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經濟的增長至關重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的發展也需要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當下,世界經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在這樣重大變化的過程中,中國的經濟結構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2011年已經遠去,在新迎來的2102年中,國際經濟形勢也會發生新的變化,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對2012年世界經濟形勢將對中國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產生的影響做出了分析和預測。
短期風險不可忽視當前,我們面臨著一系列經濟問題。第一個經濟問題的表現就是全球經濟不平衡的問題。發達新興經濟體在經常項目占GDP的比重是發生著重大變化的,特別是在21世紀以來,發達國家的經常項目占GDP的比重基本呈現出一個負增長,也就是說是逆差,發展中國家基本是順差,為此也形成了一個新的結構,即發展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出口順差,通過資本市場又投回到發達國家。貿易順差變成他們的資本收入,發達國家貿易現象的逆差是通過資本順差來彌補的。金融危機就是資金循環斷了,在發展中國家也遇到了困難,出口大幅下降。為此,經濟平衡穩定被提出來,維持可持續的增長成為核心問題。一個強勁的、平衡的、可持續的增長是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但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在加大。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全球的經濟增長,包括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和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有下滑。經過20國峰會的積極應對,尤有所好轉,但是現在世界經濟又在進一步下滑,面臨著“二次探底”的風險。世界經濟的強勁增長就變成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認為世界經濟可能會面臨四個風險:
第一個風險是,隨著世界經濟緩慢下滑,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可能會導致出現滯脹。2011年以來,各種大宗商品都是大幅上漲,與此同時GDP又在下幅下滑,這一局面是人們比較擔心的。
第二個風險是,全球的金融市場在不斷動蕩,2011年的動蕩更加劇烈,無論是股票市場、大宗商品,還是貨幣市場的變化都在急劇被動,而且沒有方向感,最重要的是世界經濟的發展前景捉摸不定,出現了大幅的波動,預計2012年也會延續這樣一個形勢。
第三個風險是,歐債危機的解決問題。歐洲救援機制落實起來不是很簡單,一方面,錢從哪兒來這是一個問題,理論上來說要化解歐債危機先要克服歐元區所謂貨幣一體化財政并不能一體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動員歐洲央行來緩解這個困難,德法之間仍有很大爭論。預計現在最大的風險點是2012年3月份,意大利債務每年3月有大量到期的,是繼希臘以后新的債務危機會出現,那么能否妥善出現依然需要觀察。
第四個風險是新興市場發生著重要的變化,近年來歐洲歐債危機種種原因資金是流出亞洲的,那對亞洲很多國家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尤其是雙赤字國家,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的國家。比如說越南,給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雙赤字的國家過去是進口大于出口,貿易呈逆差,這個逆差的支付主要是靠國際資本的流入。
現在國際資本在流出了貿易的支付就發生了困難,這個困難一定會導致貨幣的貶值。12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是這么發生的,那么現在歐債的危機有向亞洲擴展的可能性。在東亞峰會中間各國領導人都強調了這個風險,說避免歐洲的沖擊蔓延到亞洲。雙赤字國家在發展中國家其實是很多的,除了我們的鄰居越南,在金磚五國之間就有兩個,巴西和印度就是這種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的國家。剛才說了,要避免歐債危機導致整個世界經濟的不穩定,促穩定、保增長就顯得至關重要。世界經濟正在衰退的風險加劇,而且很可能是經濟一方面在衰退,通貨膨脹在加劇。而且世界經濟動蕩。歐債依然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問題,要高度關注意大利債務的問題,2012年三、四月更是重要的時間關口。而對新興市場國家來說,雙赤字國家應該受到關注。中國經濟增長因素發生著重大變化世界經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在這樣重大變化的過程中,中國的經濟結構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從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工業化的中后期,跟過去30年相比,中國經濟增長因素都在發生著重大變化,至少看以下四個因素是過去30年中間不太明顯的,現在都變成了約束性因素。
第一,目前世界經濟的狀況,預示著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將是低速增長時期,而不是無限擴張。中國過去是出口導向型,這種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是不可維持的,它一定要轉向內需。
第二,剩余勞動力不再充裕,中國過去成為全球的世界工廠很重要的是低成本勞動力的競爭,但現在我們面臨著勞動力不再充裕的挑戰。過去勞動密集型行業跟勞動成本相關,但現在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跟勞動力成本高度相關。
第三,中國經濟的發展更需要技術進步,而不依賴于勞動力的投入,技術進步變得更為迫切,所謂勞動力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正在得到挑戰。
第四,人口紅利發生變化,中國經濟是靠投資推動的,而投資跟儲蓄率是高度相關的。收入不斷升高,存款利率也不斷提高,就構成了高投資的一種狀況。但是從未來看情況并不樂觀,人口老齡化正在出現,社會撫養成本提高,除了要加快社會保障建設之外更多的是反映撫養比重再次升高,儲蓄率就會下降,則投資驅動性的經濟就會受到很大挑戰。第五,節能減排是全球發展趨勢。全球氣候變暖,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的責任,節能減排變成了我國政府的一個很重要的壓力,它要求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必須轉變。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再平衡擔重任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經濟正在發生深刻的轉型,這個轉型就是從過去出口導向型的,投資內需型的轉為消費主導型。2012年經濟形勢可能并不太好,出口的增長速度可能會顯著回落。而中國經濟又對世界經濟的再平衡承擔重要責任,出口在下降,進口在擴大,貿易順差會顯著縮小,貿易順差對GDP的貢獻可能是顯著的在變小。為了應對經濟下滑的落差過大,特別是G20峰會又提出要維持強勁增長,那么維持中國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一定要有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能通過財政的擴張來支持投資的擴張。中國投資一個是出口部門,一個是房地產部門,出口世界形勢不太好,廣交會的訂單就會受影響。另一方面,房地產積壓也比較嚴重,這很可能對2012年的投資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影響。所以,我認為,2012年,政策總體結構條件的大背景下經濟增長將比2011年有所返還,GDP增長在8.8%左右,CPI在4%左右較為合理。而宏觀經濟的總基調是保持不變的,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有部分微調。與此同時可能利率市場化,貨幣自由化會大大加速,這為中國經濟會營造一個比較良好的環境,特別對民營經濟提供一個很好的土壤,以上是我們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