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和社會跨越式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實現經濟和社會跨越式發展是很多欠發達地區提出的宏偉目標。然而,要真正實現經濟和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決不是簡單地靠口號和決心就能實現的,而是要依靠對跨越式發展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決策才能實現。
一、跨越式發展戰略的內涵
所謂跨越式發展,是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落后者對先行者走過的某個發展階段的超常規跨越行為。跨越式發展,實際上是與漸進式發展相比較而存在的一種特殊發展方式。它是生產力發展不平衡規律起作用的結果,是開發人力資源的結果,是發揮后發優勢的體現。
其一,是速度與效益的統一性??缭绞桨l展是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的整體躍升,是在經濟結構優化基礎上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因此,我們決不能把跨越式發展僅僅理解成快速發展,簡單擴大再生產,盲目地搞低水平的重復。跨越首先是發展戰略的調整,經營理念的變革??缭绞桨l展不僅要看當前,更要講后勁;不僅要看規模,更要講質量;眼前增長并不等于有后勁,規模大并不等于結構優,速度快并不一定代表質量高。跨越式發展應當是數量、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
其二,是創新的前提性。這也就是說,跨越式發展必然要通過創新來實現,包括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等,打破常規,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出新思路,創造新方法。而觀念創新又是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等的前提,沒有觀念創新,沒有普遍的社會心理氛圍,沒有變革現實的要求,沒有勇于改革的膽略,就談不上跨越式發展。
其三,是非均衡性。這也就是說,跨越式發展是一個時間過程,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在基礎好、具備發展條件的重點領域、重點產業實行重點突破。一是要夯實發展基礎。要選擇具有廣闊市場前景、較快增長速度、較高技術起點和較好經濟效益,且在經濟中起支撐作用,對綜合經濟總量貢獻大,有較強產業帶動作用的產業或企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這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石。二是要把握大機遇。要研究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把我們的發展放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環境中去思考問題。
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途徑
1.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解放生產力。
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規范的公司制。要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當前尤其要注意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和投資體制改革,發展和完善資本市場,開辟多種投融資渠道,從發達地區的情況來看,凡是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地區,經濟發展的活力就比較強,就業矛盾就解決得好,人民生活水平也能得到較快的提高。
2.抓住機遇,必須進一步擴大開放。
這些年,欠發達地區在擴大開放,大力引進現代技術、經營管理方法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是,這與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仍需要進一步優化對外開放軟硬件環境,為外商投資創造良好的條件。要繼續擴大利用外資,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領域,有步驟地推進銀行、保險、電信、外貿、內貿、旅游等服務領域的開放,逐步對外商投資實行國民待遇。
3.加快科技進步,為跨越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來自于科技的跨越式發展。要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真正實現經濟與科技的結合,盡快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發展規律的新機制。這里重點是推進創新體系建設,促進企業成為技術進步和創新的主體。所有大中型企業,都應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目前,我國企業用于技術開發的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平均只有0.8%。按照國際一般標準,企業技術開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低于3%,企業就將缺乏競爭力;低于2%,企業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新晨
4.加快發展教育,實施人才戰略。
實現跨越式發展,人才是前提條件。目前,要抓住教育發展的有利機會,大力支持高等教育,重點辦好各類職業教育。要改革辦學體制,轉變教育觀念,鼓勵社會辦學,擴大居民教育消費,滿足人民受教育的需求。同時,加快實施人才戰略,開發人才資源,加快建立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有效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業的社會氛圍。要優化人才的專業、年齡結構,促進人才在產業、地區、城鄉間的合理流動和分布。完善對人才的激勵機制和考核監督機制,為各類人才的創新、創業和發揮才能創造寬松的環境。
三、在實現跨越式發展中的幾點建議
其一,在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堅決避免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現象出現。
其二,避免在"跨越式發展"的口號之下,爭速度、上項目、鋪攤子、盲目擴張的問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長指標,開工明顯缺乏科學論證的項目,其中包括一些基礎設施項目,被關閉的"五小"企業有些又死灰復燃,在城市改造和小城鎮建設中濫鋪攤子,在實施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搞強迫命令,等等。
其三,避免在"跨越式發展"的口號之下,搞不切實際的"產業升級"。有的傳統產業,仍有很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對于解決就業問題功不可沒,但在一些地方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常常被當作"夕陽"余輝而輕易抹掉。新經濟、高科技、信息化成了一些人的口頭禪和金字招牌,又一次掀起新的"圈地運動","科技園"、"信息港"、"軟件基地"遍地開花。如此大搞"產業升級",其前景實在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