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局創建新鄉村工作計劃范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鄉村發展難題,重新審視“三農”工作,探索和把握“三農”工作實踐規律,明確“三農”工作發展方向,以“發展現代農業、塑造新型農民、加快創建新鄉村”為載體,按照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加快西部農業開發創建規劃,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林下經濟,進一步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農產品生產,依靠科技支撐提升種植業生產層次,構建都市質量效益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種植業,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增強競爭力做貢獻,為三農事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二、工作目標
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糧食面積70萬畝,總產2.4億公斤,蔬菜10萬畝,總產3.5億公斤,棉花面積20萬畝,總產4600萬公斤。以西部農業開發為著力點,加快林?,F代循環農業示范區創建,年內全縣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5萬畝,其中王口、臺頭、梁頭、獨流、良王莊五個鄉鎮發展設施農業1萬畝,林下經濟0.5萬畝,建成一個占地50畝的休閑渡假農莊,不斷提升和擴大臺頭萬畝都市型農業示范園和林地立體循環農業示范園的產業水平和展示功能,帶動全縣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高效農業的發展,穩步提高農民來自種植業的收入。
三、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
1、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以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為突破口,增加優質糧面積。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完善政策落實辦法,確保糧食直補、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等惠農補貼資金到位;結合農業部玉米高產創建項目的實施,帶動玉米生產,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積極推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增產增效實用技術,依靠政策和科技,確保糧食生產能力穩定提高;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做好防災減災工作;落實各項備耕措施,保證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供應。
2、優化種植結構。按照現代農業設施化、科技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目標,進一步深化結構調整,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和產業水平。年全縣優質高效作物達到45萬畝,其中蔬菜、棉花、瓜類、大豆全部實現優質化,其它作物優質化比例大幅度提高;把設施農業和林下經濟創建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領導組織,成立農業專家團,明確責任,科學規劃,狠抓落實,協調關系,搞好服務,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用足用好設施補貼等扶持政策,通過示范引導,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促進設施農業和西部農業開發又好又快地健康發展。同時,繼續搞好高樓冷棚蔬菜、陸家村花卉、義和西瓜、南茁頭林地食用菌、南二堡蘆筍等18個村的特色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增強龍頭企業帶動功能,傾力打造我縣紫甘薯產業,發揮合作組織和協會作用,擴大品牌知名度,推動產業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要加強管理,美化環境,搞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