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規律在市場的實踐及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凱恩斯是英國著名的現代經濟學家,凱恩斯三大經濟學理論與佛洛依德精神分析法以及愛因斯坦相對論并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知識革命。凱恩斯經濟規律深刻影響著西方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并在全世界范圍內都產生著不可估量的深刻影響。中國自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以來,對于凱恩斯經濟規律的研究應用也在不斷深入,并取得了許多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思考與改革的方面。本文重點探討凱恩斯經濟規律在中國市場的具體實踐成果及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凱恩斯經濟規律;中國市場;實踐與改革
凱恩斯是英國著名的現代經濟學家,“邊際消費傾向規律、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流動偏好規律”是他所提出的最重要的三大經濟規律,凱恩斯三大經濟規律不僅對當時的西方國家在社會經濟建設及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對于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速度及走向也都產生著無比深遠的影響。中國,作為后起的發展中國家,對凱恩斯經濟規律的研究及應用也是十分積極的,而其經濟規律在具體社會實踐過程中也起到了重大推動。但凱恩斯經濟規律的提出是以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經濟發展特點為基礎,與中國具體國情和經濟發展需要也必然存在一定差異性,如何消除差異,在凱恩斯經濟規律實踐基礎上更好的符合中國實際,應當是相關領域研究學者所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凱恩斯三大經濟規律
“邊際消費傾向規律、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流動偏好規律”是凱恩斯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三大經濟規律,它們誕生于西方“經濟大蕭條”背景之下,對西方國家經濟的復蘇和促進生產消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邊際消費傾向規律”簡單來說人們對于基本生活資料的需求狀況,富人由于擁有著遠遠超出基本需求所需的財富,所以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通常會低于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而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普遍提升,全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會呈現不斷遞減的趨勢,從而造成有效需求減少,影響到社會的正常生產及就業。“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是指在整個投資過程中,前期投資收益會隨著投資量的增大不斷提升,但當到達“邊際”時,再增加投資往往不會為投資者帶來預期的增長比例,甚至會因為投入過多而影響總體效益。“流動偏好規律”是對人們普遍存在的愿意持有現金貨幣,以便更加靈活的進行交易的心理偏好的描述,但流動偏好直接受到銀行利率的影響,當銀行利率低于人們心理預期時,貨幣的流動性將受到抑制,從而在全社會范圍內造成消費不足,進而影響到正常的社會生產及就業。凱恩斯三大經濟規律的提出,其核心思想就是想要實現國家經濟的發展,必須刺激社會有效需求以及確保充分就業,而在資本主義環境下,過于開放的市場和過于自由化以及個人化的投資不利于整個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因此,政府干預經濟也是凱恩斯經濟學的核心宗旨之一。
二、凱恩斯經濟規律在中國的實踐分析
二十世紀初,中國正剛剛邁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門檻,內需弱、投資少、就業壓力大是當事所面臨的三大最主要社會矛盾,加之當時外需萎縮,國內經濟發展出現嚴重萎靡。因此,擴大內需成了當時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強呼聲,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也開始了對凱恩斯經濟規律的系統性研究與實踐。
