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服務貿易雖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與以美國為代表的服務貿易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運用國際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這3個指標分別對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進行歷史縱向分析的同時,還將選取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這幾個服務貿易出口前四位的國家進行橫向比較。
(一)國際市場占有率
國際市場占有率(簡稱MSI)是衡量一國(或地區)服務貿易競爭力的一個基本指標,指的是一國(或地區)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出口總額與該商品或服務的世界出口總額之比。該指標反映的是一國(或地區)該商品或服務出口的整體競爭能力,比例越高說明出口競爭力越強。計算公式為:MISij=Xij/Xwj。其中,MISij表示i國j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Xij表示i國j產品的出口總額,Xwj表示世界j產品的出口總額。縱向來看,如圖3所示,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總體一直保持著不斷增長的趨勢,但是我國所占的國際市場份額至今仍然比較小,到2012年也只有4.38%,這與我國貨物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相去甚遠。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不高,服務出口缺乏強有力的支撐,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橫向來看,如表1所示,中國作為服務貿易出口排名第五的國家,與前四名的國家相比,其國際市場占有率與法國相當,比德國和英國稍弱,但與排名第一,國際市場占有率一直保持兩位數的美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具體的服務行業來看,呈現出兩大特征:第一,我國除了運輸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稍高于英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高于德國和英國之外,其他各項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均低于前四名的國家;第二,與服務貿易出口前四名的國家相比,盡管我國在各個服務行業均不具有競爭優勢,但不同服務部門與其他四國的差距卻不盡相同。如果說我國在傳統服務行業中的運輸和旅游服務與占比最高的美國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的話,那么高附加值服務行業如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金融服務以及通訊服務中,我國與其他四國尤其是美國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別。
(二)貿易競爭力指數
貿易競爭力指數(簡稱TC指數)指的是一國(或地區)某種商品或服務出口與進口的差額與其進出口總額的比率。TC指數的取值范圍是[-1,1]。當-1<TC<-0.6時,說明該國競爭力劣勢極大;當-0.6<TC<-0.3時,說明該國競爭力劣勢較大;當-0.3<TC<0時,說明該國競爭力劣勢較小;當0<TC<0.3時,說明該國競爭力優勢較小;當0.3<TC<0.6時,說明該國競爭力優勢較大;當0.6<TC<1時,說明該國競爭力優勢極大。計算公式為:TCij=(Xij-Mij)/(Xij+Mij)。其中,TCij表示i國j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Xij表示i國j產品的出口額,Mij表示i國j產品的進口額。縱向來看,如圖4所示,自1992年開始我國服務貿易的TC指數就開始進入了負數時代,說明我國從此成為了一個服務貿易凈進口的國家。這一經濟數據發生歷史性轉折的背后實際上蘊含著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轉變。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我國加大了對外開放的步伐,盡管此時我國服務業的開放程度還是比較低的,但從此面臨更多國外先進服務提供者的競爭已是不可避免。而開放搞活所帶來的國民收入的增加導致了本國對服務消費需求的急劇攀升,但此時我國服務業的供給能力還非常弱,因此國內對服務產品的一部分需求轉向國際市場,使得1992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同比只增長了31.9%,而進口竟同比增長了135.9%,這是導致該年我國服務貿易首次出現逆差的重要原因。在此后的20年中,我國服務貿易的TC指數經歷過小幅度的下降,進而上升的階段,但自2011年開始這一指數又急劇下滑。此次TC指數的急劇下滑還是由于服務進口增長快于出口增長造成的。2011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同比增長了7%,而進口同比增長了23.3%,以至于2011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由2010年的219億美元急速增加至549億美元,到2012年繼續攀升至897億美元。如表2所示,總體來看,服務貿易出口前五位的國家中我國是貿易競爭力最弱的國家,英國和美國的TC指數均大于等于0.2,法國也是正值,德國是-0.07,略小于0,而我國是-0.19。由此可見,我國與其他四國之間的確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對于這種差距的描述也只能說是英、美、法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優勢較小,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劣勢較小而已。