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童裝消費者偏好與消費行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童裝行業具有市場需求迅速增長、成長空間加大、市場集中度較低等特點,需要進一步了解童裝消費者偏好與消費行為。本文以江蘇省童裝的消費者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的方式對153人進行調查,且運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純棉面料是大多童裝消費者的首選;家長大多會選購暖色系的服裝;卡通圖案服裝是家長們最常購買的;家長們越來越注重服裝文化內涵等,該結果為江蘇省童裝設計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童裝;消費者偏好;消費行為
我國童裝行業起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跟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但是,我國童裝行業發展迅速,近年來,我國童裝消費始終保持穩定增長。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16歲以下兒童有3億多,其中6歲以下有1.71億多,而7-16歲的有1.7億多,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獨生子女占兒童總數的34%,并且每年還有1000多萬新生兒。童裝的年均消費需求量在8億件左右,龐大的適齡消費人群為童裝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兒童生長發育速度快,童裝穿著時間短,更新快,由此可見,童裝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此外童裝市場將成為最有增長空間的市場之一。從產業生命周期來看,我國童裝行業仍處于成長期階段,并且具有市場需求迅速增長、成長空間加大、市場集中度較低等特點[1]。家長的選擇喜好越來越難以捉摸,把握和維持住消費者對童裝品牌的忠誠度也越來越困難。因此,本文針對江蘇省童裝消費者偏好和消費行為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研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及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調查問卷法,調查對象為江蘇省內購買童裝消費者。抽樣方式為隨機抽樣。調查中涉及到的兒童性別、年齡、與家長的關系構成如圖1-1、圖1-2、圖1-3所示,由此可見,調查群體中,家中兒童的性別、年齡、與家長的關系比例分配較為均勻,有利于后續的分析研究。
1.2問卷組成內容
(1)消費者的自然屬性,以及消費者購買童裝針對兒童的自然屬性,其中包括性別和年齡;(2)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趣味性設計偏好(部分調查題目為多選題)。
1.3分析方法
本調查研究發放問卷170份,回收170份,經數據初步分析,得到有效問卷153份。運用統計分析工具SPSS與EXCEL進行數據分析。
2調查結果分析
由于調查對象基本上是“80”“90”年輕一代的家長,他們具有較高的品質關注度與較低的價格敏感度,促使童裝消費更加趨向于品質化以及較高的產品附加值,根據圖2-1的信息可分析歸納出影響兒童服裝品質及產品附加值的主要因素有面料、裝飾手法、服裝風格及個性化設計,因此,本文將針對以上四個主要影響因素進行童裝選擇喜好分析。
2.1消費者對兒童服裝面料選擇喜好
由圖2-2數據可以看出,149位家長提供了151個數據,家長為孩子選購服裝時更加偏愛純棉面料。由于兒童皮膚嬌嫩,因此兒童服裝的面料要求柔軟、舒適,加上兒童活動量多,面料也要保證透氣吸汗。純棉的衣服透氣性好、吸濕性強、對皮膚的刺激性小,所以純棉面料是大多童裝消費者的首選。但純棉面料也有不易干、易褪色變形等不足,所以積極開發專為嬰幼兒設計的新型面料;棉混紡面料在保持純棉面料優勢性能的同時,具有抑菌防潮、耐穿等特點。國外有學者對300名嬰兒進行長達五年的觀察與研究,發現繽紛的顏色對寶寶的智力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暖色使人思維活躍、反應靈敏;冷色讓脾氣不好的孩子情緒穩定;無色系能使孩子安心入眠等等,這便是著名的色彩心理學。如圖2-3所示,從149位家長提供了224個數據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憑直覺選擇紅橙黃的暖色系面料,由于家長們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色彩心理學會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因此,有接近1/3的家長選擇無色系,突破了傳統童裝面料色彩的局限。
2.2消費者對兒童服裝的裝飾手法選擇喜好
