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進步貢獻率對城市經濟增長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以珠海市2000-2014年的投入產出統計數據為例,測算出科技進步貢獻率,分析科技進步貢獻率與該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之間的變化趨勢,并就正確評估科技進步貢獻率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其與城市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闡述。
關鍵詞:
科技進步貢獻率;經濟增長;影響;珠海市
隨著當前中國經濟整體進入結構性減速期,研究科技進步貢獻率(又稱全要數貢獻率TFP)對城市經濟增長的潛在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當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由于外界沖擊對經濟產出的影響,度量短期內的科技進步貢獻率意義不大。因此本文采用2000年至2014年的統計數據,測算出珠海市科技進步貢獻率,再分析評估其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局限性,并就科技進步貢獻率與城市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作出闡述。
1測算方法和數據處理
1.1測算方法目前,以生產函數模型為基礎的索洛(Solow)余值法是測算科技貢獻率最為廣泛的研究方法。該方法要求市場完全競爭、規模報酬不變、技術進步為希克斯中性等約束條件。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對科技進步貢獻率進行測算,主要原因是自2000年以后,該市的經濟發展環境可近視為符合完全競爭市場、規模報酬不變和技術進步為希克斯中性等約束條件。
2數據來源及處理
測算數據來源于2000年至2014年《廣東省統計年鑒》以及珠海市統計年鑒。
2.1經濟產出量Y的數據處理將國內生產總值作為經濟產出量Y,通過2000年至2014年該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統計表,可以得到2000年為基期的不變價格城市實際地區生產總值。
2.2資本投入量K的數據處理將固定資本存量作為資本投入量K,采用“永續盤存法”(PIM)來計算,即對該市歷年來形成的固定資產進行重新估價后,再根據所選的折舊方式來確定資本消耗,最后逐年推算得出歷年的資本存量總額,其計算表達式為:Kt=It+(1-δ)Kt-1其中Kt為第t年的資本存量,It為第t年的固定資產形成額,δ是固定資產存量折舊率。本文固定資產存量折舊率取國內各研究的綜合估計值0.13,同時參考和借鑒現有關于廣東省及珠三角地區歷年來固定資本存量估算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成果,利用該市歷年來占比珠三角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數據序列,估算2000年至2014年該市的固定資本存量。
2.3勞動投入量L數據計算勞動投入量L,采用可直接用于對比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數作為計算數據。
2.4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根據上述統計數據,可計算出產出量Y、固定資本存量K和勞動投入量L的增長率,代入上述索洛余值法測算計算公式,即可得到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如表1所示。
2.5科技進步貢獻率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之間的關系由圖1可知,2004年至2008年珠海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一個峰值,其后表現較為平穩,2007年至2011年出現一個明顯的下降,之后在2008年至2012年又呈現出整體上升趨勢。出現上述現象,本文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2008年以前,該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對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投入依賴不大,科技進步貢獻率保持平穩上升趨勢;二是2008以后,受金融危機的整體影響,該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對資本投入的依賴開始增大,導致科技進步貢獻率出現一定下降;三是2012以后,該市整體經濟產業結構轉型成效開始逐漸顯現,高新技術產業在經濟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增大,科技進步貢獻率又開始呈現上升。從整體上看,2000年至2014年珠海市年均科技進步貢獻率年達到52.12%,并且與該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呈現高度正相關性,說明科技進步貢獻率對地區生產總值有潛在促進作用。
3科技進步貢獻率參考價值的局限性
科技進步貢獻率對于評價一個地區、一種產業或行業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特別是當它與其他指標相結合時,可以反映出一個國或者地區在經濟高速增長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是根據當前的測算數學模型,認為經濟產出中除了勞動與資本之外的部分全部都是科技進步貢獻份額,是忽略了資源配置、規模經濟、產品構成、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經濟劇烈波動時,經濟增長率、資本增長率和勞力增長率三個統計數據易受到影響,測算出來的數據往往嚴重失真。因此對于科技進步貢獻率這一指標,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從使用性質上來看,該指標不適合作為絕對值指標。科技進步貢獻率不同于其他總量指標或者平均指標,它實際上反映的是兩個增長率之比,其大小取決于經濟增長速度和科技進步速度之間的關系。當經濟增長速度較慢時,科技進步貢獻率就會較大;當經濟增長速度較快時,科技進步貢獻率就會較小。即使是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其經濟繁榮時期的科技進步貢獻率也不是特別高。不能簡單依據科技進步貢獻率的高低,進而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技發展水平。(2)從測算時間長度上看,該指標不適合作為短期指標。因為科技進步貢獻率往往具有較大的波動性,表現在分析圖表上就是一定的滯后性、長期性及周期性。這是因為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儲備和積累的過程,與經濟周期和科技進步自身發展規律密切相關。因此,在運用這一指標上,建議有關部門要積極宣傳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正確涵義,避免對科技進步貢獻率的作用過分夸大,特別是不能簡單地將科技進步貢獻率跟考核評優聯系起來,要綜合資本和勞動的角度,分析評價一個地區的科技進步水平,進而說明在一定經濟增長率前提下的科技進步貢獻率作用。
參考文獻:
[1]何錦義.關于科技進步貢獻率的幾點認識[J].統計研究,2012(8).
[2]郭存芝,杜延軍,李春吉.計量經濟學[M].科學出版社,2009.[3]黃國華,呂開顏.珠江三角洲經濟增長因素分析[J].南方經濟,2006(3).
[4]孫輝,支大林.對中國各省資本存量的估計及典1978-2008[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0(5).
[5]趙修渝,皮俊鋒,黃河.重慶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測算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6(2).
作者:黃元闊 單位:珠海市生產力促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