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殘疾人就業情況與舉措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就業觀念和就業環境得到改善
有些用人單位排斥殘疾人,寧愿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也不愿接受殘疾人就業,還有就是殘疾人自身認為自己有身體上的殘疾,覺得受到國家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這兩種觀念都存在偏差。現在通過國家的號召和政策支持,用人單位基本上還是能夠自覺地完成按比例分散就業的任務。殘疾人自身也不斷豐富自己的科學文化水平,走向自主創業從而帶動其他殘疾人就業的道路。截止到2011年底,全國有6個省、92個地市、328個縣(市、區)出臺了無障礙建設與管理法規、規章;18個省、194個地市、857個縣(市、區)成立了無障礙建設領導協調組織;845個市、縣、區系統開展無障礙建設。無障礙建設為我國殘疾人創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的能力增強
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3094個。各地方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為我國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全國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達到5254個,其中殘聯興辦2368個,依托社會機構興辦2886個,29.9萬人次城鎮殘疾人接受了職業培訓。除此之外,全國33個省級殘聯、264個地市級殘聯和1114個縣級殘聯開通網站,比2010年增加170個。2011年,“中國殘疾人服務網”正式開通,網站點擊量達到750萬次,網站圍繞與殘疾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康復、教育、就業等推出了特色服務頻道。
我國殘疾人就業存在的問題
1.殘疾人就業形勢嚴峻
根據各方面數據顯示,在已就業的殘疾人里面,就業情況在城鄉、地區、不同殘疾類型以及性別之間都存在較大差距。農村殘疾人就業率高于城市殘疾人,東部地區殘疾人的就業率低于中西部地區,在殘疾人內部,各殘疾類型之間的就業率存在較大差距,言語殘疾人的就業率最高。與男性殘疾人相比,女性殘疾人的就業率更低,職業構成更差。殘疾人就業的整體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殘疾人就業不穩定,殘疾職工的收入不高,殘疾職工的勞動保障水平差等。
2.殘疾人就業的相關政策法規不完善
雖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殘疾人就業的政策法規,但是這些政策法規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漏洞和不足。在我國,安排殘疾人就業是采用集中就業、按比例分散就業、鼓勵自主創業相結合的方法。按比例分散就業遠未達到國家要求的比例,一些企業以各種理由拒絕安排殘疾人就業,國家對這方面的懲處力度還不夠,懲處的政策法規還不完善。還有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些福利企業由于受到國家的保護政策沒有落實到位,對福利企業的保護政策措施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一些福利企業的殘疾職工面臨失業的困境。
3.殘疾人就業的社會環境較差
一般社會上對殘疾人就業都存在一些錯誤的看法:小看殘疾人的就業能力;排斥殘疾人,有些用人單位不愿扶持殘疾人就業;缺乏履行幫助殘疾人就業的責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們忽視人權,另一方面是人們片面追求金錢和效率至上。同時,一些無障礙基礎設施并沒有得到廣泛地推廣,一些不發達地區還未跟上步伐,有些地方認為殘疾人數量少,難道還要特地為他們搞一些設施建設嗎?覺得沒有必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殘疾人就業。
促進我國殘疾人就業問題解決的對策
(一)政府承擔促進殘疾人就業的主要責任,加強法制建設
保護殘疾人平等就業權政府部門應監督落實《殘疾人就業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關于雇用殘疾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睆亩鴣肀U蠚埣踩斯骄蜆I。同時,政府應從經濟上扶持殘疾人就業。《殘疾人就業條例》,明確規定了政府和用人單位在保障和促進殘疾人就業中的主要責任、促進殘疾人就業的保障措施、完善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的措施等,從而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的就業權利。
(二)加強教育與職業培訓,提高殘疾人就業能力
給予殘疾人教育政策支持,積極發展特殊教育,普及殘疾人義務教育。積極培育殘疾人教育師資隊伍,加大對特殊教育學校的投入。殘疾人教育應實行政策傾斜,對城鄉家庭貧困的殘疾學生要實行學雜費減免。政府、殘聯和社會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為殘疾人提供各種類別的培訓,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滿足不同殘疾人的就業需求。同時要建設和完善殘疾人求職信息網絡,及時企業招聘信息和培訓信息,為殘疾人提供一個暢通無阻的求職平臺。
(三)充分利用互聯網,豐富殘疾人就業方式
如今,網絡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殘疾人由于身體上的缺陷有些無法外出獲取就業和培訓信息,互聯網只要在家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ヂ摼W上有豐富多樣的信息,可以為殘疾人提供充分的就業信息,殘疾人只要會上網,就有可能在互聯網這個平臺實現就業。殘疾人同樣可以參與網上開店或者其他通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做到不出門、低成本就實現就個體自主創業。
(四)充分利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改善殘疾人就業環境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中要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對雇用了殘疾人的用人單位需要改造辦公設施、生產工具、坡道和廁所的提供相應的支持;利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有突出貢獻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未完成比例的要加大懲罰力度,督促其繳納就業保障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主要是要用在就業、培訓、扶貧等方面,只有在這些方面得到滿足時才可以用于其他的業務;即使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增加了,也不可以減少財政支持力度。
(五)出臺政策,促進農村殘疾人就業
國家統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的數據顯示,全國農村殘疾人口達6225萬人,占全國殘疾總人口的75.04%。我國七成殘疾人生活在農村,因此,促進我國農村殘疾人就業是關于能否解決好我國殘疾人就業問題的關鍵所在。對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國家殘疾人扶貧攻堅計劃》等,建立殘疾人扶貧基地,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農村殘疾人參加生產勞動,對一些項目給予稅收優惠。2011年,完成9.4萬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各地投入危房資金9.5億元,11.5萬殘疾人受益?!吨腥A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勞動法》、《關于進一步做好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就業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條文都對我國殘疾人就業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促進殘疾人就業,政府必須起主導作用,帶領社會各界參與其中,殘疾人自身也應積極參加政府或社會提供的教育培訓,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在有一個良好的外界環境支持的條件下更好地完善內在,確保就業的穩定性。殘疾人就業問題是我國社會中的一個“短板現象”,只有將這塊“短板”拔高,才能提升整個這個社會“大水桶”的承載能力,從而使我國殘疾人就業乃至整個社會走向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孫丹丹單位:安徽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