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5年農牧業暨科技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5年全縣農牧科技工作在穩步發展農牧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牧民收入”這一主線,對今年各項工作計劃如下:
一、狠抓業務工作,發展農牧業生產
(一)農業工作
全力保障春備耕生產的有序開展,為確保糧食安全,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一是爭取支農資金及時到位,組織好農用物資的調運工作,擬購買化肥70噸,農藥1.5噸,除草劑2噸,地膜2噸,噴霧器32臺,良種115噸。今年力爭糧食播面穩定在5.11萬畝,推廣各類良種4.6818萬畝,良種覆蓋率達91.8%,糧食產量達1.19萬噸噸,機耕4.95萬畝,機播3.2萬畝,機收3萬畝,農機具推廣100臺套。二是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計劃種植油菜2300畝,預計產量達305噸;種植蔬菜2000畝,預計產量3100噸;種植洋蔥500畝,預計產量可達787.5噸;繼續推廣瑪卡示范種植100畝。三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和糧油作物高產高效創建工作,計劃建青稞、馬鈴薯、油菜、蔬菜等產業基地3.9萬畝,創建青稞、小麥高產高效1.25萬畝1個(青稞)萬畝示范片。四是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4000人次,新型農民培訓100人,農機培訓100人,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6%,推動農業品牌建設,計劃完成2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五是計劃完成13100畝土地確權登記任務和38835畝的政策性農業參保工作,建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二)畜牧業工作
今年將繼續依托退牧還草工程建設和草補政策落實,促進畜牧業穩定健康發展,保護草原生態,切實增加農牧民收入。一是抓好動物疫病防治,做好春秋兩防工作,確保境內無重大疫情發生。二是加大牲畜出欄出售力度,做好政策宣傳引導,鼓勵和扶持發展養殖大戶,提高肉產量和奶產量。三是在沙堆鄉、甲拉西鄉、博美鄉、銀多鄉、通宵鄉、和平鄉實施2014年退牧還草工程建設48萬畝(其中季節性休牧圍欄建設38萬畝,劃區輪牧10萬畝)、草場補播10萬畝,并做好2013年度退牧還草省州迎檢工作。四是深入實施草補政策,全面落實草原承包經營責任制。全縣實施草原禁牧94萬畝;完成551萬畝草畜平衡建設;實施牧草良種補貼13.9萬畝;落實5871戶牧戶生產資料綜合補貼。
(三)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加大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疫執法和農資市場監管力度,保證群眾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四)科技工作
利用“科技之春”科普宣傳活動和科技活動周,以農牧區為重點,推進科技創新要素向農牧區轉移,廣泛組織動員各級科技人員和各界人士積極參與科技活動,大力傳播科學知識,創新科技宣傳內容及方式,宣傳黨和政府的科技方針、政策,建立科技進村入戶工作機制,
二、狠抓項目工作,助推產業發展升級
縣農牧和科技局堅持以項目推動農牧業產業發展的思路,加強項目申報和儲備,規范項目管理。一是抓好農業產業化洋蔥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119.95萬元,為宜賓援建資金。在和平鄉、雄龍西鄉、博美鄉建農業產業化洋蔥基地500畝。二是抓好民族地區增糧增收項目,項目總投資350萬元,為上級財政投入。在大蓋鄉、博美鄉、雄龍西鄉建2000畝青稞糧生產基地。三是抓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草地植被示范區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目前財政到位資金670萬元)。在洛古鄉東風牛場實施沙化草地補播3萬畝,圍欄建設6000畝,草原鼠蟲害治理6000畝。四是續建完成退牧還草結余資金建設項目的銀多鄉阿色二村40戶暖棚,總投資247.73萬元。五是力爭年內開工建設縣無主犬集中圈養點建設、糧食生產能力建設項目,積極爭取宜賓援建油菜和元根基地、生豬養殖點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