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新常態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意義。基于此,筆者對山西省運城市萬榮、河津兩縣展開了為期兩周的調研,通過走訪群眾和部分農業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同鄉鎮干部的友好座談,更為深入地了解到當前該地區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狀況,與此同時,對于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認識,并提出了一些相關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農村集體經濟;探索;發展
眾所周知,集體經濟在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新課題,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僅需要對農村改革做進一步的深化,還需要不斷增強黨的組織戰斗力、基層凝聚力和增強服務功能,夯實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熟悉和了解集體經濟的發展態勢,探究怎樣構建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框架是我們現如今亟待解決的難題。
從調研統計的數據情況來看,運城市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總結如下:1)底子相當薄弱,將近一半的農村集體經濟僅僅是一副空殼。當前,山西省運城市共有3338個行政村,其中無集體收入的超過三分之一;而在有集體收入的村落之中,收益在八萬元以下。2014年,運城市的農村集體經濟收益約折合三億元人民幣,平均收益不足九萬元。與2013年同期相比,兩極分化情況嚴重,百萬元以上收益的農村數目迅猛增長,而無集體經濟收益的農村數量也急劇增加,呈現出較為的失衡狀態。山西省河津市共有行政村148個,其中無集體經濟收入的占到24%;2014年,河津市的集體經濟收益9856萬元,平均每個村約合人民幣66.5萬元,與2013年進行比較,收益超過100萬元的農村從2013年的11個增加到17個,收益介于50到100萬元間的由5個增加到14個,介于30到50萬元間的由6個增加到19個。山西省萬榮縣共有行政村281個,其中無集體經濟收益的占到總數的56%,2014年萬榮縣集體經濟收益僅為1143萬元。2)集體經濟呈現萎縮衰退之勢。與2013年相比,運城市集體收益為零的農村增加了24個,占總數的比重也提高了3個百分點,收入在10萬元以下的由原先的1335個減少到1034個,且從集體經濟的收益狀況上來看,也僅僅是能維持農村組織的正常運作而已。3)債務問題嚴重且日趨擴大。將近七成的農村都存在債務問題,根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運城市債務總額為18.34億元,若從中剔除掉債權總額,凈債務也有13.56億元,每個村平均有40.6萬元的債務。由于換屆的頻繁,上級強令修路等導致債務逐年累加。2014年的總額比2010年增長了44.6%。4)較單一的經濟來源。經濟來源涵蓋集體財政補貼、資產租賃、征地補償收入、發包收入等方面,然其中百分之八十的農村地區,集體經濟收入僅僅局限于發包和財政兩項。從統計數據來看,集體經濟的收入呈現出“一取消兩減少三增加”的趨勢,簡而言之,“一取消”就是指農民上繳提留全部取消;“兩減少”是說村辦企業和其他收入的減少;而“三增加”則分別是指財政補助收入的增加、發包收入的增加以及征地補償和對外投資租賃的增加[1]。
2發展運城市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意義
面對如此現狀,集體經濟該何去何從。帶著這個困惑,筆者有幸對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村干部和農民進行了座談,在交談過程中,各方普遍認為集體經濟的發展迫在眉睫。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集體經濟的發展有著成熟的條件,需抓住機遇,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1)首先,作為增強黨的基層組織號召力和凝聚力的物質基礎,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勢在必行。從源頭上增加了收入,才能使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群關系不斷鞏固。2)其次,農村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堅強支柱。作為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集體經濟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和新農村的建設,換句話說,唯有將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起來,才有可供支配的資金來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辦大事。3)再次,集體經濟的繁榮發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換句話說,作為提高農民自治和集體公共事務能力的堅強后盾,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愈加良好,村組織可供統一調配的資源就愈發雄厚,集體經濟就愈容易呈現出良性的循環發展。
3運城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和困惑
1)基層組織的創新能力嚴重匱乏。據調查顯示,但凡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村落,其領導班子的決策執行能力也相對單薄,表現如下:一是基層組織的領導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年齡結構偏大。二是決策班子大多思想固化,缺乏緊跟時代潮流的創新精神。三是部分領導班子較為精神渙散,缺乏必需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難以發揮好帶頭作用。四是構成人員往往任期較短,因而造成決策總是缺乏長遠的考慮。2)農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不具備持續的發展后勁。具體表現在資金匱乏、集體資產有限、債務問題突出、融資過程艱難等諸多方面[2]。3)農村地區基礎條件缺乏,可利用資源不足。在運城市,多數地區是傳統的農業村,既沒有礦產資源,又少見服務業,僅有的是少許的機動地。另外,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和土地開發等軟件和硬件上的不足導致招商引資的困難重重。
4運城市推進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4.1務必組建高質、有力的領導班子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3],如能組建強有力的決策班子,即使現狀再有所不堪也能絕處逢生,轉危為安。1)配好配強村級組織。重點選出一個好的領頭羊,將會經營、懂管理、肯吃苦、敢擔當的人才聚攏起來,齊心協力辦大事。對于較為偏遠和貧困的地區,可通過下派人才的方法解決。2)加強基層組織教育和學習。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大多基層組織的領導班子都渴望干出一番事業,應對他們有計劃的指導和培訓,或者送他們到先進的示范村落進行考察學習。3)完善激勵機制。要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到目標責任制的主題當中,以此來作為村干部考核的依據。另外,要通過建立健全工作績效和收益掛鉤制度,制定誤工補貼制度來充分調動村級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可推廣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的做法,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促進村級干部切實履行自身職責。
4.2實事求是,尋求探索利于集體經濟發展的新道路新方法1)合理利用開發自身所處位置的資源,如工礦資源型地區就要合理利用周邊工礦資源走工業興村的道路。2)對于城郊地區就需要合理利用自身所處的地理區位優勢,根據自身不同的優勢選擇不同的發展方向,如交通沿線村落就可以多發展二、三產業項目及倉儲、餐飲行業。3)對于傳統農業就要靠土地資源發展農產品業,并招商引資尋求農產品的生產、包裝、宣傳、銷售一條龍產業發展路線。
4.3持續不斷完善管理體制,以促進壯大集體經濟1)著力發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經濟作為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2)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市場經濟條件下,專業合作經濟的發展也是實現集體經濟迅猛發展的有效形式。3)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的積累機制,加強資產核查,構筑集體資產的增值機制。制定《運城市農村地區集體資產的管理辦法》[4],對集體資產的占有、經營和日常的管理做出明晰的規定,做到定期公開賬目。
5結束語
我國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還處于在一個相對比較薄弱的環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道路還很長,這要我們不斷的探索發展新的道路。也有利于我國經濟向更高一個臺階發展。所以促進引導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雖然坎坷但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郭彥森.發展農村集體統一經營中的問題及思考[J].農業經濟,1997,(5):32.
[2]涂維亮,左亞紅.村集體經濟組織“企業化經營”的思考[J].中國農村經濟,2001,(8):5.
[3]李明秋,陸紅生.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農村經濟,2001,(12):19.
[4]王春平,張立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與企業化改造[J].農業經濟問題.2002,(2):7.
作者:楊路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