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論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金融經濟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國金融經濟與世界經濟相互影響。然而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逐漸分離,使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金融經濟對實體經濟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但是一旦出現問題,金融經濟的負面作用就會顯現出來。簡要分析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希望能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關鍵詞:金融經濟;實體經濟;分離
經濟全球化既給每個國家帶來了發展契機,也帶來了挑戰。目前,金融經濟在資金、規模、實力等方面比實體經濟更具有優勢。在全球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一種特殊的經濟現象出現在金融領域,主要表現為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逐漸分離,給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金融危機之后,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逐漸下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進一步抑制了經濟的發展。因此,要正確面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努力探索預防二者分離的方法,找出引導金融經濟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方法,從而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
1分離特征
金融經濟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二者本來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然而,隨著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主體地位逐漸凸顯,最終發展成為獨立的主體,不再為實體經濟服務。由于二者之間發展不平衡,最終導致了分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兼并行為
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范圍不斷擴大,帶動了多個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但隨著市場經濟競爭的加劇,也逐漸出現了很多問題。金融機構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合并了一些薄弱的機構,并逐漸擴大規模。這種并購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利于經濟的全面發展。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占據了市場經濟的主導地位,經常開展一些風險性業務活動,擾亂了市場的經濟秩序[1]。
1.2大量經濟活動的出現
在目前的社會發展中,金融經濟呈現出了比較大的優勢,因此有大量的經濟活動出現在金融經濟中,這種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實體經濟的發展。如果沒有對這種現象進行有效控制,就會出現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相分離的現象。
1.3比例失調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在國民市場經濟中的比重出現了差異,并開始逐步擴大。這意味著大量的社會資金開始向金融經濟注入,形成了市場經濟繁榮、資本活躍的現象。二者的比例失調也是其相互分離的主要特征,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比例失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一個金融經濟的不斷強大。在現實社會中,實體經濟能夠呈現出很多價格指數,如果實體經濟的發展比較緩慢,就不能反映其真實的運行狀況。由于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與市場表面的繁榮現象相反,此時的實體經濟正在“走下坡路”。這樣一來,市場就會逐漸失去本身的價值,市場價格不再具有市場導向作用,市場也會被逐漸瓦解。
2分離原因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一旦分離,就會對整體經濟產生消極影響。而二者的分離不是短時間形成的,是隨著金融經濟的規模、數量和地位等方面的不斷發展而產生的。
2.1金融資產的快速增加
金融經濟會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快速發展,在全球的經濟比例也會不斷提高,與實體經濟的差距不斷擴大,使實體經濟受到巨大的沖擊[2]。但是,金融經濟的發展需要以實體經濟為基礎,金融資產的快速增長導致其脫離了實體經濟,這是二者分離的根本原因。
2.2高科技的迅速發展
面對金融經濟的不斷增長,國家并沒有相應的監管體系。特別是面對如此多的網上交易平臺,當前的監管體系已經不能適應金融經濟的發展。此外,我國也沒有制定健全的金融經濟法,對金融經濟可能產生的金融風險沒有進行合理控制。國家在金融經濟方面也沒有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不能有效地把控金融經濟中出現的風險,導致各類風險不斷增加。2.3對金融經濟的管制比較自由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軌跡比較特殊,仍然處于探索金融監管的階段,試圖根據自身的市場特點,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監管體系。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由于市場經濟自由化的沖擊和推動,各國之間資本市場的流動也在加速。如果在金融交易過程中出現問題,很容易產生“蝴蝶效應”,導致更大的金融災難。
3防止分離辦法
3.1放寬貨幣和信貸政策
政府必須以金融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為主要的發展目標,對金融經濟的發展進行有效控制,充分發揮實體經濟的作用和價值,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相分離的問題。
3.2實體經濟必須得到大力發展
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都能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他們在市場經濟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有效地防止二者分離,必須穩定經濟發展速度,大力發展實體經濟。(1)要明確金融經濟的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發展實體經濟,充分突出金融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發展目標。(2)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確保實體經濟有更好的發展環境,有效發揮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使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3.3推動金融經濟的自由化
較高的利率和社會成本使自由化的金融經濟更具吸引力。自由化發展的金融經濟比實體經濟具有更多的優勢。(1)金融經濟的融資渠道更加豐富多樣。(2)金融經濟的發展不會受到政府的強烈干擾。(3)利用市場進行自我調整,最終使資本配置公平合理。金融自由化制約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在發展實體經濟的過程中,應考慮金融經濟的自由化,為提高整個實體經濟市場的效率和服務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4結束語
國家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關注經濟市場的實際情況,從而避免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實體經濟的持續衰退是造成國民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通過分析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有效地縮小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差距,削弱分離帶來的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是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突出它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金融經濟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從而有效促進二者之間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都春峪.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2):76-77.
[2]張卓姁.淺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7(24):120.
作者:朱琳 王奕博 單位:鄭州市中安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