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法的現代性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關于經濟法的特征,我國學者進行了多次深入的研究,也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概括和總結。隨著現代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法的現代性逐漸顯露出來,這是經濟法與傳統部門法之間最大的區別,關于經濟法的現代性研究可以幫助經濟法領域以及整個法學領域獲得更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主要針對經濟法的現代性特征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經濟法;現代性;部門法
近年來,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也日趨完善,經濟法作為現代法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學者對于經濟法的現代性認知卻存在很大差異性?,F代性是一個基于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概念,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法的現代性代表了它的現代化價值取向,提倡人類社會的解放,發揮人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才能實現經濟法的現代價值。
一、經濟法的現代性解讀
經濟學領域和法學領域的專家,對于經濟法的現代性研究,總結起來集中在歷史起點、內在精神和制度構成三個方面,而這也正是經濟法區別于傳統部門法的根本。經濟法的現代性研究思路,需要將其與傳統的部門法進行區分,再針對經濟法的特點以及應用價值形成現代性的研究結論。從社會的發展過程來看,現代性的特征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時期演變狀態下形成的一種性質,關于現代性的概念是從17世紀開始以來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形成的,最早出現在歐洲,影響力逐漸擴大,如今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產生深遠的影響?,F代性也可以理解為一個新的術語,用來實現不同領域銜接的新概念,從外在的社會結構來看,經濟法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價值工具,可以將其現代性與合理性作為其價值功能的表現形式,因為現代社會的經濟結構和社會規范都逐漸趨于完善,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可以促進制度的改革,通過某種內在的精神價值推動社會變遷,促進制度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另外,現代性也是貫穿于現代社會變革的一種內在精神,社會的轉變、經濟的發展以及環境的變化,從根本上說都是人類自身的轉變,而這種外在的變革也可以看成是人類的精神和靈魂發生的本質變化。隨著現代社會結構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人類對自由的追求也越來越明顯,正體現了現代性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總之,現代性是一個涉及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綜合性概念,也是現代社會的發展的核心價值。社會的變革必定會引起相關制度體系的變革,法律體系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體系的精神代表著社會變革的價值和方向,二者之間緊密相連。因此經濟法的現代性特征包含了法律體系的整體精神文化,一方面強調法律的權威地位,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張捍衛人權和自由;另一方面要理性對待經濟人,保持人格獨立和追求自由的自然人,要對自己的生命、價值和社會秩序負責,追求社會價值的最大化。法律可以為人類的健康發展創造足夠的空間和自由,以及平等的競爭環境,從而實現社會和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經濟法的現代性表現
(一)精神追求的現代性
人類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而這種精神追求則體現在人們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建設,法律體系的建設則是人類追求自己意識形態的基礎。法律部門的形成源于其本身具有的法律部門精神,這種精神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可以指引人們的行為,引導人們在正確的精神追求指引下實現自己的價值。經濟法的形成與發展與傳統的部門法體系不同,它具有獨特的精神追求,這正是經濟法現代性的體現。從經濟學研究領域的相關資料可以看出,經濟法追求的是目標和效率的同時實現,市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協調,是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由此可以看出,經濟法與傳統的部門法不同,其著眼于宏觀的經濟環境,又從細微之處實現個人價值的目標追求。經濟法的精神追求在某種意義上引領了時代精神的轉變,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然要求?,F代社會提倡的是人本精神,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都主張以人為本,而人本精神的轉播也必然會對法律精神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也是人與人之間平等關系的體現,每個人都是現代社會經濟關系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通過自我價值的體現維護公共利益,促進經濟關系的平衡。因此可以說,時代精神的不同使得經濟法的現代性精神追求的表現形式也有很大差異,法律的保護主體和權益的體現也有所不同,但是對社會公眾的利益的保護都是相同的。
(二)背景依賴的現代性
每個部門法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國家的歷史發展形態和文化背景基礎上,經濟法的形成與傳統部門法更晚,這是因為經濟法的產生是社會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足以為經濟法的形成與發展提供足夠時空背景的特殊時期,所以經濟法的現代性具有明顯的背景依賴特征。經濟法與傳統部門法的形成基礎不同,所以在理念、精神和目標方面都不能實現完全的一致,經濟法具有國家宏觀調控的環境基礎,尤其是沒有經歷資本主義危機和二戰,這使得經濟法具有獨特的精神價值取向。經濟法的產生以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為前提,需要不斷融入新興的緊急信息以及市場信息,豐富經濟法的內涵,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并且自發完成市場調節的過程,為經濟法的形成奠定基礎。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自由競爭的機制,使得私人成本化問題越來越突出,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的增長改變了原有的市場供需關系,信息不對稱、分布不均等問題都成為經濟法形成的中重要基礎。
(三)制度建構的現代性
除了上述兩點經濟法的精神層面現代性特征的表現意外,在制度運行的實踐方面也具有明顯的現代性特征。經濟法制度構建的現代性特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制度形成方面。經濟法的制度形成與國家的經濟政策息息相關,也可以說經濟法具有很強的政策性特征,這時傳統部門法不具備的特征。現代社會的精細化分工程度越來越高,對市場經濟的運行效率也有更高要求,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法律體系的建設必須要不斷更新,通過法律政策的改革促進法制體系的完善。二是制度構成方面,經濟法的制度構成具有自足性。為了適應傳統社會供需關系的變化,法律程序中既要包含實體法制度,又要包含程序法制度,因為任何一套單獨的法律制度都無法滿足法律制度的供給需求。經濟法體系中包含大量的實體法規范,這是現代社會對效率價值的追求,是現代社會保護人權、構建平等法律環境的的體現。三是制度運作方面。經濟法的運作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內容,司法權進入到行政領域之后,已經可以實現經濟法的自足性要求,因此經濟法的運作過程通常集中在行政領域,所以對經濟法的可操作性要求更高,充分發揮司法機關的配合作用,使得經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經濟法的現代性內涵進行了論述,并且從精神追求、背景依賴、制度構建幾個方面分析了經濟法現代性的表現形式。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經濟法與傳統的部門法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而現代性就是經濟法最顯著的特征,正是現代性賦予了經濟法具有解決現代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功能。但是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了經濟法的現代性研究是十分深奧的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鄒明銘.試論經濟法的現代性———從經濟法的產生談起[J].民營科技,2011(11).
[2]張鴻志,蔡岱松.經濟法的現代性芻議———從歷史的角度考察[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2).
[3]李穎惠.論經濟法的現代性———以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的對比分析為視角[J].經營管理者,2013(28).
[4]孫艷,滿娜.對經濟法的現代性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13).
作者:馬麗 單位:武漢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