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轉變二元經濟結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什么是二元經濟結構
二元經濟結構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提出來的,用來說明發展中國家的工農城鄉之間的對立及其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分化。“二元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由兩個不同的經濟部門組成,一是傳統部門,勞動生產率很低,其邊際勞動生產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負數,剩余勞動力比較多,報酬極低;二是現代部門,勞動生產率較高,人數較少,工資較高。二元經濟結構一般是指以社會化生產為主要特點的城市經濟和以小生產為主要特點的農村經濟并存的經濟結構。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主要表現為:城市經濟以現代化的大工業生產為主,而農村經濟以典型的小農經濟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衛生和教育等基礎設施發達,而農村的基礎設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費水平遠遠高于農村;相對于城市,農村人口眾多等。這種狀態既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結構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這些國家相對貧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實現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的轉換。
2二元經濟結構的危害
2.1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農業生產率低下,農業經濟發展緩慢
由于國家長期在資源配置上的傾斜政策,農村投資比重小,農業基礎設施不健全,造成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業一直保持著家庭式的、自給自足的發展狀況,農業協作程度低、技術落后、生產率低下,從而農業經濟發展緩慢。
2.2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導致我國宏觀經濟內需不足
長期“親城市,遠農村”的政策已經嚴重影響了我過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無論從我國當前經濟狀況還是從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角度來看,擴大內需都非常必要。目前我國農村還不是能支撐工業發展的現實市場,我國農村居民現在僅能滿足溫飽,收入特別是貨幣收入過低,難以消化過剩的工業產品,農村消費配置設施落后也限制了農民對于工業品的現實需求。農村市場目前還只是潛在的巨大市場,而沒有成為現實的巨大市場,農村市場目前狀況無法支撐城市工業的高速發展。沒有完善的城鄉市場交換,城市工業發展就越來越脫離農村,宏觀經濟內需不足將導致我國經濟無法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2.3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不利于我國經濟持續發展
城鄉分隔政策導致的不合理的城鄉收入差距雖然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城市居民的福利,但損害了農村居民的利益,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城鄉分隔導致城鄉勞動力市場分隔,以城市局部利益為出發點的限制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政策,使城市職工享有與現有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符的高工資,高福利,尤其是某些國家壟斷行業的工資福利則更高,這抬高了企業的用工成本,削弱了企業的產品競爭力。使得有些沿海企業過早出現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的競爭力下降,吸納大部分城市居民就業的國有企業競爭不過民營企業,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
2.4城鄉二元經濟不利于社會穩定
農民收入低下,來自農業的生產剩余減少,促使農民選擇小規模的經營方式,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運做,也無法引進新技術、改良新品種、開拓新市場,這種惡性循環的農業投入方式使得我國農業非常脆弱。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農業則采取大規模,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單位成本低。入世以來,我國逐漸開放國內市場,這將對我國農業造成巨大沖擊。從我國的具體情況看,多年來,由于受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在宏觀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城鄉差距不斷擴大,超過了國際警戒線。我國最困難的群體在農村,最多的隱患在農村,城鄉差距的懸殊已成為產生諸多社會矛盾的根源,影響了社會穩定,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安定團結。
3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存在的原因
3.1國家政策造成了二元經濟結構
建國以后,我國選擇了重工業優先發展的趕超型的經濟發展戰略而優先發展工業。一方面,政府通過計劃或行政手段,來保證這一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服務與趕超型發展戰略的核心問題集中在如何穩定,大量的獲得農村剩余及將農村剩余集中有效地投入到工業部門。在這個過程中,農村資源被大量以“剪刀差”的形式抽取到城市,以支撐城市工業化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因為要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就受到不平等待遇。當時中國資本資金缺乏,外匯儲備匱乏,資金動員能力也非常低下。為了確保原始積累而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府部門人為地實行工農產品不等價交換,汲取工業化所需的原始資金積累。另一方面,為了盡量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實現低消費,政府又把農民固化在農業上。而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將城鄉人口,經濟與社會生活,人為的分割為兩個相互隔離的部分。形成人為的城鄉封閉的制度壁壘,城鄉之間人口不能自由流動,兩部分居民兩種不同的經濟和社會待遇,廣大農村被割裂在工業化進程之外,形成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城市與農村發展嚴重分化。直到今天,這種圍繞“行政主導型二元經濟結構”設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在社會生活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3.2市場力量形成新的二元經濟結構
