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知識價值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勞動的過程既是知識積累的過程,又是知識創新的過程,知識價值論為勞動價值論增添了新的內容,知識價值觀是對勞動價值論的繼承和發展。論文關鍵詞:知識價值觀;勞動價值論;繼承;發展一、知識經濟與價值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是指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主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為重要因素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里,人對價值財富的創造很可能形成知識價值論,即知識創造價值。其主要理由是:1.知識是智力勞動的成果。知識本身包含著價值,它是人類勞動的凝結。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在勞動過程開始以前對生產什么樣的產品,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用什么辦法達到某種效果,就已在勞動者的觀念中存在著。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漸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臘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這就是說,人的勞動過程首先是一個思維過程。在第一項具體的勞動過程開始之前,勞動者的頭腦中必需積累足夠的有關知識,并以這些知識為基礎,對勞動過程進行構思和設計。通過構思和設計,形成如何通過人的自身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知識。只有在這種知識的指導下,才能進行各種具體的勞動。因此,勞動過程從本質上講是一個知識積累和知識使用的過程,也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人的勞動能力,即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腦中積累的如何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每個人的知識積累,都是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而得到的,學習和探索過程無疑都是一種勞動過程,因此勞動力可以看作是一種知識形態的勞動產品,都是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習過程是勞動力的再生產過程,探索過程則是勞動力的生產過程。知識經濟時代,在新知識生產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關知識,知識量往往是相當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識,使用的知識量越大,因此新知識產品價值中的新價值就越大。2.知識價值轉化的倍加效應。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知識的價值不僅在于它能轉化為現實的價值,而且在其應用于生產過程中能創造出大于自身的價值。可以說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人能創新,而人類創新的原動力就是知識。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表明,基礎研究的科學發現,應用研究的原理探討和開發研究的技術發明,三者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轉換周期日趨縮短,并日益成為融合一體的形式。知識產品在其創新的過程中往往是一種或幾種使用價值的探索過程,但在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過程中,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往往呈現出倍加效應。如最早人們在開發計算機的時候只是想加快運算速度,但自從本世紀40年代計算機問世以后,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農業生產,科技文衛幾乎無所不包,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呈幾何數膨脹。
二、勞動價值論與知識經濟價值觀的差異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創造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由于知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生產勞動將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體。關于這點,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曾預言: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勞動顯示出不那么值得繼續包括在生產過程以內了,因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調節者的地位和生產過程發生關系。”其次,商品價值量與勞動時間的關系也有所變化。馬克思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繼續發展,創造現實的財富已經不再依靠勞動時間和應用的勞動數量了,而是依靠勞動時間以內運用的動源的力量,而這種動源自身的生產上所耗費的直接勞動時間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程度式或科學技術在生產上的應用。”這實際上道出了隨著工業的發展,財富的創造取決于“動力源”,進而取決于科學水平及技術進步程度,亦即知識。由馬克思對價值創造的預設到知識經濟在現實社會中迅速發展的情況,不難看出,勞動價值理論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1.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價值太狹義。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而這種勞動是用勞動時間來度量的。顯然至今人們還沒有找到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在時間上價值的換算方法。2.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價值實指經濟價值,不包括無形的價值財富,比如專利,信息等。3.勞動在生產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化的。4.價值與直接勞動時間的關系也不是不變的,而是富有彈性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與傳統的勞動價值論有一定的差異:1.基礎不同。勞動價值理論是以勞動為主體和基礎的;知識價值論則是以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2.過程不同。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是直接生產勞動過程;而知識形成價值的過程則主要在知識的開發、應用、傳播和擴散等過程。3.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不同。前者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則因以科學技術為主體,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將越來越高。4.商品價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商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知識量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