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財政局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9年,區財政局緊緊圍繞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批準的財政收支預算,面對嚴峻復雜的財政經濟形勢,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在財政收入增幅趨緩的情況下,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財政運行穩中有進,積極積極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一、2019年年工作總結
(一)承擔指標完成情況及在全市位次
1、財政收入完成情況
2019年,財政收入預計完成146345萬元,完成年預算的101.36%,比上年增長8%,增加3801萬元。(財政收入增幅名次現在預計較為困難)
2019,稅收收入預計完成110962萬元,占財政收入的75.82%,低于市政府目標考核稅收入不低于80%目標要求4.18個百分點。(按上年市對區考核計算)
2、財政支出完成情況
2019,全區公共財政支出預計完成116783.71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46.34%,增長4.04%,增加4533.76萬元。民生支出預計完成98195.47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4.08%,低于占比不低于85%的目標要求,民生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4.77%,高于財政支出增長速度。33項民生工程資金6200萬元已全部提前撥付到位,足額保障民生工程項目資金需求。
(二)《政府工作報告》分解任務完成情況
1.財政總收入增長超過8%以上
2019年,財政收入預計完成146365萬元,完成年預算的101.36%,比上年增長8%,增加3801萬元。
2、財政支出完成情況
2019年,全區公共財政支出預計完成116783.71萬元,完成年預算146.34%,增長4.04%,增加4533.76萬元。
2019年,財政供給人員的工資和津補貼按時足額發放,未出現拖欠人員工資現象。
3、預算工作完成情況
2019年預算編制全部完成,區所有預算單位預算數據全部導入財政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區所有預算單位2019年部門預算、2018年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均全部按規定時間和要求及時公開。
4、重點稅源大戶的監控和服務工作
2019年,區所有重點稅源大戶全部予以跟蹤,及時掌握了稅源大戶稅源變化情況,并要求鄉街對轄區重點稅源大戶工商稅務變更情況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認真開展“四送一服”工作,積極涵養和培育稅源,在減稅降負上認真做減法,在擴大稅基上認真做加法,積極推進財稅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5、規范財務制度,嚴肅財經紀律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區委《關于開展黨建提升攻堅季行動方案》(辦【2019】51號)文件精神,全面提升財政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區財政局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先后制定了《區財務報銷管理辦法》(財【2019】30號)、《區差旅費管理辦法》(財【2019】31號)、《區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實施意見》(財【2019】28號)、《關于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區直部門預算管理的通知》(財【2019】32號),并就上述文件和政府采購相關業務召開了全區財政財務業務培訓大會,對區直各預算單位和部門以及鄉街分管財務的領導和財務工作人員進行了專題培訓。要求大家強化規矩意識、紀律意識,規范支出行為,防范財務風險,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通過一系列財政財務制度文件的制定,對財政支出和財務報銷進一步進行了規范,嚴肅了財經紀律,為控制財政財務風險,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高效運轉提供了制度保障。不斷加大國有資產管理力度,進一步優化部門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6、財政監督工作開展情況
針對今年出臺的關于嚴肅財經紀律的辦法通知意見,組織了區預算部門財務分管領導和財務經辦人員100多人次的專題培訓,并對財務記賬自理單位財務報銷和賬務處理進行檢查和指導,堅決做到財務報銷規范,資產管理到位,財政支出結構合理。
7、社會保障工作開展情況
2019年,各項社會保障資金按規定標準及時、足額發放。僅上半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就完成13926萬元,比上年增長93.91%,增加6744萬元。
8、完成目標考核工作進展情況
對各鄉街下達了2019年財政收入任務和稅收新增量任務,按月對各鄉街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并在每月區經濟運行分析會上進行通報。
(三)重點項目進展情況
1、大健康產業園新引進企業10家以上完成情況
2019年以來,積極拓展招商渠道,加大招商引稅力度,全年大健康產業園預計引進10家企業,培育了優質可持續稅源。
2、發展樓宇經濟完成情況
實施樓宇經濟發展三年行動,加快樓宇業態調整、功能置換,寫字樓、國際大廈、城市廣場、國際廣場、科技創業大廈、大廈等“十大樓宇品牌”招商引稅工作進展成效顯著,在國家政策性減稅費的大環境下,保證稅收收入不斷增長。
3、扎實做好民生工作
2019年,三十三項民生工程資金6200萬元已全部提前保障到位,有效的加快了民生項目建設速度。
4、財政性資金管理工作
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專項資金管理力度,壓減行政和一般性支出5%,“三公經費”壓減8%以上。
5、積極申報棚改專項債,并配合做好政府債務各項監督檢查工作。
2019年以來,區積極申報棚改專項債,均嚴格按照《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試點發行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18】28號)的要求,將棚改專項債資金用于天橋街道圈堤鐵路一號樓及周邊改造項目及沈圩A地塊改造項目。并督促項目單位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加快債券資金的支付進度,嚴格按照棚改專項債券管理辦法的要求,專款專用,切實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益。
(四)各項重點工作具體開展情況
一是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年以來,積極落實增值稅稅率改革和對小微企業提高起征點及實施“六稅兩附加”按50%頂額征收政策,全年落實減稅降費3.49億元,有力地促進轄區經濟發展。