如圖2-4所示,絕大部分消費者更加鐘情圖案、貼布的裝飾手法。童裝用造花、釘珠亮片等裝飾,雖然外觀精美,但如果沒有做好襯里的處理,不能保證接觸皮膚的裝飾部位不會損傷兒童的皮膚。而且兒童好奇懵懂的天性讓他們容易產生誤食,因此,家長們大多選用圖案、貼布的裝飾手法。如圖2-5所示,149位家長提供了244個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得出絕大部分消費者對于兒童服裝圖案的喜愛程度如下:第一位是卡通圖案,有82人,占總人數的55.0%;第二位是動物花卉植物這兩個圖案,分別占總人數的30.2%、28.9%;位居第三的是數字圖案,有36人,占總人數24.2%;在次為人物圖案、交通圖案等其他圖案,均占總人數的9%左右。圖案是孩子們接觸、了解、學習世界的最直接的媒介,每個家長幾乎都會借助圖案來教育孩子學習辨認食物、文字等,所以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能接觸的自己服裝上的圖案顯得尤為重要。有利于孩子啟蒙教育的動物、花卉、數字的圖案是很多家長們的選擇。卡通可以說是現代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與此同時,卡通人物也擁有了一批忠實可靠的小粉絲們。孩子對卡通人物的喜愛被家長們看在眼里,他們很樂意花一件衣服的錢,為自己心愛的孩子帶來簡單而美好的童年回憶。因此,卡通圖案是家長們的首選。
2.3消費者對童裝風格喜好分析
由圖2-6中可以看出,家長們很喜歡將寶寶打扮成充滿童趣的可愛寶寶型,但樂意把孩子打扮成“小大人”型的比例為31%。設計者在設計童裝時,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兒童天真可愛的個性,其次也要考慮成人的心理和審美特點,結合當代的時尚潮流因素去設計,以滿足一些潮爸、潮媽的要求。家長是童裝的主要購買者和決定者,家長將孩子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伸,他們在打扮孩子的同時傾注了自己的審美情趣,這是很多家長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比如網絡上出現的小潮人,他們潮人形象背后的創作者就是父母,這些小潮人在網上迅速走紅受到了大眾熱捧,說明在童裝設計中不能忽略成人審美因素的影響。從圖2-7、圖2-8中可看出,大多女童家長選擇甜美風格的服裝,而家長在男童選擇服裝時,較中意帥氣休閑,簡約。這是合乎大眾對孩子的普遍看法。對于小女孩,人們是認為甜美可愛的,符合女孩天真爛漫的天性;對于小男孩來說,他們天性活潑好動,家長更多選擇符合審美的帥氣服裝和便于活動的休閑服裝,同時,家長也想教育他們從小做個小男子漢,所以家長們會選擇偏向理性方向的裝扮,造成了簡約服裝的選擇率居高不下。
2.4消費者對民俗文化的個性化設計選擇喜好
從圖2-9、圖2-10、圖2-11可見,大部分童裝消費者喜歡民俗文化并且認同十二生肖圖案具有趣味性和文化內涵,接近50%的消費者購買過帶有生肖圖案的兒童服裝。物質是一種基礎,精神是一種境界,家長們在滿足了兒童服裝安全與舒適后,選擇兒童服裝的側重點放在了文化層面的提升。十二生肖圖案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韻味和傳統民俗傳承,是很多家長們的選擇。兒童服裝借助十二生肖圖案不僅可以彰顯民俗藝術效果,而且在一定層面上還增加了孩子與家長對民俗藝術的感知,讓兒童服裝更凸顯個性化。就家長而言,十二生肖圖案能體現出家長對兒童寄寓美好的愿望;對服裝設計師而言,民俗文化是一種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融合,是提高服裝內涵與品質的手段。因此,無論是從兒童服裝的發展趨勢,還是從兒童服裝的藝術價值提升角度而言,民俗文化不僅不該被現代服裝行業所遺忘,反而更應該發揮它獨有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不斷傳承下去。
3結語
根據本次調查,了解了消費者對兒童服裝面料、修飾手法以及風格的喜好狀況,根據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參考建議:(1)童裝在選擇上只講究服裝款式和制作工藝還不夠,還應重視服裝的舒適性、安全性。(2)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追求品質與時尚成為現代家庭給童裝市場提出的重要命題。每個孩子都應該享受快樂的童年時光,童裝在表現出兒童的純真與活潑,締造天使般的清新氣息的基礎上,還要緊跟時尚潮流。(3)童裝企業注重色彩符合審美的同時,也要注重色彩的功能性,設計出能促使兒童性格和個性健康發展,又符合流行特色的兒童服裝;家長在孩子不同年齡段購買適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兒童服裝。(4)服裝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民族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精神力的有效媒介。“十二生肖”“中國結”“剪紙”“詩歌”等民俗文化運用到童裝中,不僅會提高服裝本身的藝術價值,還讓下一代從小感受到中華古典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帥花.中國童裝行業發展現狀:起步晚,發展快,不集中[OL].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2018.
[2]劉國聯,蔣孝鋒.服裝心理學[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8.
[3]張榮.動畫人物形象在童裝創新設計中的應用[J].染整技術,2018,40(40):74.
[4]湯穎凡.陜西民俗十二生肖童裝創新應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2.
[5]趙倩.90后大學生休閑服消費價值觀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
[6]文霞.解析我國兒童服飾成人化設計誤區[J].紡織導報,2018(8):87-89.
作者:夏浩寧 孫會影 秦芳 匡才遠 單位:金陵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