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信貸風險管理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海關與經貿研究》2017年第2期
摘要:隨著校園信貸消費的快速發展,高校學生信貸消費信用問題也日益突出,對校園信貸市場的發展產生了諸多不利的影響。我國信貸消費市場并不是特別成熟,大多提供校園信貸的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文章將從四個方面淺析校園信貸市場中企業普遍存在的風險管理問題,為信貸市場的完善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校園信貸;個人信用;風險管理
近年來,校園信貸的信用問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移動支付在大學生中的逐步普及,使得信貸消費快速風靡全國高校,但高校學生信貸消費信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若把信貸過程看成雙方博弈,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企業則處于劣勢地位,加上企業信用貸款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信貸風險進一步增加。
一、校園信貸發展現狀
當今時代,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對于新產品和新概念有濃厚的興趣,崇尚個性,追求變化,并且消費過程中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依附性強。然而大學生缺乏消費規劃意識,消費過程中不能做到理性思考,并且消費經驗匱乏,尤其是大部分人在大學校園已經脫離了父母的監督管理,消費的行為不再受到約束,因此大學生信貸消費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因為大學生信貸消費行為復雜性、沖動性、多樣性的特點,導致企業提供信貸服務時需要承擔一定風險。而目前傳統銀行貸款模式僵化,網絡貸款規模迅速膨脹,民間借貸質量又參差不齊,并且企業信用貸款風險管理機制不夠完善,使得校園信貸風險管理存在許多問題。
二、校園信貸放貸方風險管理問題分析
(一)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
因為校園信貸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依舊存在在借貸雙方中,導致企業很難真實把握大學生的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同時無法隨時掌握大學生的可支配金額的變化,而且企業也沒有辦法觀察到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所以就無法事先預測到大學生是否會違約,而這種不確定性就會導致信用風險的存在。
(二)企業缺乏對校園信貸信用風險進行管理的動力
企業的運營管理體制不健全,且監督機制不完善是造成這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部分企業例如京東、分期樂的主營業務不在通過信貸服務獲得差額利潤,他們提供校園白條服務的主要目的是促進營業收入;另一方面,客戶拖欠貸款,企業也沒有較為有效的追究措施,往往靠有損個人信用的威脅。所以企業本身不注重信用風險的管理,考核的指標也往往只是考慮贏不贏利,而忽略了信貸的風險和損失,缺乏管理動力。
(三)企業在校園信貸消費管理的控制機制不完善
盡管近幾年來我國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慢慢重視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大多采取審貸分離、統一授信以及對學生進行信用評估等手段,有的企業還建立了風險管理部門,投入了這么多可風險管理的功效不明顯,壞賬率仍然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還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第一,風險管理部門和內部控制部門不夠獨立,且權威性不足,企業也沒有真正認識到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第二,實行崗位責任制的企業,這一制度的執行還是不夠嚴格,并沒有清楚地將責任和權利劃分到每一個人;第三,比如會計以及財務這些輔助性的管理制度還沒有真正做到公開透明,還需要再次完善,信息化建設的腳步也相對落后;第四,有很多業務范圍很廣的企業,由于自身的管理鏈過長,導致企業信息流通緩慢,所以上傳下達的效率太低,企業控制能力差,也就造成了信用風險。
(四)企業在校園信貸風險管理的經驗和技術落后
在我國,很多企業在對大學生的信用進行初始認定時只要求你出示身份證、學生證等基本證件材料,企業也很難了解到一個學生是否遵紀守法,無法對信用狀況進行評估,況且還沒有正規有效的渠道和程序去進行調查。同時企業在信用貸款發放上表現出來的重放輕管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為企業在收取了你的資料后就會決定是否給你貸款,而且發放后也沒有制定出一套相對應的管理措施,對大學生的可支配收入情況沒有相應的跟蹤和監控手段,所以如果借貸大學生的可支配金額發生重大變動造成無力還款,企業也不能及時得知,更別提對大學生的品德、信用以及貸款償還能力的動態變化的掌控。企業有的只是一些較為籠統且效果不佳的管理制度,不能針對大學生這一群體,實際操作性差。書面上反映的問題往往是企業內部在界定責任時的唯一依據,往往進行簡單處理,一般就按照材料情況談貸款??傊骷移髽I既缺乏大學生動態信息的來源,也缺乏一套針對大學生的信用評價體系,所以沒有辦法做到多全方位并且動態地核對收集到的大學生的信息材料。
三、加強校園信貸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根據目前校園信貸處于的兩難境地來看,我國必須加快規范我國個人信用征信體系,規范對個人征信服務機構的管理,同時加快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的建設,建立有效的個人信用報告制度。企業也要設計一套適合自己的信用評價體系,選取一定的指標,構建針對大學生的信用評價體系,科學準確地對大學生進行個人信用評估,從源頭上減小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企業健全校園信貸貸后信用風險控制機制同樣勢在必行,要有自己的校園信貸信用風險轉移機制,將信用風險造成的損傷控制在最小。
只要我們針對當前信貸消費市場問題對癥下藥,積極采取對應的措施予以改善和調整,建立起針對高校學生的信用評價體系,引導樹立以“信”立“貸”的觀念,實現良好大學生信貸消費生態環境的營造,從樹立信貸消費理念,構建信貸風險防范機制,完善信貸消費法律體系等角度入手,使得大學生信貸消費在規范化和法律化的背景下開展。同時企業加強監管,完善信貸風險控制機制,提高風險控制的技術,加強借貸雙方信息的對稱性,我國大學生信貸消費市場定會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英,任慧英.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及教育對策的幾點思考[J].社科縱橫,2008(11).
[2]孫浩.對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2011(02).
[3]祁問雪.我國消費信貸的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
[4]鄧秀煥.大學生信貸消費市場前景分析[J].現代商業,2015(17).
作者:李聰 單位: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