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化在農業經濟中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產業化經營
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將農業經濟的發展推到競爭激烈的全球經濟大潮中,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農業企業之間合作,尋求新的出路,提高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產業化和模式化經營。另一方面,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通過在網上建立農產品服務通道和農產品銷售貿易通道,有利于拓寬農業銷售渠道和交易方式,為企業實現快速的貿易創造了條件。
(二)有利于傳統農業向知識型農業轉變
知識型農業是明顯區別于傳統農業的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農業。知識型農業的顯著特征是通過運用生物工程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生產經營方法等將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轉變。目前我國農業的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屬于資源密集型農業,因此,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促進知識型農業的發展步伐。
(三)有利于專業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樣需要強有力的科技作后盾,而科技的發展和應用都離不開專業的人才。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普遍存在勞動力素質較低,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生產需求的問題。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對于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農業技術的培訓、農民科學意識的提升以及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都提供便利的通道。
(四)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由于缺乏對市場信息的了解,很多農村地區都存在著農產品滯銷或者農產品增產不增收的情況,這極大的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阻礙了新農村的建設步伐。新時期,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價值,以市場為導向,調節農業生產、科學決策農業生產計劃,對于調動起廣大農民朋友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農業的增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農業信息化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民朋友的信息意識淡薄
受文化教育水平以及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的制約,很多農民的信息意識缺乏。另一方面,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多是科學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接受能力較差的老年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農業信息技術的傳播和應用,也不利于農村經濟發展網絡信息平臺的構建,阻礙了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二)使用網絡的成本比較高,網絡覆蓋率較低
據一項可靠性調查顯示,農村有90%以上的農戶認為電話上網的費用較高,尤其是遠離城市地區相對將為偏遠的地區的農戶普遍認為網絡使用的成本太高。無力支付高額的上網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農民訪問農業網站的機會,造成網站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另一種情況是,信息網絡管理的維護者過分注重對網站形式以及網站硬件設施的管理和資金投入,然而往往忽略對軟件和信息技術的更新,造成硬件設施過剩和軟件設施不足的矛盾,不僅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還阻礙了有效信息的傳播,侵犯了農民獲取信息的權利。
(三)農業信息匱乏,不能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農業信息的使用對象包括農民、農民經紀人、農業經營企業以及政府機構等相關部門,由于信息使用者的目的不同,對信息的質量、內容要求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農業信息的供應要滿足不同受眾的使用需求。但是目前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網絡平臺發展的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信息內容、信息來源比較單一,轉載信息偏多、原創信息匱乏,另外宏觀的信息多,具有特色的代表的地方信息少,不能凸顯地方農業的發展特色,也無法滿足區域農業的經濟發展需求。
三、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強化政府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具體職能
政府要充分發揮其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統一領導各區域、各行業、各部門的專業人才參與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各方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做好規劃、布局和分工工作。增加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為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提高良好的資金支持,另外,政府還要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確保資金使用效率,防止因為重復性建設或者建設不當等原因造成資金的浪費,也可以杜絕貪污腐敗現象的滋生。另外,政府軍還應該從廣大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水平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實際出發,制定相關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政策,比如說鼓勵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后回到家鄉參與建設;提倡個人、集體、企業參與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對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實行貸款優惠政策等。
(二)進一步優化農業經濟信息網站的建設,提升信息服務水平
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業信息網站信息的交流與制度,優化農業信息資源的交流與整合,實現農業信息資源的共享,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因此網站信息的維護人員要加強信息資源的收集、加工與分類,根據農業信息資源使用人群的不同,對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和加工,確保信息資源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農業經濟信息的管理還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加強與社會媒體的合作,這對于拓展農業信息的來源渠道、降低網絡運營成本、提升網站信息服務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強農業知識和農村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培訓
歸根到底,農民是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主體,農民的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農業信息化實施的程度。因此,農業信息化建設離不開對農民信息意識的培養、信息知識的培訓。培養與培訓是提升農民素質、普及信息知識、提高信息使用能力的最根本也是最快捷的途徑;建立優秀的農業信息服務隊伍,全面促進信息服務人員素質和能力的提升,通過網站知識推廣、省市縣的分級培訓、遠程教育培訓等方式提升信息人員的業務水平;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其在信息化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制定各種政策吸引信息專業知識的人才參與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只有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化信息人才,農村的信息化建設才能穩定發展,建立起科學完善的信息系統,促進信息服務水準的提升。
(四)建立信息示范基地
信息示范基地的建設可以讓農民朋友直觀的感受到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和意義,扭轉目前農村地區不注重信息化建設的情況。在信息化基地的建設中,政府要充分發揮其職能,通過資金補助、政策扶持、項目優惠等措施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示范基地進行多方位支持,爭取大部分示范基地農戶具有查詢信息、方便上網的條件,從而提升其他農戶的信息化意識,達到推廣信息化建設的目的,發展現代農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我國農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不管是在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還是在管理目標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進步和農業發展質量。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普及應用,社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農業經濟發展的信息化是新時期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城鎮化建設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措施。
作者:趙曉燕單位: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