1、利好影響。在凱恩斯經濟規律原則指引下,我國政府充分調動社會資源以及出臺宏觀政策,在加大投資和擴大內需兩方面積極運作,并取得了良好收益。首先,政府在全國范圍內大量舉債,自1998年至1999年末,國債規模近13225億元人民幣,全數用于加大國家項目投資力度,如加強水利設施及農業基礎工程建設、加大水利水電投資力度,一大批如京九、南昆等國家級鐵路項目也逐漸竣工并投入運營,此外,郵電、能源、原材料等領域及行業也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高效發展。同時為了充分貫徹凱恩斯經濟規律有效擴大內需,國家財政大力提升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費增長,收到了內需增長、減緩經濟下滑的立竿見影的成效。此外,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調動國民消費積極性,還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吸引技術性人才及外部投資不斷融入,徹底改變了我國西部經濟建設的現有局面,使之成為我國經濟建設開發的前沿陣地。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復蘇,商家相應國家號召加入了刺激國民消費增長的大軍之中,不僅在旅游方面加強了假日旅游宣傳及優惠力度,許多傳統節日也被商家打造成無以倫比的消費盛典,不斷刺激消費數額及人數增長。總的來說,在充分引入凱恩斯經濟規律充分發展我國經濟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是十分積極和卓有成效的,對拉動我國經濟增長實現了十分顯著的推動。
2、消極影響。凱恩斯經濟規律之所以一直被大多數國家所推崇,其優越性與前瞻性不可忽視,但在理論應用與實踐的具體過程中,國與國之間的差異以及具體國情,也必然會對經濟理論的實踐產生影響,甚至基于國情與發展現狀的不同,還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我國政府在大力推行凱恩斯經濟規律的過程中,雖然依靠宏觀調控對市場的規范與有序發展做出了重要推動,但在不斷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以及增加國民收入等一系列政策影響下,通貨膨脹、物價升高等潛在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通貨膨脹及物價升高是因為居民收入增長超過了商品生產數量增長幅度,市場上流通貨幣大于商品數量,從而出現了供小于求的局面,因而商品單價被不斷提升,從而造成物價升高,貨幣購買力下降。此外,凱恩斯經濟規律所倡導的是通過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加快經濟建設,進而拉動地區經濟增長、刺激消費與生產。但是一味增加國家投資數額,加大基礎性設施建設對于市場經濟的推動以及民間投資拉動所能起到的作用也都存在著一定的力度不足問題,而且持續性政府投資也會讓政府經濟壓力增大、國債規模擴大,從而加大財政赤字與經濟的不穩定性。因此,面對凱恩斯經濟規律給我國經濟復蘇及建設水平提升所帶來的利好結果我們應當充分肯定,但也必須從國情出發,不能一味按照西方國家的發展來看待中國實際情況,形而上的教條主義必然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發展局勢,從而帶來預想之外的消極影響。
三、中國經濟發展改革措施
凱恩斯經濟規律的踐行對我國經濟復蘇以及快速實現經濟增長、消費需求增長以及內需增長都作出了積極貢獻,但中國當前發展已經無法完全套用其經濟規律,我們必須從國情出發實現進一步的改革與創新,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發展之路。
1、以技術創新代替單純的消費刺激。凱恩斯經濟規律中對于消費刺激的手段主要依靠政府加大貨幣發行量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來實現,但是此種模式對于當前中國消費市場來說卻已經逐漸顯現出自身弊端,因為由增加貨幣發行量所帶來的消費增長對于企業及生產者來說并不能起到刺激競爭和技術創新的效果,長此以往,市場中將充斥著大量的高價低值商品,這十分不利于我國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消費刺激應當從鼓勵生產條件與技術創新入手,以良幣驅逐劣幣的形式為消費市場更換新鮮血液,以更優質的商品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從而實實在在的提升消費積極性與主動性。
2、重新定義投資與回報的關系。凱恩斯經濟規律中對擴大內需的定義是不斷加大政府投資,不斷擴大就業規模,從而實現內需增長。這里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的是,凱恩斯經濟規律所提出的背景是在西方經濟大蕭條之下,傳統資本主義市場政府所起到的干涉與影響是十分細微的,因此,在資本家相互競爭情況下必然造成對社會總體發展的不顧及,在社會公共設施建設、公共項目建設方面也必然不會投入過多精力,在此種情況下呼吁政府加大投資,實現宏觀調控是非常必要的。但對于中國而言,政府宏觀調控力度遠遠大于凱恩斯所能理解的范圍,甚至在某些時候宏觀調控已經制約了市場經濟的自然發展規律,造成了一定的反效果。所以,對于中國市場而言,政府投資力度已經足夠大,接下來必須加強對投資回報率的關注,必須以回報率作為投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否則不斷加大投資,不僅無法真正實現內需擴大、推動經濟增長,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活力,造成資源浪費。
參考文獻:
[1]宋麗智.凱恩斯經濟思想在近代中國的傳播與影響[J].近代史研究.2015.
[2]張建剛.凱恩斯主義的理論缺陷極其新的發展[J].經濟問題.2017.
作者:陳勇生 單位:中共中央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