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服務貿易新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隨著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國際服務產品市場日益完善,國際服務產品市場不斷呈現出新的特征,對國際服務貿易中的國際分工格局、以及貿易參加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等產生重要影響。從整體上看,我國服務業在經濟中所占比重不大,發展水平不高。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按照對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國服務貿易各領域將逐步對外資開放。這一進程的不斷深入,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政府管理理念和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對這些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當前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新趨勢
當前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新趨勢表現為:
(一)技術、知識密集化趨勢日益明顯,新的服務業不斷涌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國際服務貿易主要以勞動力的輸入輸出為主要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蓬勃興起,以旅游、運輸、銀行、建筑和承包市場為代表的服務貿易漸次走向國際市場。
(二)發達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
在國際服務市場上發達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有決定優勢。發達國家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國際服務貿易呈現以歐美為主的格局,美國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最大比重。其次,國際服務貿易對象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以高新技術為核心,以技術進步為動力,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呈整體上升趨勢,盡管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的成員發展狀況不平衡,但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的貿易結構使服務產品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發達國家在新興服務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
最后,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壁壘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近年來,在多邊貿易體制的推動下,國際服務貿易壁壘有所降低。發達國家在服務貿易許多項目中都具有絕對或相對優勢,為了掃清存在于服務貿易的壁壘,便利其打開世界服務市場,它們率先削減了本國服務貿易壁壘。
(三)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服務貿易也得到發展。
發展中國家雖然在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較發達國家明顯滯后,但在資源、勞動密集型服務領域中,發展中國家則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也得到迅速發展,服務出口占世界服務出口總值的比重增加。在服務貿易商品結構方面,發展中國家在普通勞動力輸出、建筑工程承包、部分旅游服務業等領域占有較大的優勢,然而,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規模仍較小,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服務業不發達,尤其是現代服務項目不具有競爭優勢。
三、中國發展服務貿易的發展對策
(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實現服務業的技術創新。要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相應的服務貿易總協定為契機,加快服務業的對外開放,引進新的經營方式、新的服務理念和新的服務產品,促進服務業經營方式的現代化。
(二)在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比較優勢的同時,分階段、有重點地發展技術和人力資本密集型的服務產業,為今后服務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當今世界各國的服務業內部都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以生產性服務業和專業性服務業為主的新興服務業大量涌現并迅速發展,技術和人力資本密集型已成為未來服務業產業屬性發展的不可逆轉的方向。中國也必須在發揮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比較優勢的同時,積極優化服務業的內部結構。
(三)完善服務業的市場體系和競爭機制,打破行業壟斷,以適應未來服務業發展開放的大環境。中國的某些服務行業(如電信、金融、保險等)壟斷性很強,不僅破壞了正常的公平競爭秩序,而且還導致了服務業創新動力的缺乏利效率的低下。為了提高中國服務業的國際地位,必須從提高行業中的競爭程度入手,完善服務業的市場體系,通過競爭機制和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來刺激這些行業的發展,提高中國服務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四)制定剛性與柔性相結合的服務貿易保護政策。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是一步到位開放服務業的,也沒有一個國家是毫無保留地開放所有服務部門的。因此,面對外國高水平、強勢頭服務業的沖擊,我們必須制定適度的服務貿易保護政策。在此,要區別不同情況采取不自由、半自由、全自由三類不同地政策:
1、凡是涉及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和國家機密的相關聯部門或項目,應采取明令禁止政策,不開放,決不允許外資進入;
2、凡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人民生活安全的重要部門或項目,允許開放,允許外資進入,但不允許外商獨資或控股,要規定其股價的最高界限;
3、除以上二者外的絕大多數一般部門和項目,要全面開放,實行自由化的政策。但是,應當在堅持國民待遇原則下,采取嚴格規范的國內政策以限制和推遲外資進入。另外,《服務貿易協定》還給予發展中國家若干特殊的優惠待遇,寬限期以及保護措施,我國應當充分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