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利率變動國債市場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債是國家用以籌集資金進行經濟建設的重要金融工具,也是一國經濟金融當局調節市場的重要工具。國債進入交易過程,政府一般是通過證券市場進行的,此時進行國債交易的證券市場即為國債市場。國債市場按照國債交易的層次或階段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國債發行市場,二是國債流通市場。前者又稱國債一級市場,是國債交易的初始環節,一般是政府與證券承銷機構如銀行、金融機構和證券經紀人之間的交易。后者又稱國債二級市場,是國債交易的第二階段,一般是國債承銷機構與認購者之間的交易,也包括國債持有者與政府或國債認購者之間的交易。
這主要表現在對國債發行利率、發行期限和發行規模的影響。如前所述,市場利息率是資金供應者進行投資選擇時需要參考的重要依據,因而國債發行利率雖然可以高于或者低于市場利率,但市場利率仍然是政府確定國債利率的基礎。對于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我國而言,情況更始如此。目前我國的國債票面利率主要以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為參照系,并高出銀行同期存款利率1至2個百分點,近年來連續的降息,已使我國國債票面利率隨之下滑,與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日益接近,1998年10月14日發行的300億3年期憑證式國債的票面利率為5.85%,與當時的同期銀行存款利率4.95%只相差0.9個百分點;1999年3月10日發行的3年期憑證式國債的票面利率為4.72%,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4.14%僅高出0.58個百分點;同年6月10日,央行再次大幅度降低銀行存貸利率,銀行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別只有2.70%和2.88%,相應地當年6月18日降息后首次發行的計賬式7年期三期國債票面利率也降為3.20%。
眾所周知,由于受時間成本和風險的影響,長期國債的利率一般應高于短期國債,因此僅就減少利息支付而言,政府應該多發行短期國債。
利率的下降,可減少國家的利息支出,降低國債的發行成本,從而減輕融資成本。這樣,國家就會傾向于多發國債。伴隨1996年以來的連續降息,我國國債發行規模也呈高速度增長,1996年為1900億元,1998年上升為5900億元,2003年更達到創記錄的6283.4億元。這其中固然有自1998年開始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的因素,但也不排除有利率不斷下降帶來政策執行成本減少的影響。
二、利率變動對國債二級市場的影響
從理論上來說,利率變化必然會引起國債價格對利率變化的同方向變化。利率上升,必然導致國債所要求的到期收益率的上升,國債價格因此下降,反之則國債價格上升。然而,盡管利率變動時,各種國債價格都將相應地朝反方向變動,但不同種類的國債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長期國債由于距到期日時間長,要承受較大的利率風險,因而對利率變動的反應幅度就會大于短期國債的反應幅度;對于償還期相同的國債,票息利率越低,價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越大;零息、貼現國債由于一次性還本付息,不承擔國債利息再投資的風險,而附息債按年付息,利率的變動會使得利息的再投資存在風險,因此后者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必然大于前者。以我國近年來的連續7次降息為例,長期附息品種價格漲幅就遠高于短期的零息國債。
三、近期加息對國債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的經濟一直以高速度增長,為了抑制投資過熱的勢頭,有效地防范可能存在的通貨膨脹風險,央行于今年10月24日公布了利率調整方案,近10年來第一次調高了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
在我國目前特殊的國情下,加息必然導致交易價格的波動,對國債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加息前我國處于一個空前的低利率時期,由于銀行普遍存在的市場化程度低,對存在風險的敏感度不夠等情況,近年來融短投長的趨勢十分明顯,因此利率上升必將給商業銀行帶來非常大的市場風險。以2003年9月、10月為例,由于當時準備金率的上調和國債交易價格的下跌,給銀行體系帶來了數百億的損失。。
據統計,目前我國銀行體系總共持有約2.7萬億元的國債,其中雖然不少國債的交易價格已經相當低,但仍不足以反映短期利率上升的壓力。由于央行加息,如果財政部再以較高的利率發新債,則目前的存量國債交易價格將會大幅下跌,從而使得現在持有大量國債的金融機構承受巨大損失,目前這種危機已有先兆,即從第二季度以來,銀行同業拆解市場利率的溫和上升和交易量的明顯萎縮。考慮到過去兩年,不少金融機構普遍運用國債抵押貸款這一杠桿從事國債交易,因此如果考慮到國債價格波動的影響,這次加息無疑將給券商、開放式基金。股份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帶來巨額損失。
總之,央行加息的效應錯綜復雜,尤以對國債交易價格的波動為關鍵;跟隨美聯儲對外幣存貸款基礎利率進行上調相當必要,對本幣存貸款調整的短期效能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