農村收入水平低部分原因是農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小,當城鎮居民的收入提高后,人們傾向于把增加的收入中的一個較小部分用于購買農產品,而把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其他商品。因此人均收入提高所產生的需求刺激,在農業中比在其他產業中小。于是在需求方面就導致了農村收入水平增長遠低于城市。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資本擁有量提高,比較優勢逐漸轉向其他產業。相比而言,大量的現代工業部門集中在城鎮,工業部門的行業利潤率長期高于農業部門,所以城鎮的經濟發展相對較快,城鎮居民的收入提高也較快。加之改革開放的政策使我國的經濟運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調節不斷加強,二元經濟結構的變動由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動逐步向市場導向過渡。這個階段,耐用消費品的生產和消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城市消費的大部分項目的支出,如住房,汽車,電器,旅游以及其他一些服務業的消費項目與農村或農民沒有太大關系,而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很難回流到農村。即使是原來許多由農村或農民提供的食品,現在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國際市場的進口,城鎮人口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依賴于城市而不是農村。這時城市和農村之間的聯系出現了一種新形式的斷裂,形成了“市場主導型的二元經濟結構”。
行政和市場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我國經濟形成了惡性循環發展體系,使二元經濟結構的剛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目前盡管戶籍制度的改革在不斷向前推進,但在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種惡性的自加強循環體系,使得二元經濟結構的剛性持續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即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并固化了二元經濟結構;二元經濟結構又制約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發展滯后又束縛著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的滯后使得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能力減弱,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反過來加劇了二元經濟結構的矛盾。4轉變二元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4.1加快城市化進程,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
城市化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即農民工進入城市建設城市;二是農民生活方式城鎮化,按照城市化的體制來建設農村,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消費水平;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城鎮化所產生的示范效應可以提高農民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促進消費增長。加快城市化進程首先需要破除行政壁壘,制定吸引農民工進城的政策。其次應破除經濟壁壘,推動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最后,還應制定合理可行的城市發展戰略,加快發展大中型城市,發揮中心城市的擴散效應。
4.2協調工業化戰略,促進農業現代化
建國初期的工業部門主要是制造業部門且被確定為國民經濟的優先增長部門。制造業部門特別是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部門成為工業化的基本內容,而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和第三產業沒被給予足夠的重視。協調工業化戰略是針對片面工業化戰略的弊端提出的。協調工業化在以工業為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的同時,兼顧到了農業和第三產業的協調發展,做到以工促農、工農共同發展,著力加速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協調工業化戰略能夠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能夠適應當前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利于農村資源的整合和適度的規模化生產也有利于發展現代化的農業。
4.3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黨的十六大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在城鄉發展規劃、城鄉資源配置、城鄉產業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城鄉社會事業各個方面做到統籌發展。加大財政對農村發展的扶持力度、對農村發展進行一定的政策傾斜。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科教、文化、衛生方面的投資,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民增收。
總之,只有農村發展了,農民富裕了,才能增加國內的有效需求,也才能促進整個經濟進入良性循環軌道,形成一盤活水。所以,只有實現農村城市化,農業現代化,農民市民化,二元經濟結構才能真正得到改變,從而實現我國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阿瑟.劉易斯.發展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雷曉寧.我國城鄉差距的質變及政策含義[J].重慶:改革,2005,(04).
[3]王郁昭.農民充分就業是走出二元經濟結構的關鍵[N].中國經濟時報,2005930.
[4]任保平.加快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轉變[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4,(6).
[5]杜小軍,萇花榮.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剛性持續存在并加劇的成因[J].商業研究,2006,(1).
[6]蘇雪串.城市化與城鄉收入差距[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3).
[7]任引沁.城市化——擴大內需的持久動力[J].大連大學學報,2001,(1).
摘要:二元經濟是國家長期實行“重城市,輕農村”政策帶來的后果,同時也是市場經濟自發運行的必然結果。在行政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二元經濟結構的剛性會持續存在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在描述二元經濟現象的基礎上,提出其帶來的危害,分析了二元經濟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即加快城市化進程,吸收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協調工業化進程,促進農業現代化;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以實現我國經濟持續發展。
關鍵詞:二元經濟結構;城市化;工業化;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