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果貿易競爭性和互補性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國與越南互為鄰國,交通便利,兩國在水果貿易中既有競爭性又有互補性。本文在運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貿易互補性指數的基礎上,使用2007—2016年中國和越南的水果貿易數據,對兩國水果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進行分析,結論表明:在貿易競爭性方面,中國與越南水果的比較優勢較明顯,雙方有貿易合作的潛力;在貿易互補性方面,中國出口和越南進口的貿易互補性較突出,中國進口和越南出口的貿易互補性在部分水果種類上有所減弱,但是總的來說,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互補性還是比較明顯的。
關鍵詞:中越;水果貿易;競爭性;互補性
一、引言
中越兩國貿易往來歷史悠久,自1991年中越關系正?;詠?,兩國的貿易發展迅速,相互之間的依存關系也在不斷加深;2007年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其與世界的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中國與越南的貿易往來不斷發展。水果產業是中越兩國的重要產業,在兩國的貿易往來中不可或缺。近年來,越南水果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并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中國進口越南水果已由2007年的1.12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9.24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的水果產業造成了沖擊。鑒于以上情況,文章對中越兩國水果貿易競爭性和互補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F階段關于中國與越南水果貿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關注中國與越南水果貿易的競爭性。中越兩國在地理位置、氣候特征等方面的差異性使得中國的溫帶水果比較具有競爭力,而越南則是以熱帶水果為主要出口品種。蘇青娥、何樹全(2009)利用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對中越水果貿易的競爭力進行測算,結果表明中國出口到越南的水果種類主要是溫帶水果,其中只有橙子、蘋果和梨具有比較強的競爭優勢。而在東盟市場的比較中,中國的水果貿易沒有競爭優勢,越南卻顯示出很強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腰果方面。另一方面是對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進行產業內貿易的分析。蘇文(2015)通過GL指數、MIIT指數、GHM指數對中國與越南水果貿易的產業內貿易水平進行測度,結論表明兩國的水果貿易總量呈指數式增長,但是真正實現產業內貿易的品種并不多,基于HS6位碼發現大約只有8種產品能夠基本保持每年都有產業內貿易;其次,中越水果貿易往來密切,但細分品種產業內貿易仍不發達,為了提高兩國水果的產業內貿易,需要調整種植結構,利用資源互補性加強農業合作。從已有的文獻可以看出,中越水果貿易的研究還有以下不足之處:第一,現有的關于中越水果貿易的文獻太少。目前只有上述兩篇是真正關于中國與越南水果貿易的研究,這顯然是不夠的,不足以說明中國與越南水果貿易發展的真實情況。第二,數據需要更新,中越水果貿易的研究滯后于兩國水果貿易的實際發展。最新的關于中越水果貿易的文獻,其數據也只是更新到2013年。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兩國的水果貿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的數據很難解釋現有的發展狀況。
二、中越水果貿易的現狀和特征
(一)中越水果貿易的現狀
2007—2016年,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發展較快,進出口均保持雙向增長。從圖1可以看出,2007年中國向世界出口水果總額為16.32億美元,2016年上升到43.01億美元;10年里,越南水果的出口總額也從2007年的7.62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46.12億美元。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和越南都從中獲益,出口總額大幅度提升,2016年,越南水果的出口總額也已經超過中國,達46.12億美元。進口方面,越南與中國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其市場需求是巨大的。2007年,中國水果進口總額為9.15億美元,而在2016年這一數據上升到57.52億美元,10年內中國水果的進口總額增長了5.3倍。雖然越南在進口總量上總是低于中國,但是其進口增長速度卻快于中國。
(二)中越水果貿易的特征
