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評價方案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為了科學、客觀、公正、全面地表達省區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在選取和構建評價指標系統時,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則:(1)針對性原則。本文評價指標的選取應符合華東地區的基本國情,遵循各省區旅游產業自身的運行規律。(2)系統性原則。在選定指標體系時,不僅要分析旅游服務貿易的經濟表現,也注意到影響旅游服務貿易的其他因素,如交通環境等。(3)層次性原則。根據波特的理論及其模型,把旅游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分為三個因素,即核心競爭力、基礎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每個因素之下都有相應的指標。本文以2012年《中國旅游統計年鑒》中的數據為基礎,并考慮了指標統計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后,構建了由3個因素16個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
(二)評價方法的選擇有關競爭力評價的方法,不同的學者和研究團體設計的模型不同,評價方法也有所不同。由于本文涉及的指標太多,所以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是對若干綜合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并提取公共因子,再以每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與該因子的得分乘數之和構造得分函數。因子分析法的數學表示為矩陣。該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將很多具有一定相關性的指標X1,X2,…XP(比如P個指標),重新組合為較少數的互不相關的綜合指標Fm來代替原有指標。具體計算步驟如下(以核心競爭力M1的計算為例,M2、M3、M的計算同理):1.將原始數據導入SPSS13.0中文版系統,然后點擊菜單分析一降維一因子分析。其中,“描述”選項中選擇“單因變量描述”,“系數”,“KMO和球形Bartlett檢驗”,“旋轉”選項中選擇“方差最大”,“得分”選項中選擇“另存為新變量”,其他的采取默認選項。2.KMO及球形Bartlett檢驗表的結果顯示,KMO的值為0.714>0.7,顯著性概率為0.02<0.05,這說明原始數據是適合做因子分析的。3.通過總方差解釋表可以得出主因子的特征值和貢獻值。在核心競爭力的6個原始指標中,提取前2個公因子后,累計方差貢獻值達到了90.664%,并且前2個公因子的特征值分別是4.160、1.280,都大于1,所以因子模型是合適的。4.通過對公因子方差表、旋轉成分矩陣表的分析可知,旅游服務貿易核心競爭力主要受市場因子、增長率因子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另外,新變量矩陣的兩列數據分別為各省份所對應的F1和F2。5.把總方差解釋表中給出的2個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加權時因子得分權重,從而計算出各省區在核心競爭力上的綜合得分值,進而對各省區進行排序。即:M1=0.50262×F1+0.40402×F2。另外,市場因子、增長率因子的得分分別為0.50262×F1和0.40402×F2。
(三)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評價根據上述方法,對我國華東地區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進行計算,得到了各省區旅游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指標及因子的排序結果(表1)。
二、結果分析
核心競爭力是從市場需求的角度衡量了一個地區旅游服務貿易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核心競爭力排名靠前的是江蘇、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區,而安徽、江西這些內陸省區排名靠后。基礎競爭力主要反映了各省區的游客接待與容納的能力。基礎競爭力強的依然是經濟發達的沿海省區,可見,無論是從旅游產業的成熟度,旅游配套設施完備程度,還是旅游從業人員素質表現來看,沿海省區都有明顯的優勢。潛在競爭力則考慮一個地區的經濟和自然環境。以浙江為例,潛在競爭力排名第二,經濟、環境因子排名第二、第三,整體實力強勁。從綜合競爭力的排名來看,江蘇在我國華東各經濟強省中拔得頭籌。
三、意見與對策
(一)增強省區經濟實力,促進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旅游服務貿易發展是以一定的經濟發展為基礎,旅游服務貿易需要一定的交通餐飲住宿業為依托,如果這些支撐產業得不到合理的發展和保障,則整個旅游服務貿易無法正常運轉。因此加快經濟發展,有助于提高省區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
(二)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加大旅游投入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不僅靠旅游資源的優勢,而且還要依托于交通運輸、能源、通信、市政設施、環保等各種基礎設施。對于旅游服務貿易相當發達的省區來說,主要是尋找推動旅游服務貿易新的增長點;對于旅游服務貿易相對落后的省區來說,目前的投資建設活動主要還集中在交通、通信、環境等最基礎的建設方面。
(三)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在開發旅游資源時,要全面認識旅游資源的價值,正確處理開發和保護的關系,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更要注重生態效益、環境效益,以保證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以及旅游服務貿易的持續發展。
作者:尚勇單位:西安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