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政史地教研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總的設想和目標:
認真學習和貫徹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推進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研究,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圍,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和課題研究活動。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建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不斷拓展政史地教學的空間,促使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實施有效教學,不斷提高政史地學科的教育教學水平,為我校新一輪內涵性發展作出貢獻。
二、教學研究、教改課題:
“網絡教研、現學教材校本化”,本組教師參與學校全員德育教育工作。
三、本學期主要工作:
本學期以改進教法、學法,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為主旨,以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為目標,積極開展教研教改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思想。
(1)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教研組各成員要進一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各科教學的最新動態。認真學習政、史、地學科的新課程標準和課改理念,學習有關校本課程開發理論,確立新的教育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教學創新,讓政史地教學在新的理念指導下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現實,走向生活。
(2)積極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教材培訓,加深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正確把握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3)組織教師學習學科教學建議,以教學建議為指導,全方位、多層次進行評價,充分發揮評價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促進作用。
(二)、扎實做好常規教學和教研教改工作
(1)認真學習《學科教學常規》,按照學科常規的有關要求組織教學活動,并做好自查和互檢工作。
(2)加強集體備課,抓好備課關。各年級的每一單元都要組織一次集體備課。備課時力求做到備教材、學生、教法、學法、手段、情感、過程、重難點等。在備課方面,引導教師轉變觀念,將原來的備一節課轉變為對一學期教學的系統設計,由只關注部分轉變為在研究整體的基礎上關注部分。加強團隊協作的能力,實施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3)課堂教學要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課堂教學中有良好的師生互動,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教師積極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開發和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課堂容量,向大容量、快節奏的現代課堂靠近,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4)重視交流學習?!八街?,可以攻玉”,本學期,繼續要求教研組成員加強校內外學習交流,不定期聽課,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通過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形成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教學風氣。
(5)重視教學情況的反饋與反思,即時調整教學策略:平時對學生要多觀察多檢查,并多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把兩者相結合及時作教學工作的調整,可以少走彎路,多出成效。
(6)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的出卷、閱卷、試卷分析、講評、反饋工作,保證考試的有序有效。尤其是高一的水平測試和高三的應考復習工作。
(7)重視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積極撰寫案例論文,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科研能力,成為全面發展型教師。人人參與小專題研究,將學校小專題研究落到實處。
(8)積極開展教學競賽,興趣小組活動。
伴隨新課程的實施,鼓勵教師積極開設第二課堂的教學,如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積極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同時,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興趣小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9)抓好畢業班的工作:加大對高考的研究力度。做好高考試卷分析和研討工作,尋找高考試卷與課改工作的切合點,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認真總結2009年高考經驗,加大對高考的研究力度,重視有關考試改革的信息采集及交流,準確把握在考試觀念、考試內容及考試辦法等方面的改革動向,開展多樣的專題教研活動。
(10)作業布置與批改:按照學校要求適當布置作業:每節課作業量不超過20分鐘;全批全改和抽改相結合;每次的作業要有適當評講,要給學生可參考的正確答案。
(11)根據學校的布置,配合教導處認真抓好教學常規的檢查落實。
(三)、加強對年青教師的培養工作
(1)根據學校要求做好“一幫一”工作。根據本組實際情況,確定安排如下:馬學軍——江建嬌、吳克東—米鵬、馬俊---馬海燕師徒結對,鼓勵年輕教師多向老教師學習請教,同時,老教師也應向年輕老師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和信息技術。
(2)年輕教師對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步驟清晰,要求明確,為培養扎實的基本功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使自己的教學更科學更有效。
四、具體活動安排:
(1)交流學校教研室工作會議的精神,制定教研工作計劃,制定本教研組教學常規要求。
(2)學習學科教學常規、新課程標準、學習有關校本課程開發理論。
(3)做好各年級的月考試卷的命題、審核、考試及閱卷工作。并作好試卷分析及針對問題提出應對措施。
(4)定出本教研組本學年“一幫一”計劃。
(5)根據學校教導處要求,定期檢查備課情況。
(6)加強學科教學資源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