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貿易保護挑戰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金融危機浪潮下,世界經濟惡化,各國為保護國內產業紛紛設置各種貿易壁壘,引發了新一輪的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奧巴馬政府的“購買美國貨”條款便是一個極佳的例子。金融危機下的貿易保護主義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我國必須客觀分析當前形勢并積極應對。本文分析了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的現狀,特點及對我國的挑戰,并提出了幾點對策。
一、金融危機下貿易保護主義現狀
1、金融危機引發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風暴,不少國家的經濟實體增長放緩,產業發展蕭條,失業率上升,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在全球掀起救市熱潮。為保護本國經濟,不少國家紛紛筑起貿易壁壘,引發了新一輪的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風潮。據世界貿易組織報告顯示,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已有122個世貿成員國采取了提高關稅、支持國內產業發展政策等貿易保護措施;2008年上半年,各國反傾銷調查的立案數增加了39%,當中對中國產品的調查占很大比重。另據世界銀行預測,2009年全球貿易額將減少2.1%,為27年來首次預測負增長。
各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層出不窮:美國對國內汽車廠商的救濟實為變相補貼,違反貿易自由公平原則;法國推出了60億歐元的救助汽車產業計劃,提出不裁員,不轉產;英國、瑞典等國也正在研究對本國汽車企業的補貼或救濟措施。俄羅斯2008年12月將汽車進口關稅由25%提高到30%;越南也將整車關稅提高。德國和中國臺灣也在對半導體產業進行資金扶持。印度提高部分種類豆油進口關稅之后,又宣布對自中國進口的玩具實行長達6個月的禁令;2009年1月31日,歐盟對我國出口緊固件采取最終反傾銷措施,5年內征收平均高達80%的反傾銷稅。
2、金融危機下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
與以往的貿易保護主義相比,金融危機下的貿易保護主義有以下新的特點。
第一,貿易保護波及全球,存在連鎖和示范效應。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下,世界各國經濟趨于一體化,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正傳遞和經濟波動的負傳遞機制加快。處于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的美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覷。美國次級信貸危機爆發后,其影響迅速向全球傳播,演變成世界性質的金融風暴。由此金融風暴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也帶有連鎖性和示范性,使世界經濟雪上加霜。
第二,貿易保護措施帶有掩飾性與隱蔽性。各國政府以各種名義,采取與世界貿易組織協定與協議不直接沖突的貿易措施,以達到貿易保護的目的。各國政府往往以公平貿易,保護本國產業,環境保護,維持就業及社會穩定等為理由,訂立貿易保護條款,帶有強烈掩飾性與隱蔽性,并使維權難度增大,使發展中國家處于弱勢地位。
第三,貿易保護領域及形式更趨多樣性。貿易保護涉及領域增多,從傳統的制造業向服務業延伸甚至資本與勞動力的跨國流動也被涉及。貿易保護形式更趨多樣,從國家向貿易集團延伸,頻繁利用貿易集團的封閉性及排他性保護成員國利益。除傳統的反傾銷,關稅壁壘等手段外,還出現了針對服務業的社會責任條款,針對外來資本的鼓勵資本回流和排斥外資條款,以及針對外來勞動力的新興勞工標準等。
第四,貿易保護對象國針對性加強。以美國的“購買美國貨”為首的貿易條款明確規定貿易保護對象國,并主要針對中國,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又產生了印度對我國出口玩具的限制,歐盟對我國出口緊固件的限制等條款,我國在這新一輪的貿易保護狂潮中受到極大沖擊,鋼鐵、玩具及紡織產品等甚至被迫退出某些國家的市場。
第五,貿易保護國中發展中國家增多。外貿需求的大幅下降促使許多發展中國家加入到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浪潮中來。然而相對于發達國家多采取的補貼等非直接貿易手段,發展中國家傾向于直接提高關稅。如印度提高鋼鐵產品的關稅,俄羅斯提高汽車的關稅,厄瓜多爾也提高了多種產品的進口關稅。提高關稅使得發展中國家在保護本國產業的同時得以籌資更多資金以緩解本國所面臨的財政壓力。
二、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的挑戰
1、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結構
我國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售價較低,較易受到反傾銷法規影響。另外一些發達國家為保護其相關產業,還以環境保護為名,設置各種綠色壁壘限制我國紡織品與服裝的出口;或制訂極其嚴格的衛生檢疫標準,限制甚至是禁止我國農產品及食品的出口等。上述種種皆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出口產品的總體結構。
2、加大我國出口受阻力度
目前我國商品出口主要集中于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及地區,而該些國家及地區的反傾銷、環保法規及技術法規等極為完善嚴格。在新貿易保護主義影響下我國產品在該些國家及地區受到新的相關壁壘阻礙的可能性加大。另外歐盟及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出現使得集團內部貿易量大幅增加,等同于排斥集團外產品。
