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是脫貧摘帽決勝之年,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收官之年。2020年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完成9戶34人脫貧,實現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財政收入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
一、精準施策,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1、抓好持續增收。以“兩業”扶貧為抓手,支持引導石斛、紅牡丹、果木、蔬菜、香榧等土地流轉,做大產業規模;加強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基地品味;支持產業帶頭人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揮“四帶一自”作用,強化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鏈接;及早謀劃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產業,提升產業扶貧針對性。強化公益性崗位管理,扎實開展實用技術、技能和創業培訓,引導群眾在園區就業,讓更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2、補齊基本短板。重點是爭取改造雙桃水廠,提高供水能力,延伸管網擴大用戶;加強對飲水的日常管護維修和飲用水的定期消毒和檢測,保障飲水安全;爭取拓寬改造桐崗至金橋、新安至大畈、桃嶺至牌坊三條干線公路,擴面延伸入戶道路,基本實現3戶以上通水泥路;重點支持住房條件相對較差、居住相對偏遠的群眾到安置點建房,加強引導,用活政策;完善文化廣場、樂園、安置點的配套建設,真正發揮其文化引領的作用。
3、提升項目績效。圍繞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統籌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重點用于解決群眾微心愿訴求。加強項目前期的科學謀劃和程序管理,規范項目的招投標和質量、進度控制,建立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目標執行監控長效機制,加強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的績效管理,確保扶貧資金使用安全、規范、高效。同時,重點加強項目一整套流程記錄的規范,提高質量標準,強化責任追究。
4、激發內生動力。堅持落實貧困戶月例會制度,提升貧困戶對政策的知曉率。深入推進“六凈一規范”行動,以“一約四會”為抓手,發揮“紅黑榜”制度作用,規范“正威振風超市”管理運營,通過評比和發放積分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營造“我脫貧、我光榮”的濃厚氛圍。
二、高標定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
1、打造宜居環境。切實加強農民建房規劃管理,凡是建房必有程序到位。加大投入,完善提升安置點配套建設水平。持續開展以拆除危舊房屋和破舊棚舍、旱廁為重點,擴面延伸,加大自然村莊環境整治。以戶改廁為突破口,對2017—2019年度存在問題的戶改廁全部整改到位,不留后患,同時整村推進,2020年實現80%的農戶改廁,實現公路沿線和自然村莊范圍內無旱廁。建立公廁管護機制,落實到人,納入考評。提高衛生保潔質量,加強巡查督查頻率。加大自然村莊污水管網延伸,新建一批污水生態處理池。
2、加強生態保護。嚴厲打擊亂挖濫采亂盜亂捕等違法行為,開展國土資源巡查和砂石整治專項活動,鞏固環保督查整改成果。嚴格落實河長制,以鄉、村兩級河長為核心,嚴厲打擊河道非法采砂,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涵養保護。落實林長制,繼續抓好油茶基地油茶及套種茶籽的管護工作,開展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工程,強化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確保不出現大面積疫情。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嚴控秸稈焚燒。
3、推進鄉風文明。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加強鄉村兩級志愿服務隊伍力量。開展好人推薦和評選工作,引領良好社會風尚。開展“新時代文明戶”評選活動,引導群眾向上向善。開展移風易俗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健全文明鄉風管理機制,不斷聚集發展的正能量。
三、共建共享,推動民生福祉上臺階。
1、精心筑牢民生保障。全面落實民生工程,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熱點難點問題。全面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擴大“1579”政策受益面,加快投入使用康養中心社會化養老服務,更加關注孤兒、留守兒童等困難群體,完善城鄉低保管理機制,統籌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慈善事業。深化就業創業促進工程,多途徑增加就業崗位。
2、均衡推進社會事業。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實施智慧學校建設。加強鄉村兩級院、室建設,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水平。優化健康服務,不斷提高人口質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依托鄉村兩級農民文化樂園,廣泛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加強全民體育鍛煉,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3、扎實開展社會治理。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扎實做好信訪工作,深入推進“五心工程”,切實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保持“掃黑除惡”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著力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筑牢安全發展理念,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
此外,積極做好復墾宅基地和新增耕地、油茶基地管理工作,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完成土地“三調”和“房地一體”確權登記發證。同時,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開展工作,統籌抓好兵役、史志檔案、廣播電視、民族宗教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