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資金周轉與經濟效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動態評價方法要義
動態評價方法是以投資資金的時間價值為基礎的評價方法,即對時間因素用復利計算方法計算,進行價值判斷。動態計算方法,或稱等值計算方法,是將不同時間內,投入的資金和流出的資金換算成同一時點的價值,它不僅為專利技術投資的經濟比較提供了同一時間平臺,還能反應未來時期的發展變化情況。因此,考慮投資資金的時間因素,比較符合資金的運動規律,使評價更符合實際。這樣做對專利技術投資者全面考慮資金周轉、利息觀念、投入產出、合理利用資金,提高其經濟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僅用凈現值、內部收益率、外部收益率等評價指標對專利技術經濟效益進行動態評價。
凈現值指標評價
凈現值是指投資項目通過規定的利率ic,以投資開始年為標準,對以后不同時點上發生的凈現金流量進行折算的現值之和。這樣就可以用一個單一的數字來反映投資專利技術方案的經濟價值。
若已知投資某專利技術方案的壽命期為n,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為(CI-CO)t。其t=0,1,2…,n,求凈現值的公式為:
式中:NPV(ic)為當利率為ic時的凈現值;(CI-CO)t為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CIt為第t年的現金流入;COt為第t年的現金流出;n為方案的使用期限。
當采用的利率為基準貼現率(i0)時,則所求得的凈現值為財務凈現值。凈現值的經濟含義,是反映投資項目在計算期內的獲利能力。在利用凈現值標準來評價投資專利技術單個方案時,若NPV(ic)>0,則表示該方案的收益率不僅可以達到基準貼現率的水平,而且尚有盈余;若NPV(ic)=0時,則表示該方案的收益率恰好等于基準貼現率;若NPV(ic)<0,則說明該方案的收益率達不到基準貼現率的水平。因此,只有NPV(ic)≥0,該方案在經濟上才可采用。反之,則應否定。以此還可比較擇取優等方案。
例1某廠擬購買48萬元專利技術,使用該專利技術年收入為15萬元,成本3.5萬元,4年后按5萬元轉讓,基準貼現率20%時,這項投資是否值得?
解:依式(1)得:
NPV(0.2)=-48-3.5(P/A,0.20,4)+15(P/A,0.20,4)+5(P/F,0.20,4)=-15.82(萬元)
計算結果為負值,達不到20%的報酬率,說明購買該專利技術不可行。
例2某公司欲購買專利技術生產同樣的產品,基準貼現率為10%,現有兩種專利技術可供選擇,已知專利技術A方案的購買費、年費用、轉讓費、年使用時間分別為250、90、20、5(萬元),B方案分別為350、70、35、5(萬元)。試比較可行性。
解:專利技術A、B二方案的經濟壽命相等,用凈現值比較其經濟效益,確定其應選的投資方案。若利率為10%,A、B方案的凈現值由公式(1)分別得:
NPV(0.10)A=-250-90(P/A,0.10,5)+20(P/F,0.10,5)=-578.8(萬元)
NPV(0.10)B=-350-70(P/A,0.10,5)+35(P/F,0.10,5)=-593.6(萬元)
由上式可得:|NPV(10A)Bl,即方案A費用支出少于方案B∴A優于但兩方案的NPV用凈現值進行評價,有兩點要注意:貼現基準年一般定在投資開始投入年份,有時也可以定在項目正式投產年份;基準貼現率可選本企業長期經營的資金報酬率,也可選同類先進企業的貼現率。
內部收益率(IRR)指標評價
內部收益率的概念。內部收益率是反映投資項目所占用資金的盈利率,是考察項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動態指標。一般來說,在多方案比較遴選時,應擇IRR最高的方案。內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基準貼現率的方案是可以采納的方案,小于的是不可取的。這種評價方法適用于有限壽命的專利技術投資收益費用型項目,并且是初期投資較大,中、后期投資不大的項目。在進行方案比較時,還要求各方案的初期投資相等或相近,否則不能采用。
內部收益率的計算方法。按照內部收益的定義,由公式(1)得:
式中的i''''為內部收益率(IRR),其余符號同前。通過上式解高階方程求內部收益率i'''',計算工作很復雜,通常采用“試算內插法”求i''''的近似值。
直線內插法求i''''值公式為:
式中:i''''為所求的內部收益率;i1為低貼現率;i2為高貼現率;NPV1為低貼現率凈現值;NPV2為高貼現率凈現值。
(2)式中加號以前為整數的百分比,以后的為小數百分比,NPV1與NPV2為絕對值相加。通常認為i1、i2之差小于2%時,所計算出來的i''''誤差較小。就單個方案而言,當投資專利技術方案的內部收益率i''''大于基準貼現率i0時,則該方案在經濟上可行;反之,i''''<i0則方案不可采用。在實際評價項目時,因壽命期內現金流量結構較復雜,為使計算結果及計算過程表達清楚,常采用列表計算IRR的方式。
例3已知某公司12年投資某專利技術項目,采用15%、16%、17%的貼現率貼現,其凈現值分別為46.4、16.1、-17.3(萬元),采用16%、17%時的內部收益分別為3.21、3.46(萬元)。若該項目主管部門規定的基準收益率為15%,這項專利技術投資是否可行?