3、貿易摩擦及糾紛增多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保護本國產業,各國紛紛出臺各種貿易保護措施,限制進口他國產品。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及第三大貿易實體,面臨的貿易摩擦及糾紛大大增加。貿易摩擦的領域也有所擴展,從傳統的貨物向服務業,知識產權及投資等領域擴展,技術、環境、勞工等貿易壁壘門檻日益提高。我國貿易爭端大幅增加,涉及的金額及損失極為龐大。另外,由于貿易糾紛頻發,我國與他國的長期貿易關系甚至外交關系均受到不利影響。
4、貿易出口額降低引發失業率上升
金融危機引發世界規模的經濟衰退,各國需求萎縮已使我國出口訂單大幅減少,我國出口也長期持續下滑。而新貿易保護主義使情況更趨嚴峻,僅2009年首季已先后有印度限制進口我國玩具及美國限制進口我國禽肉產品等案例。貿易出口額的大幅降低嚴重打擊我國相關產業,導致大批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尤其一些沿海城市受影響更為嚴重,不利于國家及社會的穩定。
5、金融業同時受到沖擊
此次經濟危機由金融銀行業開始,大批美國跨國銀行或破產或受到重創,極大地影響了世界金融體系的秩序。而不可避免地,各國貿易保護也以保護本國金融銀行業為一個重點,這一切均大大阻礙了資本在各國之間的流動。另外經濟危機背景下投資者商業信心下降,金融業信貸量也隨之下降,銀行紛紛收緊貸款,導致大批在我國投資的外資企業撤資,國際資本外流。
三、我國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策略
1、加強國際合作,聯手遏制貿易保護主義
金融危機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阻礙了世界經濟的前行,因此,各國應團結一致,加強合作,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貿易政策方面,應積極促進多哈談判,提倡適度的貿易保護和雙贏觀念;財政政策方面,各國如能積極實施財政政策支持來緩解外需下降壓力,將會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貨幣政策方面,應積極呼吁相關國家采取負責任的做法,積極監控主要貨幣匯率政策(尤其是美元),以防出現競爭性匯率貶值引發的貿易戰。
2、積極運用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及規則
盡管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及機制并不可說非常完美、完善,但其仍是各國在國際貿易方面所尊重的底線,并有非常積極正面的意義。熟知世界貿易組織相關協定及規則并積極進行運用,將對我國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有非常正面的影響。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如貿易部門及法律部門,以及有涉外業務的企業,都應熟知WTO規則,以捍衛企業及國家的經濟利益。2009年初,我國向歐盟發起的反傾銷保衛緊固件案件就是我國利用WTO規則對他國貿易制裁措施進行反制裁的一個案例。
3、擴大內需,出口轉為內銷
金融危機影響下,全球經濟增長減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境外市場需求比以往大幅減少,在此背景下企業需要采取出口轉內銷的策略,借助國內市場需求渡過難關。然而在此過程中企業往往面臨幾點困難:出口產品及內銷產品針對的市場不同,因此性能方面往往不盡相同;國內某些產業的市場尚不完善,或與境外市場存在差異;國內市場競爭較激烈,運營模式也可能與境外市場有所不同,等等。因此,企業在出口轉內銷的過程中,仍需要政府的幫助與支持。針對這一情況,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出臺若干政策,海關總署也有可能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以期幫助我國企業渡過難關。
4、鼓勵企業樹立以質取勝的產品意識
還應對企業進行教育與引導,鼓勵其樹立以質取勝的意識,避免生產過多雖價格低廉但質量相對較差的產品,以避免受到某些國家的反傾銷制裁,并提高中國產品的國際聲譽。如有可能,也應鼓勵企業著重于品牌建設,全面實現從價格競爭到品質競爭的轉化,以使我國出口產品得到更多國家的認可,使“中國制造”成為高質量優秀產品的代名詞。
5、利用稅收引導產業升級
由于我國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大,急需幫助。此時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可有效地降低產品的出口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對企業起到扶持作用。為降低貿易保護政策對我國外貿的影響,需要進行產業升級,使出口產品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轉移。而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則有利于加快這一步伐。2008年起,我國單就紡織和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已先后進行三次提高;2009年又提高了部分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
6、實施對應的對外貿易策略
針對目前狀況,我們應積極改革原有的外貿策略,以減低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的影響。如避免向相對集中的國家和地區大批量出口特定產品,以減低受到被出口國關注,繼而受到貿易措施制裁的風險。另外也可嘗試開辟新興市場,如現今西方發達國家貿易保護措施繁多,我國則可嘗試開辟發展中國家市場。另外,我們還可以盡量提供條件,鼓勵部分企業在海外建廠,以繞開貿易壁壘。比如在貿易保護較為嚴重,但當地生產成本較為低廉的國家和地區建廠(如印度),或特定產業可以嘗試在原料產地建廠。
7、建立國外貿易保護預警機制
政府可以嘗試組織專門人員對西方國家貿易保護政策和法規進行研究,如其技術性貿易壁壘體系、反傾銷調查體系和綠色壁壘體系,并總結國內外企業應對貿易保護的經驗和教訓。還可撥專人、專款建立國外貿易保護政策實施的數據庫,監控更新有關信息,并及時向相關企業預警,幫助我國企業避免相關損失。我國海關、檢驗檢疫機構等相關機構還可幫助監督一些敏感產品,包括注意出口商品的售價及控制品質,以避免后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