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出口加工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私營企業增長迅速
由加工貿易出口構成層面來看,私營企業在2001年時,占據0.22%,加工貿易額為5.26億美元;至2006年時,所占比重上漲到2.1%,加工貿易額達到176.75億美元。而由加工貿易進口構成層面來看,私營企業在2001年時占據總比重的0.1%,加工貿易額為2.5億美元;至2006年時所占總比重上漲至1.3%,加工貿易額增加為109.5億美元。六年時間外資企業的貿易額實現了33.6倍增長,而私營企業增長速度則更甚與外資企業,達到了43.8倍的上漲水平。
1.2進料加工貿易占據主導地位
2009年時,進料加工貿易占據了總比重的81.4%,而來料加工貿易所占比重降低至18.6%。不難看出占據我國加工貿易主體地位的便是進料加工貿易,并且其所占比重呈現上漲的趨勢。
2我國出口加工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據較大比重
通過對深圳工業產業的調查后發現,其加工貿易總比重中,有70%均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這70%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企業所掌握核心技術的產品不足5%。另外,我國企業投入研發與銷售收入的比例還不到發達國家與地區的五分之一。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直接延長了產業技術進步的周期,使得絕大多數企業的關鍵部件以及技術均依靠與進口,直接對這些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以及提升利潤空間帶來了阻礙。
2.2高污染,高耗能產業比重較大
我國出口加工貿易中,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占據極大比重,尤其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加之過于重視就業率擴大以及短期經濟效益,并且加工技術不夠先進,使得我國進出口加工貿易在發展與引進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測算,我國每生產世界GDP的5%左右便需要消耗掉30%-40%的資源。另外,來華投資的出工外商加工企業,不僅對我國土地資源、勞動力等進行利用,更是尋找到我國尚未健全的環境保護體系中的漏洞,將資源價格進行扭曲,將許多其本國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加工業轉移至我國。
2.3我國加工貿易產業基本處于國際產業增值鏈條低端環節
我國加工貿易產品處于國際產業鏈條的低端環節中。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能夠占據價值鏈上游,隨著不斷投入設計與研發,能夠促使產品保值增值。目前我國多數出口加工貿易企業均處于價值鏈低段,不得不依靠低廉的勞動力換取甚少的價值增值,不利于長久發展。
3我國出口加工貿易完善對策
3.1改善加工貿易產品結構,推進服務加工貿易發展
各級政府需要定制出一系列有關政策,推動我國加工貿易鏈條能夠在國內完善運轉,這樣才能夠使得相關企業把握更多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內容,有傳統的單純加工發展為能夠自主創造、營銷以及服務等。另外則需要根據目前實際情況重新定制頒布限制類商品以及禁止加工貿易的商品目錄,將落后的低技術含量、高污染以及高耗能的進出口加工貿易阻擋在加工貿易優惠政策之外,保護具有綠色環保特點的加工貿易的發展。
3.2提高加工貿易監管力度
首先需要利用“圈養式”代替傳統的“漫山放羊式”,對進出口加工區進行模式管理,其管理需要始終貫徹限制增量、規范經營,優化存量以及提高水平的總原則。這樣的管理模式能夠使得各級政府對進出口加工貿易企業實行規范化管理。另外,我國需要不斷健全以及出臺新的法律法規監管體系,定制出相應進出口加工貿易準入規定,將目前諸多監管機構各自為政的現象改善,促進重點部門,如稅務、海關、外貿等對進出口加工貿易的協調監管,提高監管的力度以及有效性。
3.3促進加工貿易企業技術創新
想要提高我國加工貿易生產的附加值,一方面國內貿易環境要有足夠的吸引力,促使國外企業將高新技術向我國轉移;另一方面,則需要推動引導加工貿易生產企業積極對技術進行創新。同時,我國加工貿易企業需要落實集約化經營,能夠自行進行企業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對新產品以及新技術的研發能力,才能夠爭取到自主知識產權,創立屬于企業自己的產品品牌,徹底將傳統落后、附加值低的貼牌生產情況改變。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加工貿易企業需要著重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以免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作者:馬靜單位:大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