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世界市場惡化原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美國經濟的衰退,通過“擴散效應”,影響到世界各國。這個相關影響是通過世界市場擴散的。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大大放緩。次貸危機的爆發增大了世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世界市場的貿易總額大大縮減。國際投資驟減,各國股市爆跌。美元下跌,增加了其通貨膨脹。油價和糧價不斷上漲,加劇了全球通貨膨脹。
二、世界市場惡化的原因
二戰后,美國憑借著其在戰爭期間積累下來的經濟實力,通過正確的經濟決策,高科技水平,巨大的經濟發展動力。迅速恢復經濟發展,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中占有全面的優勢。世界資本主義的體系中心也正式遷移到美國。二戰后建立起來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但其后受美元危機的影響,該制度也逐漸開始衰落,至1971年8月也崩潰了。至此,隱藏在美元背后的貨幣發行基礎不再是可以測度的黃金。特別是后來在赤字財政,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等的長年影響下,美國政府長年累月地負債發行了龐大的美元貨幣,卻沒有相應的國有財產做物質準備。美元的理論購買力已經遠遠的低于它的表象價值。
那么為什么美元的實際購買力還表現得不弱呢?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國對美元的迷信和由此形成的龐大的美元資本虛體。人們相信并接納美元,人們相信隱含在美元中的美國的實力和信用。實力和信用雖然可以通過全球最強大的美國媒體以及美國偉大的歷史被明確地“感受”到,但卻是一個無法被準確測度的東西。這就為美元的超越國界的無限發行提供了可能。
多年來各國政府和民間形成了儲備美元、購買美元債券的慣例,截止2007年9月,全球央行的外匯儲備之中,美元比重高達64%。同時,美國國內的美元也在股市等環節大量沉淀,這種世界范圍內大量儲備和沉淀美元虛體資本而不是去購買美國實體商品的行為,極大地助長了美元的泡沫性擴張,有效地掩蓋了美元實際購買力已經超低的事實。這就是美國雖有貿易巨額赤字但幣制依然堅挺,財政赤字巨大但沒有引起通貨膨脹,股市市值虛高不下而美國政府也不出面干涉的原因。
于是中國和世界各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越大,各國引進的美元投資越多,美國人得到的實惠就越多,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就越多。當中的美國國債也就越多。獲得的美元紙幣越豐,風險也越大。美國的經濟實力就越強盛,各國經濟的泡沫就越大,各國經濟就越是弱不禁風受制于美國。
三、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與對策
1.世界市場惡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對于那些巨額美元持有國來說,美元的過度貶值不僅會給國民財富造成天文數字的損失,而且也會觸發他們加速拋售美元的強烈動機,而這會進一步加劇美元的貶值,那么中國和世界各國老百姓用血汗和國內有限的資源的破壞、消耗換來的數萬億美元將化為真正的泡沫而打了水漂。當初大量的出口換回的是與含金量脫鉤的大量外匯儲備,大量的出口,使大量的資源轉移到其他國家,使得國內資料枯竭,不利于降低成本,不利于抑制國內的通貨膨脹。
2.發展中國家應采取的對策
(1)建立貨幣合作基金。面對國際游資流動更加頻繁,對各國的匯率和沖擊必定更大.單憑一個國家的力量難以應對。發展中國家必須聯合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制止發達國家通過大量印鈔票來化解自己國內的危機,讓發展中國家來為發達國家買單。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政策協調。促進富國和窮國經濟平衡發展的政策,改變歧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政策和金融政策,減輕市場波動的全球效應。
(2)首先為窮人著想。從政府角度來講,在控制經濟過熱的同時,必須考慮到為企業降低成本,以避免企業大量倒閉或是解聘工人。政府還可以通過補貼解決通貨膨脹的壓力。發展中國家政府應對經濟衰退的政策首先應該為窮人著想。在衰退期間采取臨時應急措施是必要的,但是,從長遠著眼,實行有利于窮人的經濟和社會政策才是應對經濟危機的根本辦法。對他們可以進行自然補償,延期補償,機會補償(不是給予物質補償,是一種機會放寬政策,通過自己的努力自主地補償損失)和精神補償。如中國國內實施的農村醫療保障系統,加大財政支出,建設農村基本設施,加大對教育體系的投入,減免九年義務教育的學雜費,關注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加大對低保家庭援助的覆蓋范圍和數量等。
(3)保持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和合理結構。科學、合理地確定中國外匯儲備適度規模。合理安排使用過量的外匯儲備:適當加大進口幅度,提高進口質量(如加大進口關鍵性的技術設備,進口關鍵性的生產技術);加大對外直接投資力度,鼓勵優秀企業“走出去”(如海爾等大型優秀企業);加快對國外資源的投資,緩解中國礦產、能源、糧食短缺問題;減少居民和企業合理用匯的限制(如中國國內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又允許金融機構大量高成本向外借債)。
(4)加強中國外匯儲備的風險管理。
(5)改變粗放的和低效的經濟增長方式。控制好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