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朝經貿合作與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中朝經濟貿易合作的重要意義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經濟波動和國際貿易市場萎縮迅速彌漫全球。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嚴重的信貸危機和就業危機,這給西方各國的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近年來,中國主要把擴大內需,包括對國內的投資,當作很重要的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憑借著強大的宏觀調控能力,中國經濟在這場危機當中受到的影響較小。然而,全球性經濟危機為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帶來重要啟示。
(一)表面上看中國經濟能夠“躲過一劫”是由于外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小而造成的。實際上,此次經濟危機究其根源來自于美國國內的金融信貸泡沫,所造成的連鎖反應是大量資金循環停滯,造成美國國內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生產、貿易行為嚴重受阻。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擴大內需與加強對外貿易缺一不可,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雙引擎。
(二)貿易政策必須服務于國家利益。對于中國而言,貿易政策首先應服務于中國的發展需要。多年來中國一直大力發展自主經濟。然而,根據埃曼紐爾的不平等交換理論,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對外貿易存在著不平等的貿易關系。大量的數據顯示,國內生產者收入的提高低于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導致利益轉移到別的國家,形成國際貿易中的剝削機制。不僅僅是中國,發展中國家都在犧牲著本國的資源、能源和環境,以低廉的價格滿足著西方國家的消費,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在于貿易雙方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
縱觀世界政治、經濟環境與中國周邊地區經貿發展形勢,朝鮮無疑是解決我國對外貿易上述兩大問題最好的合作對象。第一,朝鮮正處于經濟改革初期,是中國與周邊各國、地區的經濟合作中僅存的一塊“處女地”,其自身經濟發展潛力與相互合作空間極其巨大。第二,加強中朝經濟貿易合作不僅可以互通有無、調劑余缺、調節資源的優化配置,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解決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存在的不平衡與單邊缺陷。第三,推動雙方全面合作,可以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促進和加強朝鮮半島對于中國國家安全、經濟安全、能源安全的保障作用。
二、中朝經濟貿易合作存在的問題
中朝貿易由于兩國特殊的政治關系、地緣關系和歷史原因,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同時由于朝鮮自身的政治因素、經濟發展條件和國際形勢的影響,中朝貿易又存在特殊的問題。因此,充分地利用好兩國之間的優勢,克服中朝貿易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是目前發展兩國貿易的重要問題。
(一)影響中朝貿易的政治因素。一是中朝兩國貿易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大。因受所處的特殊國際環境和國內的政治因素影響,使朝鮮對外政策始終無法擺脫“先軍政治”的影響,也使其對外貿易始終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中朝貿易的起伏變化較大。二是朝核問題阻礙了中朝經貿高層次合作的進程。目前朝鮮核問題表面看雖已基本解決,但是朝美、朝韓、朝日關系還存在極其不穩定的因素,隨時可能導致新危機的爆發。
(二)影響中朝貿易的經濟因素。一是操作不規范,貿易風險較高。朝鮮長期實行封閉的計劃經濟,從未同國際經濟接軌,因而尚未形成符合國際操作規范的對外貿易體制。二是貿易總體水平不高,互動力度不強。由于朝鮮特殊國情限制,中朝貿易總體水平較低,深層次的經貿合作和交往不夠。三是朝鮮基礎設施落后。交通、電力、通信和互聯網建設遲緩,無法滿足企業的易貨和溝通需求。
三、中朝經濟貿易合作發展對策及展望
近年來,中朝貿易正隨著兩國的經濟發展大趨勢一道蓬勃發展。兩國發展雙邊貿易的前景向好。為了實現兩國之間貿易的跨越發展,促進兩國在各方面的全面合作,形成東北亞地區經濟與國家安全的牢固聯盟堡壘,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正確定位兩國雙邊貿易,加強合作區建設,找到切實可行的發展對策是我們今后研究中朝貿易的重中之重。
(一)積極打造丹東-新義州的對外貿易合作
區。2002年9月朝鮮將新義州確立為特別行政區,意在利用新義州與丹東一水相連的地理優勢,發展對外經濟,帶動朝鮮的全面改革開放。丹東作為中國對朝鮮進行貿易最大的通商口岸,近年來其自身發展速度也十分快。東港—丹東同城化建設,新的中朝友誼橋的開工,“五點一線”戰略的實施為丹東至新義州建設邊境地區的自由貿易區,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另外,根據韓聯社2月23日報道,朝鮮為了吸引外國投資,決定將位于中朝邊境臨近遼寧丹東市的威化島和黃金屏島定為自由貿易區域,交由中國企業進行開發。以上各項舉措必定可以加速中朝兩國經貿合作區的建設和發展。
(二)全面深入加強兩國交流,形成經濟與國家
安全的聯盟堡壘。正如很多專家學者所言,中朝經貿合作的發展主要取決于朝鮮半島的時局安全。中國對于整個世界而言是敞開心扉的,中朝經濟合作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朝鮮國內經濟改革的進度。而朝鮮國內社會以及經濟制度的改革要服從于其國家安全發展。因此,世界各國及媒體對于朝鮮半島的注意力幾乎是全部集中在各大國與朝鮮半島的政治博弈上。朝鮮核問題無疑又為進度遲緩的經貿發展雪上加霜。路透社北京/首爾2009年8月4日的電文中說到:“朝鮮向中國運送的煤炭量今年穩步攀升,這意味著日益加深的中朝易貨貿易關系可能令國際社會向朝鮮施壓的努力變得更難以奏效。”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更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全面推進中朝經貿合作,克服和解決國際影響以及雙方的貿易順差、經營秩序、政策連續性等困難和問題,充分地實現雙方貿易的利益共贏,確保朝鮮半島對于中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