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經濟增長異樣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因地域廣大,自然資源分布不均勻,各地區域經濟發展差異過大,早期中國區域差距在八零年代以前,中國以集權統治管理各地方政府,中央擁有全部資源配置及經濟利益分配的權利,卻無法解決政策同一在不同地方產生不同效果,反而加深地區發展差異增大。在2000年中國大陸人均GDP沿海與內陸相差2283元人民幣即可看出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端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持續的發展,但同時也出現了地區間經濟增長的非均衡現象,地區間經濟發展的差異日益顯現。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已經成為“十一五”的一個重要議題,對此問題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伴隨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卻在不斷拉大。造成地區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向東部傾斜的國家發展戰略、地區發展基礎差異、地區資源親賦不同等,本文主要針對FDI的影響,來研究其對經濟增長差異的影響。
二、對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的研究
國內對區域經濟差異的研究主要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對于解放后至改革開放前這段時期,多數研究認為,中國區域發展是以犧牲效率為代價,區域差異稍有縮小。改革開放后,中國區域發展理念、戰略和政策發生很大變化。“七五”開始實施的促進沿海地區優先發展的宏觀區域戰略,在使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的同時,導致東中西地帶性差距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急劇擴大。城鄉間、區域間和社會各階層間的差異越來越大,引起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對區域經濟差異進行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差異的現狀、變動趨勢、成因,提出了許多縮小差異的對策和措施。在“十一五”期間,如何縮小區域經濟差異仍然是一個重要議題。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經濟增長的關系和機制已經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因素和類型、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外商直接投資帶來地區增長差異3個核心問題。大量外商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都是基于新古典和新增長理論和分析框架,在地區增長差異的經驗分析中按基礎設施條件、人均收人、GDP增長率把中國劃分為特征明顯的地區,國內研究者一般將地區劃分為東中西部3個地區,國外學者則分為東部、中部、北部、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6個地區。雖然受到數據的獲得途徑和選取不同的限制,但得到的結論基本一致,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但在眾多的研究中,對地區外商直接投資的差異和經濟增長差異之間的具體關系及其長期趨勢則相對較少,以下本文對這方面進行研究。測量區域經濟差異程度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種統計的方法,分析不同區域差異的大小及其變動趨勢,以探求其演變的一般規律性。常用來反映總體差異的統計方法有標準差、變異系數、加權變異系數、離均差系數、加權離均差系數、洛倫茨曲線、基尼系數和集中指數等。本文以人均GDP為指標,運用其加權變異系數來橫量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度。在測量地區經濟差異與FDI之間的關系時用到了協整理論。協整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計量經濟學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建模理論,它從分析時間序列的非平穩性人手,探求非平穩經濟變量間蘊涵的長期均衡關系。本文從協整的角度,對各地區人均.GDP、FDI的加權變異系數建立協整方程及誤差修正模型,分析二者之間的長期趨勢。
三、實證分析
1.數據的初步處理。本文選取了1987年2a04年的各省人均GDP和FDI,計算出兩個指標的加權變異系數,記為G、I。數據來源是中宏統計數據庫。但是由于部分省市的數據不全,尤其是西藏、海南等經濟異常地區,文章中直接劇除。最終保留了全國26個地區的數據進行研究。
2.變量的單位根檢驗。本文運用的軟件是EVIEWSS.0版本,其主要優點是增加了自動的赤池檢驗,解決了以前版本要重復檢驗問題。各個變t的檢驗結果如:表l。從表中可以看出人均GDP和FDI的加權變異系數不平穩,但在1%的顯著水平下一階平穩,兩者都是一階單整序列,可能存在著協整關系。
3.協整檢驗。由變t的單位根檢驗可知,人均GDP和FDI二者之間都是一階單整序列,為了進一步的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對兩個變量進行協整檢驗,其結果見,表2。有表中結果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水平下t=14.03>12.32,拒絕H0(不存在協整關系)。此外,t=0.82<4.12接受原假設,變量間最多存在一階協整關系。最終可以得出結論,△G和△I之間是一階協整關系。
4.變t的因果關系檢驗。協整檢驗結果告訴我們變t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但是這種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關系還需要進一步驗證。所以,我們對△G和△I兩個變t進行Grange因果檢驗。檢驗結果見,表3。從表中我們可以著出兩次檢驗的P值都很小,拒絕原假設,△I是△G的原因。說明投資的差異程度,會導致人均GDP的差異。5.誤差修正模型的建立。誤差修正模型(Ermr6rreetionModel,簡記為ECM)有許多明顯的優點:如:一階差分項的使用消除了變t可能存在的趨勢因素,從而避免了虛假回歸間題;一階差分項的使用也消除模型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線性間題;誤差修..正項的引人保證了變量水平值的信息沒有被忽探;由于誤差修正項本身的平穩性,使得該模型可以用經典的回歸方法進行估計,尤其是模型中差分項可以使用通常的t檢驗與F檢驗來進行選取;等等。其模型的基本形式為:根據E心e與Grangerl987年提出了著名的Granger表述定理(GrangerrePr-esentationtheo~):如果變量X與Y是協整的,則它們間的短期非均衡關系總能由一個誤差修正模型,故可以上述兩個變童可以建立誤差修正模型。根據經濟理論和時間序列的特征,采用的誤差修正模型的形式含有截距項,并且根據SC準則和極大似然LR準則確定最優滯后階數為2。建立了如下誤差修正模型,各系數的檢驗結果見,表4。△G=一0.2339284604ECM+0.0之54258094△G(一l)+0.3797641989△G(-2)+0.1161505252△I(一1)+0.0630973648△I(一2)+0.01383277671式(1)RZ二0.88684F=14.10668AIC=一6.0.79683880169673ECM=g(一l)+0.058068259381(一1)一式(2)反應了人均GDP和FDI的一個長期趨勢,他們之間是負的相關關系表明了在長期外商直接投資的差異對人均GDP的差異起著負的作用,其長期彈性為一0.058。而式(l)中△I(一1)的系數為0.116是方程的短期彈性,說明了在短期外商的直接投資差異會增大人均GDP的差異。誤差修正項的系數為負表明△G和△I長期的均衡狀態使得從短期的非均衡狀態向長期的均衡狀態逼近。四、結論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主要可以得出,外商直接投資的差異短期會使得人均Gl〕P的差異:程度變大,從而使地區經濟差異不斷擴大。但在長期它又會縮小人均GDP的差異。其主要原因是縮小區域經濟差異一直是我國非常重視的一個議題。國家采取了各種有效措施,促使其平衡發展。《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完整地闡述了我國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布局。這是在中央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四大區域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進行了完整的表達。表明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會進一步縮小,各地區會更加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