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服務貿易逆差成因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漸增,在全球所占比例也有所提升,但是服務貿易仍長期處于逆差狀態。雖然商務部部長曾說過,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是產業升級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結果,但是如何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仍是我國必將關注的外貿重點。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現狀,剖析逆差成因來提出擴大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扭轉服務貿易逆差的對策。
【關鍵詞】服務貿易逆差;成因;對策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業發展迅速,在1985年-2003年我國服務貿易增速遠高于世界服務貿易年平均增速8.59%,到2005年我國服務貿易在國際社會中的排名已上升到第7位。雖然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其逆差現象不可忽視。商務部部長曾說過,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是產業升級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結果。本文主要圍繞造成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原因和改善對策展開。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一)橫向(截面)比較英、法、美國是服務貿易順差國,而中、德、日本則是服務貿易逆差國。從服務貿易逆差國角度分析,發現德、日服務貿易逆差分別占服務貿易總額的8.55%和4.82%,而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占比高達19.21%。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占服務貿易總額的比例約是德國的2.25倍、日本的3.99倍,可見我國貿易逆差嚴重程度之重。
(二)交叉(面板)分析我國傳統服務貿易旅游業是服務貿易的第一大逆差來源,從2015年-2017年旅游逆差占服務貿易總逆差平均高達91.33%;運輸是我國服務貿易第二大逆差來源,其逆差程度也呈現逐年上漲趨勢。三大傳統服務貿易中,僅有建筑實現了貿易順差。從整體上看,我國服務貿易總額逆差漲幅高于順差漲幅,服務貿易的整體現狀被服務逆差部門左右,呈現嚴重的服務貿易逆差態勢。
(三)縱向(時間序列)分析近幾年來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明顯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在2009年-2014年平均上漲幅度高達16.78%。中國服務貿易進口額近幾年變化趨勢與進出口總額趨勢趨同,但是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體增速比較緩慢,且存在明顯的下降趨勢。這幾年,雖然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發展較好,但是我國服務外向型依賴更大,服務貿易的發展表現在對服務的進口需求越來越多,而服務的出口卻增長緩慢,幾乎停滯甚至下滑。
二、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成因分析
(一)存在針對我國的服務貿易壁壘中美貿易摩擦發酵至今,美國將“戰火”引向華為,鼓動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對我國華為移動通信服務做出抵制,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也警告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所以存在某些國家或地區對我國施行了針對性的貿易壁壘,限制我國知識產權、電信服務等服務貿易出口。
(二)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的雙重推動目前我國正處于供給側結構升級改革階段,為迎合我國“中國制造2025計劃”,國家主要將經濟發展重心傾向于制造業,相對弱化了對服務業的發展,這與德、日服務貿易逆差主要源于其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不謀而合。德、日轉型升級之初的服務貿易逆差占服務貿易的比重分別高達27%和34%,印證了制造業大國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難免會帶來服務貿易逆差之言。制造業轉型升級必然帶來貨物出口競爭力提升,引起貨物貿易順差,迫使我國人民幣貶值,此時就需要抑制服務出口,通過服務貿易逆差來平衡國際收支。消費升級后,居民在交易動機下會加大對進口服務的購買需求,比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留學或境外旅游等。
(三)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在我國2012年的服務貿易總額中,諸如金融、計算機之類的順差領域僅占5.29%,而光是旅游和運輸兩個逆差領域就高達總額的57.32%;旅游、運輸這一占比在2017年更是高達60.88%,具有順差效應的金融、電信等服務貿易占比雖有較小幅度上漲,但是增速小于傳統服務貿易增速??梢娢覈召Q易占有較大比重的傳統服務主要依賴于進口,而能夠產生貿易順差的新興服務貿易還不具規模,服務貿易逆差必然存在。