解:根據已知,用15%的貼現率進行貼現,凈現值為46.4萬元,這說明項目的內部收益率高于15%,所以在求內部收益率時,應當用高于15%的貼現率。已知分別用16%和17%進行再貼現,其結果是:16%的凈現值為16.1萬元;17%的凈現值為-17.3萬元。說明內部收益率在16%和17%之間。
根據已知按公式(2),可計算此項目的內部收益率:
計算表明,該專利技術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為16.48%,大于基準收益率15%,說明該專利技術的經濟效益超過了規定的基準收益水平,投資可行。
內部收益率指標的優缺點。優點:內部收益率(%)評價投資效果,可直觀明確地說明投資或超額投資在整個經濟壽命期內的盈利能力。IRR與NPV指標比較,不需要事先確定基準貼現率,就可計算出項目的IRR值。缺點:計算比較復雜,且可能出現多解,則需采用NPV或是其他指標進行評價。IRR的大小與專利技術的投資額有關,因此必須考慮利潤總額目標。一個項目的IRR值是該項目所固有的,與其他投資項目毫無關系,對多比和多方案選優不宜。
以上優缺點幫助我們正確選用該評價指標。由于篇幅限制,內部收益率和凈現值的關系、內部收益率的幾種特殊情況等可參閱技術經濟學等專著,不再討論。
外部收益率指標評價
對專利技術投資方案內部收益率IRR的計算,隱含著專利技術投資項目壽命期內,所獲得的凈收益全部可用于再投資,再投資的收益率等于專利技術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的假定,這是由于采用復利計算方法計算現金流量導致的。下面的算式演義可說明這個問題。
求解IRR的方程可寫成下面的形式:
式中:Kt為第t年的凈投資;NBt為第t年的凈收益。
上式兩端同乘以(1+IRR)n,也就是說,通過等值計算,將式左端的現值折算成n年末的終值,可得:
這個等式表明每年的凈收益率以IRR為收益率進行再投資,到n年末歷年凈收益的終值之和與歷年投資按IRR折算到n年末的終值之和相等。這種假定與實際相符合。也造成非常規投資項目IRR方程可能出現多解。對此外部收益率可予修正。外部收益率的計算也同樣假定在項目壽命期內,所獲得的凈收益全部用于再投資,所不同的是假定再投資的收益等于基準貼現率。求解外部收益率的公式如下:
式中符合含義同前。公式(4)出現多個正實數解的情況不可能,并且通??捎么鷶捣椒ㄖ苯忧蠼?。ERR指標用于評價投資專利技術方案經濟效果時,需要與基準貼現率i0相比較,若ERR>i0則項目可??;若ERR>i0則項目可?。籈RR<i
例4某大專院校為某公司轉讓全套專利技術,簽訂的合同規定買方要分兩年先預付一部分購置款項,待人員培訓后再分兩年支付所余款項。其轉讓全套專利技術預計5年的凈現金流量分別為380、200、-1000、-1000、400、1200(萬元)?;鶞寿N現率i0為10%,試用收益率指標評價是否可投資該專利技術。
解:該專利技術是一個非常規項目,用IRR方程求解有兩個解:i1=10.2%,i2=47.3%,則不可用IRR指標評價。此時可計算其ERR評價。據公式(4)和已知可得:380(1+10%)5+200(1+10%)4+400(1+10%)+1200=1000(1+ERR)3+1000(1+ERR)2
可解得:ERR=10.1%ERR>i0,該專利技術可投資。
用ERR指標評價非常規項目有其優越性,但采用不普遍。
除上述外,采用專利技術時,還可用效益成本率指標和動態投資收回期指標進行評價,互斥方案的經濟效果比較評價,使用壽命不等的不同方案的比較評價,受資金限制的投資方案組合的選擇評價等。
總之,以上主要用凈現值指標,內部收益率指標,外部收益率指標,對專利技術的經濟效益進行了動態評價。但繼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尤其是借鑒發達國家的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對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進行研究評估,對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建立數學模型進行研究是十分緊迫的。
參考資料:
1.汪海粟等著,《國有無形資產資本化問題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2.李振球、歐陽康編,《技術經濟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3.吳添祖等編,《技術經濟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內容摘要: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大大促進了市場化的進程和科技進步為生產所用,為社會服務。因此,對專利技術的經濟效益評價日益迫切。據此,本文試用動態評估方法進行評價。
關鍵詞:專利技術效益動態評價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