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開發區在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黨的報告對未來我國經濟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時代經濟發展中,經濟開發區日益顯現出自身的發展優勢。經濟發展區在新時代經濟發展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文章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針對經濟開發區在我國新時代經濟發展當中的作用作進一步的闡述。
關鍵詞:經濟開發區;新時代經濟;作用
經濟開發區是由國家劃定適當的區域,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集中興辦一兩項產業。同時給予相應的扶植和優惠待遇,使該區域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區域。根據開發區的規模等級,可以分為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市級開發區等。建立經濟開發區,有的是為了推動科學研究,開發高技術產業,故又稱為技術開發區。有的是為了引進外資,擴大出口,故又常常把這一類經濟開發區與出口加工區相提并論。經濟開發區是國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載體,在我國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進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一、新時代下我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在黨的報告中,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對于我國當前經濟形勢的準確把握。報告全面總結了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結合國內國際的經濟發展環境,提出了以新理念引領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的經濟發展理論。報告指出,伴隨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期。在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所呈現出的特點是經濟增長開始由高速轉向中高速,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而不再一味求經濟發展的速度。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顯著。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產品創新,產業轉型,科技創新,強調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新時期經濟發展下,我們更加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協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二、經濟開發區在新時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實現土地資源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經濟開發區大多設立在城市做規劃的特定區域,政府是國有土地的所有者、管理者,也是經營者。經濟開發區的設立,能夠有效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使用。在土地資源集約使用的基礎之上,實現產業分布集群化。集群企業可以提高協作效率,細化生產鏈條。集約化的土地區位規劃能夠有效的保證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有限的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規劃經濟開發區憑借產業集群的區位優勢,能夠有效實現產業資源高速度、高質量的交換轉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勵產業,良性競爭,實現產業的循環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模式呈現出的特點是占地少、耗能少、用水少、污染少、物耗少和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業,這就使得產業發展推動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實現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相統一。
(二)促進基礎設施的開發建設,保障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在經濟開發區會大規模地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擁有居住,生產,娛樂等多樣化功能。基礎設施開發要引進市場競爭機制,通過招標,選擇有開發能力和開發資質的開發企業。這樣就進一步提高了經濟開發區的經濟發展質量。基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體現了我國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共建共享,漸進共享和全民共享的原則。經濟開發區的建設,通過建設基礎設施在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也充分體現了經濟開發區能夠集中物力、財力、人力等多方面資源進行高效集中建設的區位優勢。
(三)經濟開發區能夠利用自身所處的地理條件,靈活的選擇經濟發展模式如成本指向型、市場指向型、技術指向性等多種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發展區是各省市選擇適當的區域進行的經濟規劃發展區,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結合本地區整體的經濟發展狀況,充分考慮自己的區位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經濟開發區一般是該地區經濟模式創新發展的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可以發展成本指向型經濟。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一般是在人口集中的地區進行發展,創新能力不強,市場競爭力不強。市場指向型經濟,是以廣闊的消費市場為區位優勢,憑借強大的消費力拉動經濟增長。大多數的經濟發展區以技術指向型為自身的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強大的創新力提高經濟實力。
(四)經濟開發區具有良好的示范功能,經濟創新程度高,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經濟區域經濟開發區以城市為依托,只有自己的母城。通過以小帶大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的協調發展,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形成以母城為依托,輻射范圍廣的城市群。當前我國各類城市所共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創新驅動能力不高,正在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經濟開發區一般又稱為人高新技術發展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以創新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經濟開發區作為一個地區經濟先行區的試驗點,利用政策優勢以及區位優勢,通過強化自身改革來促進經濟發展實效。經濟開發區通過自己的示范作用能夠將該區域的經濟發展成果有效的推及到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整體區域經濟發展。
(五)吸引大量外商投資企業,進一步落實“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開發區憑借自身的政策支持力與發展模式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加之我國較為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已成為我國吸引外資的重要平臺、載體和對外貿易的重要基地。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曾強調,拒絕經濟全球化就如同將自己關入到了一個黑屋子,雖然隔絕了風險,但是同時也隔絕了陽光與雨露。經濟開發區通過吸引外商投資,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進一步與世界接軌,打造開放型經濟,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三、小結
經濟開發區作為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然,經濟開發區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要推動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仍然任重道遠。在推進經濟開發區發展的同時,要積極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始終堅持以創新為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探索經濟開放區新模式,新方法,貫徹落實黨的報告思想,始終堅持以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理念,推進我國經濟開發區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韓艷,何潮洪,陳新志,陳武威,岑國興.循環經濟指標的確定方法初探[A].生態工業工程與循環經濟———第一屆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
[2]王春能,張宏華,黃海鳳,鮑健強.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的模式構想[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06(02).
[3]包麗艷,吳兵,梁冬梅,劉艷君.海山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研究[A].發展循環經濟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
[4]王祖勛.關于西部大開發中重慶經濟發展的區域協作戰略的思考[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S1).
[5]湯尚穎,吳金艷.對中部地區區域創新發展戰略思路的重新思考[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6]付曉東.對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新思考:虛擬經濟/非物質性產品經濟對區域經濟學的沖擊[A].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暨“全球化與中國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
[7]安虎森.空間接近與不確定性的降低———經濟活動聚集與分散的一種解釋[J].南開經濟研究,2001(03).
[8]陸佳.循環經濟理念下的生態工業園規劃實踐———以深圳市寶安區為例[J].城市規劃學刊,2007(03).
[9]游達明,盧建平.生態工業園區生態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A].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上卷)[C].2006.
[10]馮春濤.基于工業生態學的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模式構想[A].資源•環境•循環經濟———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
作者:蘭亞軍 單位:赤峰經濟開發區發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