而這種競爭力的差距在不同服務行業間表現的程度卻不盡相同。較為突出的服務行業有:第一,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其他四國在這一項上的TC指數均為正數,說明他們均具有國際競爭力,美國甚至高達0.5,而我國竟是-0.89,國際競爭力劣勢極大。當然,在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項目中出現巨額逆差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國加入WTO之后在知識產權方面保護有力,得到了國外企業的廣泛認可,因此他們對華的技術輸出規模不斷擴大。然而,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我國國內企業技術引進的依賴性很強,說明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還十分缺乏。第二,金融服務。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TC指數是-0.01,說明我國金融業處于世界平均水平,似乎不存在競爭劣勢。但與其他四國尤其是英國和美國相比,這一項目上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主要是我國金融機構開展的國際業務還處于較低層次,以低端產品為主,參與國際競爭時間較短,競爭意識也不強,服務上也無法與國際跨國銀行巨頭匹敵。第三,保險服務。我國保險服務的TC指數為-0.72,表明我國保險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劣勢極大。這除了與我國保險企業總體實力較弱有關之外,還與我國貨物貿易巨額的對外貿易順差息息相關。由于我國70%以上的出口合同都是按FOB術語成交的,因此導致了傳統海運保險業務的大量流失。第四,運輸服務。我國運輸服務貿易的TC指數為-0.38,競爭劣勢較大。運輸服務貿易逆差一直是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產生逆差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運輸企業能力較弱,另一方面是我國的運輸業對外開放度較高,有來自國外運輸企業的激烈競爭。第五,旅游服務。我國旅游服務貿易TC指數-0.34,雖然不是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最弱的行業,但卻在2012年超過運輸服務業成為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最大的行業,逆差額從2011年的241.2億美元飛速增至2012年的519.5億美元,這主要歸因于我國出境旅游市場快速增長以及國外旅游客源市場的低迷。
(三)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簡稱RCA指數)指的是一國(或地區)某種商品或服務占該國出口總額的份額與該種商品或服務占世界總出口份額的比重,計算公式為:RCAij=(Xij/Yi)/(Xwj/Yw)。其中,RCAij表示i國j產品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Xij表示i國j產品出口額,Yi表示i國商品和服務產品的出口總額,Xwj表示世界j產品出口額,Yw表示全世界商品和服務產品的出口總額。通常認為,如果RCA指數大于2.5,則表明i國j產品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如果RCA指數介于1.25-2.5之間,則表明i國j產品具有較強的國競爭力;如果RCA介于0.8-1.25之間,則表明i國j產品具有中度的國際競爭力;如果RCA指數小于0.8,則表明i國j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較弱。從圖5可以看出,我國服務貿易總體的RCA指數一直是低于0.8的,表現出較弱的國際競爭力,當然其中也經歷過一些起伏。可最讓人關注的是,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RCA指數并沒有明顯提升反而呈現穩中略降的態勢,這說明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增幅還沒達到世界服務貿易出口增幅的平均水平。相比而言,如表3所示,服務貿易出口前四位國家的服務貿易RCA指數大大高于我國,英國、美國和法國的RCA指數均高于1.25,表明這三個國家的服務產品均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德國的RCA指數也超過了0.8,具有中度的國際競爭力。從具體的服務行業來看,我國所有服務行業的RCA指數均在0.8以下,所以我國沒有任何一個服務行業具有競爭優勢。但相對而言,我國在運輸、旅游這些傳統服務行業上的競爭劣勢較小,在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金融服務和通訊服務等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競爭力極弱,而這些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對于其他四國來說很多都是他們的優勢行業,競爭力非常強。通過分析,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現狀可以總結成以下幾點:第一,整體競爭力弱,且發展趨勢不容樂觀。我國作為GDP位列全球第二的經濟大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低,且由于我國服務企業整體供給能力弱,以至于加入WTO對于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潛力的激發遠遠不及進口,因此導致用TC指數和RCA指數衡量的我國近年來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反而向著惡化的方向發展;第二,沒有優勢突出的服務行業。我國各類服務行業均不具有國際競爭力,資本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務行業的競爭劣勢尤為突出。
作者:桂嘉越單位:廣東培正學院經濟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