(四)服務業發展滯后,國際競爭力不足根據我國國民核算體系分類,服務業可以大致等同于第三產業。一般情況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可以用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來衡量。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大概占GDP的41%,而發達國家占70%以上,某些發展中國家平均52%,就連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量都小于中國的葡萄牙,其服務貿易出口額都是中國的1.7倍。從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加以分析,我國2017年TC指數=(出口-進口)/(出口+進口)=(15407-31584)/(15407+31584)=-16177/46991=-0.34<1,所以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低于國際平均水平,處于中等偏下地位。
三、減小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契機與對策分析
著名的木桶效應告訴世人,當一個組織的組成要素參差不齊時,能夠決定組織價值的往往不是最好的那部分要素,而是最差的那一部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也是如此,所以要使我國經濟發展突破轉型升級瓶頸期,實現穩速增長,關鍵之處就在于填補我國的服務貿易短板。
(一)利用已有資源、渠道彌補我國服務貿易缺陷1.利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勢服務外包是服務貿易變“短板”為“長板”的重要貿易方式之一,而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為服務外包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我國可將服務業價值鏈拆分為細小的板塊,將非核心的服務外包給有相對優勢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比如在哈薩克斯坦重點實現能源業務服務外包,在新加坡進行金融服務外包等,以此降低服務成本,取得價格優勢。2.利用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我國進博會服務貿易展區對我國服務貿易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其溢出效應也是無窮的。我們可以在展區參觀學習引進國外的服務技術,為我國服務創新提供新思路,搭建新平臺,比如此次進博會澳大利亞的GVT對我國提高跨境電商通關服務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又如聯邦快遞在進博會的基于中國市場特點、提升進口貨物運輸效率的解決方案。此外,進博會的盛況有利于吸引外國游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國旅游出口。
(二)進行服務業結構升級調整,優化我國服務貿易結構我國服務業結構不合理是顯而易見的現象,為了彌補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我們不得不進行服務結構的優化。降低帶有逆差效應的傳統服務貿易比重,提高具有順差效應的新興服務貿易比重,此消彼長,服務貿易逆差將會明顯下降;根據小島清的邊際產業理論,將一些劣勢服務產業轉移到其他相對適宜的發展中國家進行;繼續維持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傳統服務的比較優勢,重視知識密集型、技術與資本密集型的新興服務貿易的發展,加大發展生產性服務的力度……這些措施都有利于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三)尋求突破服務貿易壁壘1.利用GATS突破服務貿易壁壘我國作為GATS成員國,可享有GATS賦予的各種優惠條件。如果某成員國對我國服務輸出存在抵制情況,我國可以援引最惠國待遇條款,要求成員國給予我國和其他國家同等的貿易優惠條件,否則我國可以要求GATS進行調解甚至仲裁進行維權。2.利用曲線策略突破服務貿易壁壘曲線策略是指不直接與設置貿易壁壘的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而是通過第三方國家采取間接貿易的方式輸出我國服務。我國可以在與輸入國沒有貿易壁壘的第三方國家投資建廠,通過第三方國家進行服務輸出,既可以有效避免貿易壁壘,又能防止遭受反傾銷、反補貼制裁。3.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大力培養服務貿易相關人才,為其制定詳細而合理的培養方案;引進學習國外優秀經驗,去粗存精、融會貫通,總結出適合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指導經驗;推廣新概念服務如微笑服務,不耗費任何成本即可滿足消費者身心需求,可謂錦上添花;采取獎出政策,通過財政補貼、出口退稅等福利,降低服務出口成本;完善國內相關法律體系,提高服務貿易質量水平;鼓勵國內競爭,有競爭才有進步……我國服務內在質量提升,外在價格降低,自然會有利于提高競爭力。
(四)構筑合理的貿易壁壘,保護發展國內服務業我國通過制定恰當的關稅稅率和非關稅壁壘來限制進口,可以避免進口服務對國內服務的沖擊,既能直接減少服務貿易逆差,又能促使我國發展服務業,提高其國際競爭力。但是對服務產業不能保護過度,不搞單邊貿易,只是控制進口數量而非完全限制進口。
參考文獻:
[1]李婷,楊丹萍.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3(22).
[2]顧陽.服務“看不見”,未來“看得見”[N].經濟日報,2018-11-7.
作者:何文靳 賀申英 單位:重慶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