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房地產發展對經濟的影響及優化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其中,房地產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增長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寬廣,以及公民熱衷房地產投資的特殊消費偏好,為房地產業的開發、投資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先天條件。房地產的發展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文章根據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現狀,研究了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及作用,并提出了優化房地產業發展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房地產發展;區域經濟;影響;作用
目前,房地產經濟投資不僅要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還要營造適合人居環境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優美舒適,實現生態區域可持續發展,經濟和社會。它有兩個含義:第一,房地產業的發展必須滿足當代人對各種房地產產品的要求,同時也要滿足后代子孫后代的需求。其中,包括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住宅產業的穩定協調發展,房地產市場的改善和生活環境的改善。第二,要保持行業自身的不斷發展,與社會和國民經濟的其他行業協調發展,包括社會公平;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可持續性,如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空間資源和建筑材料資源,工業發展協調等。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從21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1]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業,為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就我國目前房地產發展現狀來看,我國房地產發展地域不平衡現象凸顯。因此,針對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及作用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研究的目的在于平衡房地產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使全民真正步入小康社會。
1我國房地產發展現狀
房地產是不動產,具有不動產財產價值,由建筑物和土地構成,房地產是具有固定性、投資性和風險性的產業。近年來,在我國,房地產市場態勢一直趨于上升狀態,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行業。據同花順財經報道:“2018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達684991萬平方米,開發投資41420億元,其中,住宅投資占總投資額的70.1%。”[2]今年,我國房地產涉地面積依然龐大,投資趨勢見長。但是,在投資態勢上升的情況下,我國房地產發展有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一,房價穩增不下。如今,房價與區域人均工資水平存在明顯的不平衡現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買房困難現象突出。其二,房地產結構失衡。房地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鎮貧富差距,窮人買不起房,富人多套房的現象突出。同時廉租房等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對緩解住房壓力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促進作用。其三,發展過快,違規嚴重。政府批地官商勾結現象一直是社會熱點問題,長期以來得不到良好地解決。批地容易致使房地產發展過快,使產業發展處于不穩定局面,同時違規建筑越來越多,使產業發展質量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可見,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影響深遠。
2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及作用
2.1聯動其他產業,促進國民經濟增長
房地產業發展過程中,從房地產開發到售房完成,聯動其他產業包括:建筑、建材、能源、交通、冶金、化工、電子、通信、輕紡等40多個國民經濟的產業部門。[3]這些產業的共同發展,為人民生活環境的優化、生活日常消費提供了豐富的供應。房地產的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其他產業的發展,聯動的促進作用,帶動了整體國民經濟增長。
2.2為政府土地資源收入做貢獻
在我國,土地可利用資源較豐富,各地區政府規劃用地也處于不斷外擴的局面。特別是人口流入量較大的城鎮,政府給房地產的批地面積較大。房地產建設資金投入巨大,促進了政府土地資源收入的增長,土地資源收入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房地產的發展,為土地資源持續利用和發展提供了保證。
2.3為民所需,擴大就業
在城市建設發展較快的區域,居民住宅建設已從市中心擴散到市區好幾環以外,住宅建設不是獨立的,而是應具備商業區、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覆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房地產建設是必須滿足人民生活所需的。另外,近年來,農民到城市務工現象突出。房地產建設為大流量的農民工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解決了城市發展中,外來人口就業危機問題。
3優化房地產發展的策略
3.1協調社會發展,優化政府評價體系
社會發展中,最受人民關注的就是民生問題。房地產的發展,是關乎人民居住環境優化的民生大事件,是促進社會和諧、協調、健康發展的事業。在眾多產業中,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優厚的社會經濟環境使產業獨大現象過于明顯,政府評價體系內對房地產發展也過于緊張,造成了產業發展失衡現象,這種現象使房地產質量水平的保持趨于滯后狀態。要杜絕這種現象,需要政府在利用房地產促進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將工作關注點分散到其他產業,使社會涉及民生的其他產業得到公平的發展機會,而不是出現在社會利益分配上,房地產一端獨大,其他產業發展嚴重失衡的局面。同時,政府評價體系的優化,也是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政府對批地應更加嚴謹,并重視對房地產企業審查、復查、驗收等工作的落實工作,嚴抓房建質量大關。
3.2完善住房市場結構及房價調控
近年來,國家在針對房地產發展政策上,加大了對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投入,同時,又出臺征收二套住房稅等相關調控政策,力求調整住房市場結構,使居民住房、租房問題得到改善。但是實際上,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稅收等調控政策,并沒有在根本上解決住房市場結構不均衡的危機。區域內貧富差距是導致住房市場失衡的主因,要改善這種市場狀態,政府應在調控房價問題上做努力,調整年年增長的房價,使居民工資水平,尤其是使社會青年、中年人群的工資水平與房價水平能夠不超比地接軌。因為社會青年、中年人群才是購買房源的主力軍,讓這一部分人買得起房,才能平衡房地產市場和區域內住房市場結構。房地產雖然發展空間較為寬廣,但如果到了有價無市的局面,那么發展必將受限。
3.3房地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房地產一直以來都作為區域經濟支柱產業在發展。這就致使房地產的發展態勢過快,房產炒作趨于常態,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過大,人們的消費集中于該產業。這種情況致使其他產業的發展遠遠落后于房地產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根據這一社會需求的增長,政府應適當調整房地產業結構,為服務于社會需求,房地產應與服務業接軌。這一舉動,一方面,可以提高房地產業的服務質量,保證房地產供房質量;另一方面,促進了其他產業,尤其是服務業的經濟增長。對房地產結構的優化是滿足社會需求、增長房地產業及社會其他產業經濟價值的重要途徑。產業結構的平衡,是社會經濟平衡的前提,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手段。
4結論
房地產投資和開發是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我國區域經濟處于發展不均衡局面已延續至今,而作為影響區域經濟的重要產業,房地產發展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房地產發展具有聯動性,起到帶動區域內行業發展、增加就業和促進消費的多重作用。因此,研究的目的應在于未來如何規避房地產發展弊端,發揮房地產促進作用,造福社會經濟發展。這就要求房地產市場結構、政府評價體系和宏觀調控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調整和優化。
參考文獻:
[1]張屹山,孟憲春,李天宇.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空間效應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6(1):12-18.
[2]鐘曉云.廣東省房地產經濟發展區域差異的分析[J].中國商貿,2015,20(13):118-119,123.
[3]魏星辰.房地產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2017,14(10):188.
作者:孫姣 單位:濰坊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