二是加強財源建設,不斷擴大新增稅收規模。區財政部門和各鄉街不斷加大稅源培育力度,積極引進優質稅源,千方百計加大財政收入。2019年,區財政部門引進了梧桐塬企業培訓產業園、鈺通商貿、網盛供應鏈管理公司、北京才管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外埠建筑企業按項目所在地設立子公司專項行動,進一步壯大了財源規模。
三是強化項目稅收管理力度,確保收入穩定增長。持續加大對光彩大市場、玉龍湖畔、新城吾悅廣場、龍門悅府、佳源東方都市、寶業學府等重點項目稅收征繳進度,確保稅收及時入庫。加大了對新威、明源、超禾、華榮、百大拓基等項目安置房稅收征管力度,組織4200萬元安置房稅收入庫。大項目稅收持續穩定入庫,為區級財政持續穩定增長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安置房項目稅收的入庫,確保了財政收入增幅平穩有序(大項目稅收年底根據稅收入庫情況予以調整)。
四是加大稅收清欠力度,確保稅收應繳盡繳。2019年,不斷加大歷史欠稅清繳力度,確保稅收應繳必繳。
五是統籌非稅收入征繳,深挖非收增收潛能。區財政局加大非稅收入組織力度,積極協調區直部門和區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在非稅收入來源不穩固、增長困難的情況下,非稅收入的平穩增長為財政總收入的平穩增長和完成年度收入任務提供了重要保證。
六是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確保重點支出需要。為確保區重點支出需要,確保GDP八項支出同比不下降,區財政局不斷加大資金調度力度,主動與市財政聯系,積極爭取資金,確保重點支出需要。2019年,財政安排GDP八項支出105028.93萬元,比上年增長2.13%,在財政支出基數偏高、財政稅收入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確保GDP八項支出實現穩定增長。
七是加強政務信息平臺數據維護,不斷提升政務公開水平。
嚴格按照省、市、區政務公開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的力度,加強欄目信息的動態維護,不斷提升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水平。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載體,大力宣傳財政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做好重大事項新聞。強化政府考核指標管理和省、市、區月度監測要求,加強財政收支預決算、三公經費、民生工程、金融監管等重點工作、政策解讀和回應社會關切欄目更新、,不斷提升財政政策的透明度和群眾的滿意度。
八是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穩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是貫徹落實國家“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營商環境并推向縱深的關鍵環節,區財政局高度重視,積極行動,扎實推進,嚴格按照工作要求和時間節點完成相關工作。本年度共實現網上辦理事項13項,后因機構改革職能調整,調出1項。網上辦理事項均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綜合服務窗口,實現一窗辦結,并承諾為民服務事項最多跑一趟,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同時,辦結時限比法定時限縮減三分之二以上,大大壓縮了辦理時間,進一步提高了為民服務的效率和水平。2019年度,實現網上辦理業務11個,其中,發放記賬業務許可證計9個,補發1個,換發1個。
二、明年工作打算
(一)經濟指標預計
2020年,區財政總收入預計完成158053萬元,比2019年增長8%。
2020年,全區公共財政支出預計安排84000萬元,比2019年增長5.26%(全區部門預算正在編制中,具體數據以區人代會通過的預算為準)。
(二)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建設進度
全區財政收入確保按月如期完成,財政支出保障有力,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支出不留缺口,重點項目資金保障到位。上半年財政收入進度不低于序時進度60%,財政支出進度不低于序時進度70%。三季度結束,財政收入進度不低于序時進度80%,財政支出進度低于序時進度85%。
(三)重點工作計劃措施
一是持續打造優質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對中小企業的“放管服”改革。繼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動企業注冊登記、注銷更加便利化。落實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主動服務企業,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實行“一企一策”予以幫助。
二是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負政策。積極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加快推進地方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進一步落實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
三是努力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市政府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40條”和《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意見》,充分利用區擔保公司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是狠抓存量稅收不放松。加大對龍門悅府一、二期、寶業學府、佳源東方都市、晨陽艷瀾山、光彩二期、南山酈都、萬方新都會、鵬欣水游城、玉龍湖畔等項目存量稅收清算進度,確保稅收及時入庫。
五是加大稅收清欠進度。繼續加大對清大德人、第二鍋爐廠、中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永泰隆小額貸款有限位公司,糖業煙酒公司、棉麻公司,市二政公司歷史欠稅清繳力度,確保稅收應繳必繳。
六是努力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強化預算管理,努力克服收入增速放緩、剛性支出增加、政府償債壓力加大等困難,著力保工資、保運轉、保障民生、保重點。加強結余結轉資金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積極爭取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化解存量債務,減輕財政支出壓力。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政監督,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