1.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從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以來到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水果貿易總額也在逐年上升,特別是2015年達到了18%。從中國水果出口方面來看,中國向越南出口的水果貿易額在不斷增長,從2007年的0.61億美元、占中國水果總出口額的4%到2016年的8.8億美元、占中國水果總出口額的20%。從中國水果進口方面來看,中國從越南進口水果總額保持穩定增長,從2007年的1.12億美元,占中國水果總進口額的12%增長到2015年的9.24億美元和占中國水果進口總額的16%,2016年略有下降,占中國水果出口總額的11%??傮w上看,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總額在逐步增長,雙方水果貿易占中國水果貿易總額比重的變化也不容忽視。2.中越水果貿易各自優勢突出,也有較強的互補性根據2007—2016年水果貿易的數據可知,中國水果貿易以溫帶水果為主要出口水果品種,以熱帶水果為主要進口水果品種。為了方便研究,本文選取的水果貿易數據均來自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其中水果是指HS1992統計標準分類的主要水果品種(801~0814)。2016年,中國出口的水果品種主要是鮮的蘋果和梨(808),出口總額為19.4億美元,占全世界同類水果出口總額的20%;進口的水果品種主要是榴蓮、荔枝和紅毛丹等其他鮮果(810),進口總額為18.74億美元,占全世界同類水果進口總額的14.4%。越南出口的水果品種主要是鮮或干的椰子、巴西果及腰果(801)和榴蓮、荔枝、紅毛丹等其他鮮果(810),出口總額分別為28.11億美元和12.49億美元,分別占全世界同類水果出口總額的38%和10%。可見,中國和越南的水果貿易各有優勢,并且有很強的互補性。
三、中越水果貿易的競爭性研究
(一)顯示性比較優勢
指數描述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Indexof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是用來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某種產品是否具有比較優勢的常用指標,它是指一國某種商品出口額占其出口總額的比重與全世界出口總額中該類商品出口額所占份額的比率。RCA的值大于1,則表示該國上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有一定的競爭力;RCA的值小于1,則表示此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不具有比較優勢,其競爭力相對較弱。
(二)中越水果顯示性比較優勢
指數實證分析根據中國和越南的所有水果種類的RCA指數可以看出,中國與越南水果在國際競爭力上有明顯的差別??傮w上,從表4可以看出,在所有水果種類中,中國鮮的或干的其他堅果(802)、柑橘類水果(805)、鮮的蘋果和梨(808)、冷凍水果及堅果(811)、暫時保存的水果及堅果(812)、什堅果和干果(813)等水果的RCA指數均大于1,其他種類水果的RCA指數均小于1。其中,暫時保存的水果及堅果(812)的RCA指數平均達到7.4,是中國所有水果種類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品種,其次是平均RCA指數達到3.8的鮮的蘋果和梨(808)。但是,鮮或干的椰子、巴西果及腰果(801)是中國最處于競爭劣勢的水果種類,而且其競爭力還在逐漸下降。近10年來,中國水果貿易競爭力處于下滑趨勢的種類主要有鮮或干的椰子、巴西果及腰果(801)、鮮或干的其他堅果(802)、鮮或干的柑橘屬水果(805)、什堅果和干果(813)等,鮮或干的柑橘屬水果(805)下降幅度較大,從最高的1.64下降到0.22。伴隨著部分水果種類競爭力的下降,也有部分水果的競爭力在不斷提升,如鮮或干的葡萄(806)的RCA指數從0.43上升到2.26,鮮的甜瓜(包括西瓜)及木瓜(807)的RCA指數從0.24上升到1.38,鮮的蘋果和梨(808)的RCA指數從3.24上升到4.95,同時還包括鮮的杏、櫻桃、桃類、梅及李(809),榴蓮、荔枝、紅毛丹等其他鮮果(810)以及柑橘屬水果或甜瓜的果皮(814)等的競爭力也在逐漸上升。
四、中越水果貿易的互補性研究
(一)貿易互補性指數描述
貿易互補性指數(TradeComplementarityIndex,簡稱C指數)是用來衡量一國集中出口的產品與另一國集中進口的產品吻合程度的指數,吻合程度越高,互補性越強。
(二)中越水果貿易互補性指數實證分析
2007—2016年中國與越南水果貿易互補指數如表6、7所示。表6的互補性指數是以中國為出口國、越南為進口國計算得出的。從表6可以看出,整體上中國與越南的水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近10年來,多數水果的貿易互補性指數均大于1,并且處于逐年上升的態勢。其中,鮮或干的柑橘屬水果(805)貿易互補性指數最大,2016年達到191.6,鮮或干的葡萄(806)最高達到7.4,鮮的甜瓜(包括西瓜)及木瓜(807)最高達到30.4,鮮的蘋果和梨(808)最高達到7.0,鮮的杏、櫻桃、桃類、梅及李(809)最高達到31.3。從這些貿易互補性指數大于1的水果種類中可以發現,越南在進口溫帶水果方面對中國市場存在較大的依存關系。同樣,在表7中可以得出,越南在熱帶水果方面與中國有較強的互補性。鮮或干的椰子、巴西果及腰果(801),鮮的甜瓜(包括西瓜)及木瓜(807),榴蓮、荔枝、紅毛丹等其他鮮果(810)的互補性指數均大于1。但是,鮮或干的椰子、巴西果及腰果(801)的互補性指數在逐年下降,從2007年的5.2下降到2016年的0.7,說明在該水果種類上中國對越南市場的依賴程度在不斷縮小;中國對越南鮮的甜瓜(包括西瓜)及木瓜(807)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強,2016年已達到19.8,這主要是兩國氣候條件的差異所致,越南的熱帶季風氣候使得西瓜在3月已成熟上市,彌補了中國市場在這一季節對西瓜的需求。自然條件的不同也讓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互補性不斷增長。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基本結論
