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并購內涵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并購,是企業、社會資源重新配置組合的一種重要方式,在西方的發展歷史已有近百年。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存量調整、與國際接軌的攻堅階段,并購對資產戰略重組、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增強國際競爭力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并購被越來越多的企業作為超常規發展手段的今天,正確認識、分析企業的并購行為也顯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關鍵詞:企業并購成因發展對策
一、什么是企業并購
并購包括兼并、收購與合并。兼并(merger)是指兩家或更多的獨立的企業、公司合并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購(Acquisition)是指一家企業用現金、股票或者債券等支付方式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票或者資產,以獲得該企業的控制權的行為。合并(consolidation)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互相合并成為一個新的企業。兼并、收購和合并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人們一般習慣統稱為并購。并購是指一個企業購買其他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資產或股權,從而影響、控制其他企業的經營管理,其他企業保留或者消滅法人資格。并購作為企業實現自身擴張和增長的一種方式,一般以企業產權作為交易對象,以現金、有價證券或者其他形式購買被并購企業的全部或者部分產權或者資產作為實現方式,并以取得被并購企業的控制權作為目的。
二、企業并購的成因分析
一切兼并和收購,其終極目的,無非是提高競爭優勢,謀求股東利益最大化。一是追求高額利潤的結果,通過獲取廉價原料和勞動力,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為了拓展營銷渠道,搶占市場份額;三是轉移風險,尋找新的行業機會,采取多部門經營的方法,進行多樣化經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營風險,減輕在危機中所受的損失。
三、企業并購的對策分析
1.逐步健全完善法律體系。
目前企業并購問題涉及的法律法規很多,并且是不同部門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的,許多規定相互矛盾和沖突。現存制度對于壟斷行業的并購缺乏完善的限制措施,因此,迫切需要調整和完善與并購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符合市場經濟基本規則,適用于國內外投資者、適應當前全球并購投資趨勢、適合我國國情,具有統
一、透明、可操作性特點的“兼并收購法”和相關的法律及實施細則。同時需借鑒經濟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形成一套較為完備的并購法律法規體系。
2.進一步改善社會經濟環境。
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政府和企業都越來越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政府的參與會越來越少,而企業的自主程度會越來越高,尤其對于強強并購,更是強勢企業間充分按照市場規律作出的戰略選擇,這對于企業的并購過程以及并購后的整合過程都是至關重要的。
3.加強對外資并購國內上市公司的監管。
在跨國公司擴大占有其他國家市場時,往往使被并購企業所在國經濟受到很大沖擊,甚至會威脅到該國經濟安全。由于我國對跨國并購還缺乏一個完整、系統的監管制度體系,跨國公司通過直接投資或并購中國企業的方式,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對許多行業實現了壟斷或處在壟斷的臨界點,控制中國關鍵行業、敏感行業的戰略意圖已經相當明顯。目前,證券市場正在逐步對外開放,外資必將加入到上市公司控制權爭奪中來,雖然有關規定對外資并購設置了行政性門檻,但由于其擁有強大的資本實力,上市公司自身的反收購難度仍然較大,且國內多數并購競爭者在控制權爭奪戰中處于劣勢地位。為防止外資并購對我國經濟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應由有關部門聯合組成跨國并購審批機構,對外資收購我國企業進行審查;建立并購中的國家經濟安全預警機制,建立并購經濟信息網絡、檔案管理系統和分析系統。
4.進一步完善并購方式。
并購方式直接關系并購的成敗,其多元化發展,對國民經濟結構性的重大戰略調整,以及發揮證券市場促進資源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基礎性功能和適應股權分置改革后全流通的新局面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證券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必須加大改革力度,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提供多種市場化的支付手段和創新方式。目前要盡快開展以新增股份購買資產為主要方式的換股收購、吸收合并試點,以及定向回購與剝離不良資產相結合的資產重組試點。
5.確立明晰的產業發展戰略。
對于涉及到戰略產業和重要企業的并購重組,必須堅持國家戰略利益至上的原則,在服從戰略利益的前提下考慮企業的商業利益,避免以犧牲戰略利益、長遠利益為代價去換取眼前利益。要進一步明確戰略產業,整體規劃產業發展和企業改革,對于戰略性產業和重要企業,外資進入的方式和深度要有明確的界定。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