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允價值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定義是:“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在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應當是持續經營企業,不打算或不需要進行清算、重大縮減經營規模,或在不利條件下仍進行交易。”準則同時指出:“如果該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市價即為其公允價值;如果該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與該資產類似的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應比照相關類似資產的市價確定;如果該資產和與該資產類似的資產均不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可按其所能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以適當的折現率貼現計算的現值評估確定。”本次制定完成后的中國會計準則體系中,公允價值的運用仍然是比較有限的,只有在準則中明確規定可以使用公允價值計價的項目才可使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準則制訂機構的考慮是:公允價值應當是可以可靠取得的,主觀性較低,如企業合并準則中,對于非控制的企業合并規定采用購買法,在新設合并和吸收合并的情況下,各項所取得的資產按照其公允價值入賬,并可能確認商譽或負商譽,而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仍采用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投資性房地產也可能按照公允價值計價,部分金融資產也以公允價值計量,而對于生物資產和待出售的非流動資產就沒有引入公允價值計量。筆者認為適當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手段是可取的,對于必須使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一些經濟業務,如金融資產,應該盡量要求使用,并在今后有意識地、逐漸地將計量范圍擴展到:存在比較成熟交易市場的資產計量,如有價證券、汽車、房地產等長期資產;未來現金流量和折現利率基本能夠可靠確認的會計要素的計量,如融資租賃的資產、期限較長的賒銷收入及一些長期負債等;其他難以用歷史成本確認和計量的資產計量。
在財務會計程序中,確認和計量最為重要。有的會計學家說,“會計計量是會計系統的核心職能”。而計量模式的選擇最終決定于會計目標。“決策有用觀”強調會計信息對企業以外的各利益主體的重要性,即會計的目標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對他們決策有用的信息。所以“決策有用觀”更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有用性。公允價值的質量特征有很多如符合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資本保全、配比和真實收益等會計原則。公允價值具有4個主要特點:第一,以市場而不是以特定主體為計量的基礎。第二,以基于確定承諾的假想交易為對象,因為此時并無實在的交易。第三,計量日不是交易日,而是確定承諾日和清算交割期以前的每個報告日。公允價值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它的價格主要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即它始終跟蹤作為價值影子的市場價格的消長而調整自己的升降,從而使資產和負債的計量與市場息息相關。第四,由于它主要是參照市場的估計價格,因而即使估計未必完全可靠,它始終面向未來,在它的金額、時間安排等方面力求反映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而這是歷史成本計量所辦不到的,這也是公允價值的主要優點。公允價值的主要特點是對其他計量屬性尤其是針對歷史成本來說的。傳統的會計學主要是以歷史成本進行計量。面向過去,且以特定企業之間的交易為基礎。長期以來,財務會計和財務報表都是采用歷史成本計量一個主體的資產和負債,在入帳之后即不再進行后續計量,于是,在資產負債表上,資產的價值始終反映資本投入時的交換價格,即歷史成本,而負債則反映債權人供給資金時的歷史收入。這樣的資產負債表必然只能提供面向過去的歷史信息,而與面向未來的決策不甚相關,尤其是近幾年來金融創新和業務創新日新月異,在金融創新中,不少衍生金融工具是交易雙方先有確定承諾,其條件非常明確,而違約將受到懲罰。在這時,交易尚未發生,而交易完成則需要在未來約定的規定期限之日或某一交割之日,在這種情況下,欲意成交的雙方根本沒有歷史成本可以作為計量的屬性,就只能也必須以市場為基礎來估計和約規定的資產出售的價格或負債轉移的支付價格,即所謂“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是以市場為基礎,以可以觀察到的、公開的活躍市場的資產出售價格和負債轉移價格為目標。可以設想,如果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絕大多數商品均有可觀察的活躍市場,公允價值可在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廣泛應用,并在每個報告
參考文獻:
[1]葛家澍,劉峰.會計理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2]張為國,趙宇龍.會計計量、公允價值與現值,會計研究,2000,5
[3]葛家澍,劉峰.試論會計計量,當代財經,1993,4
[4]沈生宏,劉峰.權責發生制、公允價值和會計信息相關性,會計研究.1999,6
[5]盧永華,楊曉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研究,會計研究,2000,4
[6]路曉燕.公允價值的國際應用,會計研究,2006,4日均按新的市場價格重新計量,那時的特定主體的資產負債表將有可能反映企業的價值。這一點乃是經濟學家對會計學長久以來的期望。公允價值如果普遍運用于會計和財務報告,經濟學家對會計信息的預期是有可能實現的。當然,要使公允價值計量能夠有效運用還需努力提高財會人員的整體素質,特別是估價和判斷水平;大力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素質和獨立性,提高他們對公允價值估計的審計能力。
摘要:公允價值計量乃是財務會計發展的大勢所趨,它面向未來,且有可能反映一個企業的價值。公允價值如果普遍運用于會計和財務報告,經濟學家對會計信息的預期是有可能實現的。
關鍵詞:公允價值;會計信息;公平交易;市場;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