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鑒定節能降耗當好兩型社會建設先行者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前,正處于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設立,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要按照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所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關于落實“兩型社會”配套措施改革的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全局,突出解決好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的資源與環境問題,大膽改革創新,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者,把加強建設“兩型社會”的重大決策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
“兩型社會”的建設,是一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我們要在發展中分清輕重緩急,處理好協調和同步、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矛盾。當前,我市經濟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突出體現為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科技創新三大方面,而節能降耗對緩解能源約束矛盾、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保護環境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建設“兩型社會”中,節能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尤為迫切。這就要求我們長期堅持和實施節能優先的方針,采取綜合的、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強化節能降耗工作。為此,結合前一段時間的工作,提出以下對策思路:
一、堅持節能與產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與加強管理相結合。
一是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通過淘汰落后技術和設備,加快發展以服務業為主要代表的第三產業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向節約型、環保型轉變。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管理節能。節能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共同推動。當前,我們要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調、行業協會配合、全社會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切實貫徹已經出臺的資源節約法規政策。年,我市在全國省會城市率先成立了能源歸口管理機構——市能源辦,率先啟動了創建全國節能型試點城市工作,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推動節約能源工作若干意見》、《市百家企業(機關)節能工程活動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市節能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構建起了有特色的節能政策體系,組建起了保障各項政策措施執行的企業節能專干、能源專家等節能工作隊伍,使建設節能型城市工作步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三是切實完善工作考核機制,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政績考核體系和加大對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的監督檢查,是加強節能工作的重要抓手。目前,市已把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目標,列入對各區縣(市)、工業園區和各單位的年度工作綜合考核,實行了節能目標責任制。
二、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
一是建立節能信息制度。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及時國內外各類能耗信息、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及先進的管理經驗,營造有利于節能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去年,市能源辦與市政府新聞中心、市統計局聯合建立了GDP能耗指標公報制度,與市政府新聞中心建立節能產品導向目錄新聞制度,開通我省首家能源管理與公共服務官方網站——能源網。
二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目前,由市能源協會推介的第一、二批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達到7家,市場發育良好,7家公司先后完成了90多個用能單位的節能改造項目。遠能公司打捆推進節能改造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節能專項資金的立項支持,全部實施后可望獲得1000萬元資金補助。
三是建立能效貸款擔保機制。要在財政、稅收、金融和價格政策中支持節能,積極引導其他社會資金向節能領域投資。市能源辦與興業銀行攜手推動能效貸款,首批4個用能單位進入興業銀行考察范圍,單筆貸款最高可達到4000萬元。
三、堅持依法管理與政策激勵相結合
一是加強能源監察執法和節能評估工作。要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項目,提高節能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審查和項目核準程序,加強執法監督檢查,從源頭控制高耗能企業、高耗能建筑和低效設備(產品)的發展。
二是加快節能技術開發和推廣。要采取積極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節能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引導企業有重點地開發和應用先進的節能技術,促進節能技術產業化。為引導用能單位和個人正確選擇使用節電、節能、質量可靠的產品,市制定了《節能產品推薦評審實施辦法》,公布了兩批《市推薦使用的節電技術、節能產品導向目錄》和《市推薦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名單》,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恒宇公司通過導向目錄的吸引境外投資1000萬元。
三是制定和實施強化節能的激勵政策。我們要對生產或使用節能產品實行鼓勵政策,將節能產品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對一些重大節能工程項目和重大節能技術開發、示范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從去年起,市每年拿出3000萬元作為市節能專項資金,對重點節能改造和建設項目給予支持或補助,目前已經完成兩批項目申報。
四、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全面推進
一是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對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單位要嚴格依法管理,明確目標措施,公布能耗狀況,強化監督檢查。去年,確定了100家年耗能3000噸標煤的重點耗能企業名單,建立了重點用能單位監測網絡,開展用能單位能源審計和編制節能規劃。
二是抓好對建筑和交通行業的節能管理。交通節能的重點是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建立和實施機動車燃油經濟性標準及配套政策和制度。建筑節能的重點是嚴格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加強政策導向,積極開展綠色建筑、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工作。
三是實施重大節能示范工程。大力抓好創建節能型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社區節能示范工程,培育示范引路節能。目前,通過啟動政府大樓中央空調節能、大力推進油改氣等一系列節能示范點的培育工程,百家企業(機關)節能工程順利實施。
五、堅持全社會共同參與
一是強化節能宣傳。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努力營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社會氛圍。去年,市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廣泛深入地開展了節能宣傳。在節能宣傳周期間,能源辦成功策劃和舉辦了系列“套餐”活動,與媒體聯合開辟了長期宣傳專欄,開展了創建全國節能型試點城市的活動。
二是加強節能培訓。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要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節能技術和典型交流活動,組織節能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培訓,特別是做好對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人員的培訓。去年,籌建的市能源綜合利用協會,很好地發揮了政府和企業、企業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目前已經舉辦了兩屆節能知識培訓班。
三是政府要起表率作用。政府機構要帶頭節能,實施政府機構能耗定額和支出標準,建立和完善節能規章制度,推行政府節能采購,努力降低能源費用支出,發揮政府節能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