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新產業模式統計與監測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新”)為代表的新興經濟不斷涌現,本文以此為背景,首先提出當前我國“三新”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增強,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結構優化、經濟增長動能加快轉換,成為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其次,介紹了國家統計局已經建成并逐步完善的以分類標準、指標體系、監測制度、核算方法、經濟新動能發展指數為基本框架的“三新”統計體系。最后,提出進一步完善“三新”統計監測的建議,包括不斷加大對“三新”經濟的研究力度、繼續夯實“三新”統計基礎、進一步完善“三新”統計監測分析等。
關鍵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新”經濟;新動能;政府統計;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發表了題為《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各國應該堅持創新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各國要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共享創新成果;應該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2018年4月,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新”)為代表的新興經濟不斷涌現,發展勢頭良好,是經濟發展新動能最直接、最生動的體現,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源泉。
一、我國“三新”(即: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成為新動能的重要支撐
(一)“三新”經濟發展壯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從“三新”統計監測情況看,近年來,我國“三新”經濟快速發展壯大,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不斷增強。從總量看,“三新”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①。2017年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129578億元,相當于GDP比重的15.7%,比2016年提高0.4個百分點。按現價計算的增速為14.1%,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2.9個百分點。從消費領域看,“三新”經濟助力國內消費平穩較快增長。2015—2017年,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年均增長近30%,明顯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2018年前三季度,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7.7%,完成快遞業務量347億件,增長26.8%。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通過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涌現出多種新業態新模式有效滿足消費多樣化需求。近幾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2017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高于資本形成總額26.7個百分點。從服務領域看,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以及現代商務服務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快速成長,促進了經濟結構優化和就業擴大。2018年前三季度,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互聯網信息服務和知識產權服務增長20%以上,廣告業、軟件開發、互聯網接入及相關服務也保持了近20%的增長。
(二)“三新”經濟有力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從生產看,“三新”經濟表現活躍?!叭隆苯洕^為集中的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發展勢頭強勁。2013—2017年,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實際增長11.7%和9.8%,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018年前三季度,二者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8%和8.6%,分別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4和2.2個百分點。從需求看,“三新”投資持續發力。2015—201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17%、15.8%和15.9%。2018年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9%,比全部制造業投資高6.2個百分點。集成電路制造、光纜制造、光電子器件制造醫療診斷監護及治療設備制造等高技術密集型行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
(三)“三新”經濟快速成長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動能加快轉換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結果①,以2014年為100,2015—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123.5、156.7、210.1,分別比上年增長23.5%、26.9%和34.1%,呈逐年加速之勢。2017年,網絡經濟指數、經濟活力指數、創新驅動指數、轉型升級指數和知識能力指數5個分類指數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網絡經濟指數增長最快,對總指數的貢獻率最大。從工業看,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2015—2017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逐年加快,分別比上年增長10%、10.5%和11%,增速高于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9、4.5和4.4個百分點;2018年前三季度,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8.8%,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4個百分點。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9大產業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一直居于首位,其增加值占全部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重達30%。