,推進企業實施高端發展戰略。落實“省科技成果大轉化工程”要求,結合我縣實際,采取“定向、間接、有償投入”和“市場評價”方式,支持大學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我縣轉化擴散,力爭轉化成果5項以上,解決技術難題6項以上,對接科技人才16人次以上。
(三)優化科技服務水平
1.加強科技項目爭取力度。圍繞主導產業和社會事業的重點領域,加強科技開發,做好技術需求和課題挖掘,實施一批重點科技項目,在資金上積極向上爭取,同時增長本級項目資金安排,在管理上做實立項審查、過程監理和驗收結題工作。
2.加大知識產權工作力度。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為契機,把提升知識產權意識、擴大知識產權總量、建立知識產權制度作為主要任務,加強管理體系建設、加大工作投入,全力提升知識產權工作服務創新主體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能力。組織專家和專班深入企業進行專利輔導和策劃,加強宣傳培訓,確保專利申請的數量和質量。落實專利激勵、引導政策,調動企事業人員專利申請的積極性,促進專利申請、開發、應用及其產業化。
3.加強科技成果管理。強化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機構的科技管理業務培訓,規范做好科技成果鑒定、登記、獎勵申報等工作,組織開展縣科技獎勵活動,積極爭取獲得市科技獎勵4項以上,省級獎勵1項以上,營造創新氛圍。
4.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鼓勵企業建立有利于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科技管理制度,將重大、重點科技計劃項目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平臺。根據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安排布署,做好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工作,加大人才服務力度。
5.大力發展民生科技。抓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開展送科技下鄉、民生科技行、科技活動周活動,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節活動。結合三區人才、農民專家、科技示范戶、專業合作社等工作,建立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全年計劃篩選10個點進行扶持。積極配合支持智慧城市建設。
6.提升防震減災工作水平。抓好地震監測和地震信息節點日常管理工作,完善“三網一員”地震信息網絡建設,開展《縣地震應急預案》演練,提升地震應急能力;加強抗震設防行政審批與執法監督工作及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推進工作,進一步提高地震災害防御能力;抓好重點時段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廣泛深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四)加強自身建設
1.加強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于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各項規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總體目標,著力夯實基層黨建基礎,發揮黨的戰斗堡壘作用。鞏固提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政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持之以恒糾四風、正作風,強化執紀監督,堅決杜絕部門腐敗。
2.繼續開展“12345”科技服務專項行動。局班子成員和股室負責人對口聯系科技型企業,確定工作目標,優化服務,嚴格考核。
3.提升科技行政服務能力全覆蓋。認真組織實施“全省科技行政服務能力大提升工程”,按照要求積極參與學習培訓和考核考評,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服務能力、科技金融對接服務能力、創新政策咨詢服務能力、科技項目服務與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大提升,服務能力合格率達到100%,班子成員及股室負責人達到“能手”標準。
4.加強作風建設,提高服務效率。完善和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努力開展好國防科技動員、精準扶貧、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老干部、節能減排、電子政務、普法依法治理、政務信息、檔案、保密、統戰、工青婦、計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