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教課改適應經濟發展戰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的應用化工專業開設于2005年,專業的開設是主動適應宜昌地區化工行業的蓬勃發展。在通過為期兩年的對宜昌市大范圍內化工企業的調研基礎之上確定了我院的化工專業的三個專業課程方向:磷化工、煤化工、鹽化工,其中磷化工方向的磷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正是體現了高職專業教育為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找到職業學校技能人才的培養與地方經濟對技能人才需求的切合點。
1、宜昌地區磷化工行業發展現狀及對化工人才需求的分析
1.1宜昌地區磷化工行業發展現狀。宜昌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磷化工的優勢。我國已探明磷礦資源分布在泉溝27個省自治區,其中湖北、云南、湖南、貴州和四川是磷礦富集區。湖北省磷礦資源儲量目前排全國總儲量前三位。而湖北的磷礦又集中分布于宜昌,分別于夷陵、興山、遠安三縣區交界處,分別由16個礦床(段)組成。現累計探明儲量超過20億噸,占湖北省總儲量54%。宜昌市第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把宜昌建成“全國重要的磷復肥和精細磷化工生產基地”。宜昌目前形成了以宜昌東山開發區、猇亭化工工業園、興山磷精細化工園、遠安化工園、枝城化工園為核心,同時以宜都的楚星和欣龍化工、遠安的東圣化工、當陽的華強化工、長陽清江化工廠等縣市為產業延伸,形成了整個大宜昌的化工格局。在這些化工企業中以興發集團、宜化集團、三新磷化等七家湖北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和骨干企業為支撐的磷化工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規模以上磷化工企業42家,總資產539.66億元,從業人員三十多萬人,其中部分磷化工企業的產品在全國、全球占有一定地位。如:宜化集團磷酸一銨是全國同類單體設備中最大生產裝置、興發集團三聚磷酸鈉年產量居全國第一,六偏磷酸鈉年產量居世界第一,是全國最大的二甲基亞砜生產企業。集群發展速度加快,磷化工在宜昌僅次于水電產業,近幾年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宜昌已形成了猇亭化工園、興山磷精細化工園、遠安化工園、枝城化工園;企業規模以宜化、興發上市公司為主導,三寧、東圣、新洋豐為骨干,其他中小企業為補充的格局。宜昌楚磷工業園被授予“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
1.2宜昌磷化工企業對化工人才需求的分析。本地區化工企業較多并且非常集中,對化工人才需求旺盛。企業對一線技術員和一線操作員的學歷要求普遍為大專層次,特別像我們這種高職院校的化工專業畢業學生普遍受到企業的歡迎。高職化工專業人才是企業需求的主體。在我們調研的許多企業的負責人表示高職化工專業的學生普遍比本科學生更能勝任化工生產的一線操作、更能在企業留得住。除個別關鍵性技術崗位和研發類崗位外,一般來說,高職就可勝任。但我們的畢業生在工作幾年后相當數量的人成為了主操手、工段長、班長和車間主任。2005年畢業的康靜還成為了宜化集團的礦石采購部的部長。2006年我們專業有36人在同一時間被宜化的猇亭分廠招聘、2007年有26人被枝江山水化工同一時間招聘、2008年和2009年的畢業生全部進入了興發集團的白沙河分廠和劉草坡分廠、2010年和2010年畢業生整體被宜化雙環分廠“打包”招聘。由此可見在宜昌地區,化工行業的高職人才的市場是供遠遠小于求。
2、磷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改革探索
高職專業課程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是高職教育生命所在。在制定本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磷化工生產技術課程大綱時候我們調研了大量的企業,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去考察具體生產過程、工藝和一線操作事項。同時聘請了企業的技術專家為我們的專業委員會成員,最終使我們的化工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磷化工生產技術課程的設置上均與企業的需要為基礎,適應了企業對磷化工生產一線人才的需求。
2.1加強符合宜昌區域化工行業經濟特色的專業課程設置。我院應用化工專業在第一學期開設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等基礎課,在第二學期開設化工設備、化工儀表自動化、工業分析等課程,在第三、四學期開設煤化工方向的合成氨生產技術、磷化工方向的精細磷化工生產技術、鹽化工方向的純堿和燒堿生產技術。專業課程設置上體現了給學生講授從化學基礎知識掌握到化工生產專業知識的轉變過程。但即使是專業基礎課中我們也融入企業生產一線的知識,在教學中體現了工學結合的教學過程。例如:無機化學在講到第五章氮族元素時候我們會重點講授磷及磷化合物的知識,這些知識即包括課本上基本的物理、化學性質還包括磷化工企業生產的黃磷、三鈉、五鈉和次磷酸等一系列產品。在有些物質命名上例如:Na5P3O10課本上標準命名為三聚磷酸鈉,但是在企業習慣叫做三鈉,像這樣情況我們在課堂上也會教會學生命名為三鈉;像在企業講到壓力時候都是喜歡換算成公斤,在我們課堂里面我們也會給學生在講授化工反應設備壓強時候換算成公斤;像在配置化學藥劑時候,企業習慣用質量和體積來計算,這樣在我們專業課教學中我們也不會死扣課本給學生講授摩爾來計算物質含量。總之,我們專業課程設置上體現了宜昌化工企業生產一線的特點,適應了企業對學生所掌握知識的要求。
2.2構建符合宜昌區域磷化工一線生產崗位的課程體系。磷化工生產技術課程培養的學生是面向磷化工生產和服務的一線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的理論型、學科型人才。我們要求學生除了掌握一般的磷化工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外,更多地要求學生具備磷化工生產一線崗位的要求。要能夠應用所學的磷化工生產基本理論、生產原理、生產工藝指標影響因素、生產設備和磷化工生產中DCS控制技術來解決在磷化工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因此,與本科教育中所講究的學科專業、系統性、完整性不同,我們的高職化工專業的磷化工生產技術課程適應專業培養目標的需求,在為學生提供“必需”、“夠用”、“實用”的理論知識基礎上,著重培養從事化工生產一線崗位的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3]近三年了我們開設了宜化、興發定向班,使得我們的磷化工生產技術課堂教學按照宜化集團、興發集團真實生產活動和崗位職業能力要求來進行。使得課程教學內容融入更多的原汁原味的企業一線生產的口味。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生產現場的過程以圖片、視頻和實物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實現了磷化工教學與企業生產的對接。同時我們還每學期開展“專家校園行”活動,聘請磷化工企業技術專家給老師和學生進行專題講座。邀請專業委員會的企業成員參與課程體系的設計和課程內容的開發。把磷化工企業生產崗位所需知識和崗位技能作為教學重點,使教學內容緊密貼近磷化工生產崗位對學生的技能和素質要求。
3、關于磷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啟示
我們人才培養方案所制定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化工生產一線、建設、管理、服務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這決定了磷化工課程的教學的雙重性:它既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屬性,又具有職業教育的特殊屬性。其職業性決定了課程教學必須要面向區域內的化工企業、服務宜昌地方經濟發展。要重視學校、企業、學生的互動關系,改革課堂單一的教與學、講與聽的模式,實現課堂教學的形式多樣化和內容豐富,依托宜昌地區磷化工企業發展,密切聯系企業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并及時運用于課堂教學,這樣才能夠打造鮮明的專業特色,把工學結合落在實處。才能夠實現化工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