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保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專項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規劃》主要任務:“十一五”期間,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把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切實解決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促進人和自然和諧發展。
一是加強水環境綜合整治,保護飲用水源安全。優先保護飲用水源地,加強重點流域綜合整治,繼續以閩江、九龍江、敖江、晉江、汀江、木蘭溪、交溪“五江兩溪”為重點,著重抓好19個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突出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各市、縣(區)要于**年底前全面拆除禁建區劃定后區內建設的畜禽養殖場,以及劃定前建設的治理未達標的畜禽養殖場;**年底前禁建區外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必須治理達標。
二是強化工業污染防治,確保實現總量削減目標。抓好重點污染行業環境整治,加大化工、造紙、食品釀造、醫藥、印染等行業的污水治理力度,提高防治技術水平,重點抓好廈門華夏電力嵩嶼電廠、太平洋電力湄洲灣火電廠等燃煤電廠脫硫工程,以及石化三明化工有限公司熱電廠、三明青山紙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的鍋爐煙氣脫硫工程。確保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加強污染治理設施在線監控,實現主要污染物自動監測監控;對不能穩定達標或超總量排污的單位,依法責令其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依法責令其停產整頓。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削減污染,加大強制淘汰污染嚴重和落后的生產能力、工藝、設備與產品的力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小火電機組關停工作,新改擴建燃煤機組需同步配套脫硫設施,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
三是深化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科學規劃城市發展,福州、廈門、泉州等市要在創建環保模范城市的基礎上提升水平,按照創建生態市的要求制定環境保護發展戰略,漳州市要加快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步伐,其他城市要立足各地實際,爭取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至**年全省新擴建67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日處理能力176萬噸;新擴建59座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新增日處理能力1.44萬噸。解決環境污染擾民問題,重點推進福州市南臺島等城市內河、內湖污染治理工程。結合城市防洪,整治城市河道,提高污水截流能力,逐步恢復河道生態功能。**年底前設區城市市區燃用柴油的公交車必須達標排放,**年底前所有機動車必須達標排放。到**年所有設區市城區內取消燃煤鍋爐。
四是開展家園清潔行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環境,到**年,全省完成500個鎮(鄉)、5000個以上建制村垃圾治理,農村垃圾處理率達50%以上;城市和縣城垃圾處理場有條件接收處理周邊鄉(鎮)、村生活垃圾的,其鄉(鎮)、村垃圾原則上應納入市縣統籌治理,并逐步建立“村收集、鄉鎮中轉、縣處理”的處理模式。加強村鎮環境管理,做到村鎮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實施,強化規劃約束力,要選擇適合本地區資源優勢和環境容量的特色產業,防止污染向農村轉移。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科學施用化肥、農藥和農用薄膜,控制重要和敏感生態區化肥農藥施用強度;大力推廣以農村沼氣應用為重點的生態農業,在山區大力開展戶用沼氣工程建設,每年新增戶用沼氣池3-5萬戶,至**年全省戶用沼氣池總量達到45萬戶。
五是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經濟優化增長。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到**年全省主要工業企業普遍實行清潔生產,30%的規模以上重點骨干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統籌規劃礦產資源開發,推廣先進適用的開采技術、工藝設備,提高采礦回采率、選礦回收率,降低采礦貧化率。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建設廈門市循環型綜合試點城市、三明市清潔生產試點城市、**市節水型社會試點城市,建設閩江口海洋循環經濟試點區、泉港石化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區、閩南建材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區、福安賽江沿岸船舶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區、福州大學城循環型試點社區。完善循環經濟發展促進機制,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做到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和資源綜合利用。
六是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保障生態環境安全。扎實創建生態市縣和環境優美鄉鎮,廈門市要率先建成生態市,福州、三明、漳州、泉州也要積極創建生態市,**市要加快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步伐。強化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針對**省五大生態功能區的特點,確定不同地區的主導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加強各類特殊保護區建設,分類監管資源開發,各市、縣(區)政府及國土資源、交通、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要建立管護責任制,**年底前,全省無證勘查和開采、亂采濫挖、浪費和破壞礦產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等違法行為得到全面遏制。
七是強化管理能力建設,提高執法監督水平。建立先進的監測監控預警體系,構建包括環境安全防范、預警、響應、修復在內的環境安全管理體系。到**年,所有城市和80%的縣級環境監測站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重點加強應急監測能力建設,建立省、市、縣三級污染事故快速反應中心,建立完備的執法監督體系,以加強縣級環境執法能力建設為主,到**年,全省80%的環境監察機構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加強危險廢物處置和輻射環境管理,完善省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場和廈門、泉州、漳州、三明市醫療廢物處置場,**、**市要按照國家規劃要求建成醫療廢物處置設施。
“十一五”期間**省將著重實施重點水源保護項目(飲用水源保護項目、重點流域水環境整治項目、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項目)、重點企業污染治理項目(煙氣脫硫項目、重點工業污染源防治項目、工業園區、重點行業污染防治項目)、城鎮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污水處理廠項目、生活垃圾及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項目、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優美鄉鎮建設項目、發展生態農業項目)、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項目(推行清潔生產項目、開展循環經濟試點項目)、生態功能保障項目(生態功能區保護項目、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生態示范區建設項目、礦區生態整治)、環境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項目(環境監測預警體系項目、環境管理支撐體系項目)等7個重點領域共234個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約3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