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經濟全球化對于各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在國際經濟法的制定與落實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各國展開經濟貿易活動提供了有力依據。本文首先對經濟全球化的特點及其對于世界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進而深入探析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法的新發展,并且研究我國應對國際經濟法發展的合理對策。致力于在適應國際經濟法發展趨勢的情況下維護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切實提升我國國際地位。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法;對外貿易
經濟全球化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認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跨國商品、服務貿易、資本流動形式的增加以及相關技術的傳播。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是經濟、市場、通信形式與技術趨于全球化發展的過程。為了在經濟全球化局面下保證世界經濟貿易正常進行,國際經濟法的制定與落實呈現出必要性,如何適應國際經濟法開展對外貿易也成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
一、經濟全球化的特點
(一)全球貿易投資迅速回升
經濟全球化具有快速恢復貿易投資的特點,尤其是在面臨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經濟全球化能夠最大程度降低金融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在2008年面臨全球性金融危機時,以WTO為代表的各類國際經濟組織發揮積極作用,在經濟組織與各國共同努力的情況下,國際經濟從整體上趨于好轉,扭轉了經濟局面[1]。近幾年,隨著各國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國際經濟呈現出上升趨勢,帶動了各個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
(二)自由貿易區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
經濟全球化還具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特點。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經濟發展意識得到了強化,更加注重國際間的貿易活動。隨著各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大大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多元化全球貿易規模和數量的持續增長。目前,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經濟活動區,對國際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2]。自由貿易區加速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兩者相互協調相互作用,為全球貿易的活躍創造了不竭動力。
二、經濟全球化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一)國際分工更加明確
基于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世界經濟,改善了傳統經濟格局下存在的國際分工不夠明確以及經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強化了國際市場中各個國家的優勢,為各個國家國際地位的提升創造了條件。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貿易活動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平臺,讓各國擴大優勢商品生產規模成為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國際分工的明確。除此之外,經濟全球化給先進技術的傳播以及生產質量的增加創造了可能,通過全球化貿易往來,不論是優秀的經濟人才,還是高質量的經濟交流模式,都能夠在各個國家之間傳播。切實強化了經濟結構的合理性,對于世界經濟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資源配置得到合理優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個國家對于資源配置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逐漸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資源為原則開展國內貿易及對外貿易。在重視資源合理分配的情況下,資源利用實現最大化,很好地適應了我國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國家的穩定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強化了國家之間的市場交流,為各國合理利用他國市場創造了可能。同時還將別國的優質資源以及高素質人才引入到本國,切實實現人力物力資源配置的優化。
(三)為國際貿易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
經濟全球化增加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使各國之間的經濟模式逐漸趨向協同發展。在各國貿易交流緊密的情況下,各國利益相互關聯,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各國交往的穩定性,避免了很多貿易爭端的發生。與此同時,自WTO成立以來,國際貨物貿易總額快速增長,且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30%,這是國際貿易穩定的重要表現之一,鞏固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地位[3]。除此之外,經濟全球化模式下世界總GDP快速增長,其中國際經濟貿易活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法的新發展
(一)國際經濟法更具權威性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法的發展更具權威性,在國際經濟法的作用下,國際市場的經濟活動有了透明且公正的規范制度,各個國家在進行經濟活動時都能夠有法可依。同時,對于不遵守相關規定的經濟貿易活動,相關管理組織會予以相應的懲罰,這很好地體現了國際經濟法的權威性。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際經濟法得到了不斷的創新與改革,致力于最大化適應國際經濟市場,通過法律內容的不斷充實,強化了國際經濟法的廣泛性,為國際經濟貿易合作的進一步強化提供了有力依據。
(二)國際經濟法日趨公正
在國際經濟貿易往來中,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優勢以及發展方向。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技術是主要優勢,在過去的發展中,發達國家因為具備良好的經濟支持,從而高質量發展了科學技術,大大提升了國家的科技水平,為國際經濟貿易交流提供了不竭的技術力量。而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技術方面并不占據強有力優勢,但是在人力資源以及物質資源應用方面具有足夠的競爭力。針對區別化的國際經濟貿易開展模式,國際經濟法注重平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權益,最大限度地維護雙方利益。在國際經濟法公正公平的情況下有效推動了各國經濟發展,拉近了貧富差距,為國際經貿市場的穩定創造了條件。
(三)維護國家利益的優勢日益明顯
國家利益的維護是國際經濟貿易中的重要內容,國際經濟法在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國際經濟貿易實際開展過程,針對可能發生的涉及損害國家權益的問題制定了可行的合法條例,為國際經濟貿易工作開展過程中國家利益的維護提供了合理途徑。與此同時,國際經濟法在世界各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各個國家不用擔心對外貿易出現問題,國際經濟法會以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違反經濟法規的行為進行懲罰,以便于更好地突出服務各國的理念,維護國家利益。
(四)逐漸與國內經濟法規趨同
國際經濟法以實現世界各國整體經濟水平共同提高為主要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國際經濟發展的條例,在不斷推進各國經濟體制完善的情況下逐漸與國內的經濟法規相趨同,也可以說是各國的經濟法規依據國際經濟法進行制定,兩者相輔相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動力。隨著國內市場的不斷變化,國內的經濟法規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而國際經濟法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相關經濟組織在對國際經濟法進行改動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當前各國經濟發展的現狀,爭取通過國際經濟法的合理調整提升其適應性,為世界經濟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我國應對國際經濟法新發展的合理對策
(一)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趨勢,我國應該努力提升國際競爭力,以便于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尋求發展機會。而國際競爭力主要取決于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國家政治外交實力。對此,國家應該注重分析當前的國際形勢,不斷調整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用經濟實力以及政治外交實力爭奪我國的話語權,進而通過綜合國力的不斷強化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
(二)運用國際經濟法保護我國對外貿易
國際經濟法是保護各國對外貿易開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維護國家權益。面對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的不斷發展,我國應該深入研究經濟法的各項條例,確保國際經濟法的熟練運用。以便于在我國與別國發生貿易沖突的情況下發揮國際經濟法的作用,保護國家利益。除此之外,我國應該積極參加國際活動,并且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以便于為對外貿易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在促進國家經濟體制建設的基礎上促進對外貿易的高效益開展。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發展促進了自由貿易,加速了貿易投資的回升。在經濟全球化的作用下,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國際分工更加明確,切實推動了各國經濟貿易的開展。基于經濟全球化制定的國際經濟法呈現出日益公正、強化國內經濟法協同性以及維護國際貿易活動順利開展的優勢。為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適應時代進步發展國家經濟,我國應該深入研究國際經濟法的各項條例,在適應國際經濟法的基礎上對其加以運用,保護我國的對外貿易。
參考文獻
[1]侯明茹.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趨勢探析[J].法制博覽,2018(8):160-161.
[2]劉保山,李洋.論國際經濟法中的經濟主權原則在經濟全球化中面臨的挑戰[J].法制博覽,2016(13):218,216.
[3]徐琳琳.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和發展[J].法制博覽,2016(2):264.
作者:毛瀟漪 單位:浙江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