民用無人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工業產品產量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長。從服務業看,新服務快速崛起。2016年和2017年,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5.1%和17.3%,高于同期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整體增速4.1和3.7個百分點?!叭隆苯洕^為集聚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行業呈加速發展態勢,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2017年,互聯網信息服務、數字內容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等行業營業收入均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以上情況表明,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增強,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成為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三新”統計監測評價體系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新”統計工作,對新興產業統計提出明確要求,國家統計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建立并不斷健全完善“三新”統計調查和監測評價工作。目前,以分類標準、指標體系、監測制度、核算方法、經濟新動能發展指數為基本框架的“三新”統計體系已經建成并逐步完善。
(一)“三新”統計分類標準正式實施2017年,修訂完成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①,對近幾年新出現的新的經濟活動,特別是共享經濟等進行了細分。與2011年版比較,大類增加了1個,中類增加了41個,小類增加了286個。2018年,以行業分類為基礎,以反映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創新創業、跨界融合等“三新”活動為基本出發點,修訂完成了“三新”統計分類②,包含9個大類、63個中類和353個小類。同時,修訂完成了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相關派生性分類標準③?!叭隆毕嚓P統計標準的建立完善,為科學界定“三新”經濟活動,開展相關統計調查和監測評價奠定了基礎。
(二)“三新”經濟監測和核算基本建立2016年,國家統計局已建立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監測制度。經過不斷改進完善,目前涵蓋“三新”經濟綜合情況和新興現代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新產品、新服務、高技術產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企業創新、電子商務、互聯網平臺、金融科技平臺、城市商業綜合體、開發園區等13個重點領域。依據“三新”統計監測制度,研究制定了“三新”經濟增加值核算方案,測算并相關年度數據。同時,按季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等重點領域相關數據。
(三)“三新”統計指標體系日趨完善為全方位、多維度反映“三新”經濟發展情況,分析評價全國和各地在加快發展新興經濟、激發經濟新動能方面的潛力、進展和成效,按照可測算、可操作的要求,研究提出了反映新興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包括知識能力、經濟活力、創新驅動、數字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成效等6個方面,經濟活動人口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數比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數量增長率、R&D經費支出與GDP之比等42個指標。以該指標體系為基礎,適當調整后研究構建了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測算并了經濟發展新動能總指數和知識能力、經濟活力、創新驅動、網絡經濟、轉型升級5個分類指數④。
三、不斷完善“三新”統計監測,服務于高質量發展
“三新”統計目前是一個新課題,面臨著準確定義難、數據采集難、跟蹤監測難等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這也是世界統計界面臨的共同難題和挑戰①。
(一)不斷加大對“三新”經濟的研究力度目前,國際社會尚未形成一個普遍認可的、具有嚴格定義的“新經濟”概念?!靶隆迸c“舊”本身是相對的概念,在經濟活動中,新舊業態交融,產業融合滲透,在統計工作中如何定義“新”,如何將“新”的經濟活動剝離出來?都有待進一步研究。同時,共享經濟的發展,使得消費品與固定資產的界定變得困難。比如,一個人購買的私家車,一方面自用,另一方面又將其作為滴滴快車是作為消費品還是固定資產投資?數字經濟的發展,使得免費的服務觸手可及,即時通信、在線音樂、網絡視頻等,用戶往往無需額外支付費用就可以使用,這部分價值如何核算?同時,創新和技術進步促使相當一部分產品功能不斷增強,質量不斷提升,但是價格卻不斷下降,不僅對價格指數編制形成挑戰,給不變價GDP核算也帶來挑戰。個人電腦、智能手機、電信業務就體現的非常明顯。要加強與有關研究機構在“三新”統計相關標準、監測制度、調查方法、統計核算、分析評估等方面的合作,共同開展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統計的研究工作。
(二)繼續夯實“三新”統計基礎商事制度改革后,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迅猛2018年,我國日均新增企業1.8萬戶,加上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日均新增超過5萬戶同時,一企多址、一址多企、一套人馬多塊牌子等情況比比皆是,統計單位的日益復雜性導致入庫入統難。且很多從事新興經濟活動的小微企業成長變化快,生命周期短,客觀上造成統計跟蹤難。要進一步完善全國基本單位名錄更新的跨部門工作機制,提高名錄庫更新速度,使“三新”經濟活動能夠“進得來”“抓得住”。充分利用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相關資料,加強產業活動單位統計,使“三新”經濟活動能夠分得開。同時,研究提高“三新”相關數據調查和測算的頻率。
(三)進一步完善“三新”統計監測分析一是推動數據共享,研究制定部門間統計數據共享辦法,逐步擴展部門間數據共享的范圍和內容,使行政記錄和部門統計資料成為“三新”統計的重要數據來源;二是推動建立數據標準,加快研究制定大數據收集的準則和相關的分類標準,增強大數據統計應用的嚴謹性和有效性;三是推動大數據在統計工作中的應用,研究制定專業統計使用大數據工作方案,推進大數據與政府統計工作的深度融合;四是進一步完善“三新”經濟增加值核算和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測算方法,力求更加真實、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我國新興產業和新動能的發展狀況,更好地服務于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新動能正在撐起發展新天地,活力在改革中激發,結構在調整中優化,動能在轉換中增強,這將進一步有力地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鮮祖德 單位:貴州貴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