中國與越南的水果各自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突出。中國在柑橘屬水果、蘋果、櫻桃和李等溫帶水果種類中具有競爭優勢;越南在椰子、巴西果、榴蓮和荔枝等熱帶水果中具有競爭優勢,兩國在溫帶水果上的競爭程度較弱。但是,由于中國部分地區處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區,也生產部分熱帶水果,所以在熱帶水果方面兩國的競爭程度較強。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互補性較強。中國出口與越南進口的貿易互補性在不斷增強,中國與越南的水果貿易有巨大的合作空間,但是,在中國進口與越南出口的水果種類中具有貿易互補性的品種較少,并且部分水果種類的貿易互補性有所減弱,尤其是在鮮或干的椰子、巴西果和腰果方面,中國對越南市場的依存程度逐漸減小。
(二)政策建議
1.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競爭優勢中國應該充分利用本國的資源稟賦優勢和顯示性比較優勢調整中國水果產業的種植結構,充分發展本國具有競爭優勢的水果品種。例如,中國在溫帶水果蘋果、梨和桃等品種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所以,鞏固該種類水果的種植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加強具有競爭優勢水果的種植、加工和銷售,積極培育優良品種,把握好種子選取、樹苗培育的種植環節,采用科學合理的灌溉技術,注意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另一方面,對處于競爭優勢的水果種類進行規?;a,提高生產的效用水平,對具有競爭劣勢的水果品種要積極改良和培育新種,加大生產技術投入,提高產品質量,變劣勢為優勢;對于完全不具競爭力的水果品種,應該減少它的種植面積,或者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該品種進行改良,錯開它與越南同類水果的生產季節,這樣就能避免與越南的市場競爭。
2.加強雙方交流合作,增強貿易互補性中國與越南應建立良好的水果產業協作體系,根據兩國的水果生產現狀和區域布局加強中國與越南在水果產業上的交流和合作,在更大的范圍內優化雙方生產要素和資源的配置效率,增強雙方貿易的互補性。中越兩國可以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共建“一帶一路”的契機加強交流合作,定期開展交流活動,舉辦大型的水果展覽會,方便雙方企業實時了解最新的水果產業信息,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實現中國與越南水果貿易高度互補的貿易格局。
3.樹立品牌戰略意識,提高國際競爭力中國雖然大面積種植水果,但是在水果營銷方面卻存在諸多問題,沒有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水果品牌,拓展國際市場難見成效,因此樹立品牌意識、提高國際競爭力刻不容緩。首先,要鼓勵和支持果農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具有特點和優勢的品牌;其次,加大品牌的宣傳力度,鼓勵相關企業積極參加國際展銷會以及舉辦新品會等推介活動,提高中國水果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目前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也為水果品牌的推廣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的媒介加大水果品牌的宣傳力度,讓國內外的水果批發商和零售商能夠了解中國具有品牌優勢的水果品種;最后,樹立了水果品牌,需要不斷地鞏固和維護它,增強品牌的保護意識,規范現有的水果品牌。
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打造龍頭企業水果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資金、技術和政策上的扶持必將推動整個水果產業的不斷發展。首先,政府應給予資金支持,水果產業作為農業的一部分,向來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政府的資金支持,給果農一定的補貼,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使水果種植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其次,政府給予技術層面的支持,成立專門的研發機構,加強對水果種植病蟲害的防治,對產后水果保鮮、運輸的處理以及對銷地市場可行性的研究;最后,政府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對于相關水果出口企業,政府要適當給予稅率優惠、出口補貼等優惠政策,減少水果出口企業的成本,調動水果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同時,政府要扶持水果龍頭企業的發展,鼓勵水果企業做大做強,在水果的主產區都要形成一個龍頭企業,“以大帶小”,快速形成有競爭優勢的水果產業帶或產業區。
作者:趙萍;賀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