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養老保險對人力資本及經濟增長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經濟增長理論與人力資本理論
(一)新經濟增長理論20世紀80年代以后,逐漸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經濟增長理論,提出經濟增長理論的源泉是經濟體系內部的因素。因為這些理論與傳統理論對于經濟增長源泉解釋的顯著差異,這些理論被稱之為新經濟增長理論或內生經濟增長理論。而隨著經濟發展升級,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中,實物資本的重要性逐步下降,知識、技術、人才等廣義資本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從廣義資本來看,資本的邊際收益不變甚至遞增是完全可能實現的。內生增長理論提出,社會經濟的增長源泉是內生因素,即長期增長率是由內生因素解釋的。從勞動要素投入的角度來看,勞動要素投入生產的過程中,并不只是簡單勞動的投入,還包含著因正規教育、培訓、在職學習等等而形成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等廣義資本都存在收益會遞增的特征,因而長期來看可能出現正的甚至加速的經濟增長。
(二)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對于有關經濟增長的主要理論觀點包括四個方面。第一,人力資源在促進經濟增長的所有經濟資源中是最主要的資源,隨著經濟水平提高,人力資本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越是高科技、高增長的行業越重視人力資本的重要性。第二,在經濟增長中,與物質資本相比較,人力資本發揮作用更大,人力資本的增長速度也更快。人力資本投資可以與國民收入同步增長。第三,人力資本包括人力資本數量積累和質量提高,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人力資本投資的最主要部分是教育投資。人力資本的再生產是一種消費過程,但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個投資的過程。而且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經濟效益遠大于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高技術知識程度的人力帶來的產出明顯高于技術程度低的人力。第四,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途徑是教育投資,教育投資應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依據,應該以人力資本價格的波動來調節教育投資規模和方向。
(一)社會養老保險與生育率家庭經濟學將子女作為家庭的消費品和父母的養老資產,父母依據成本收益分析來進行生育決策。利己主義假定下,社會養老保險降低了子女作為養老依靠的重要性,讓父母降低生育意愿。利他主義假定下,當存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時,父母生育子女的機會成本提高,從而會選擇減少子女數量,增加對子女的人力資本投資。
(二)社會養老保險與退休決策一方面,養老保險制度強制性地進行收入跨期再分配,將參保人工作期的一部分收入轉移到退休期。這就使得參保人閑暇的機會成本降低,讓參保人更愿意提前退休。另一方面,參保人接近退休年齡時會對養老金收益和未來收入進行評估,按照生命周期的總收入水平平滑消費實現效用最大化。因此,養老金收入越高,參保人越可能提前退休,反之則延遲退休。
(三)社會養老保險與人力資本投資從利他主義和遺產動機角度來看,子女福利影響父母的效用水平。子女的社會養老保險繳費負擔影響父母的效用水平。因此父母通過各種方式向子女遺贈,其中一個重要途徑是父母通過加大對子女的人力資本投資來提高子女未來的收入水平。當然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此還有一個相反的影響機制,社會養老保險繳費負擔降低了父母的可支配收入,會讓父母對子女的人力資本投資產生一定的限制作用。
(四)社會養老保險與人力資本遷移從勞動力角度來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群體比未覆蓋群體的社會遷移比率要低。因為,在現實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勞動力轉換工作的過程中,會存在社會養老保險權益的部分或全部損失。從企業角度來看,當存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時,企業害怕背負為減少社會養老保險負擔進行裁員的惡名,會盡量避免裁員。
三、社會養老保險、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社會養老保險、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存在以下關系:第一,父母的子女人力資本投資支出占工資收入的比重與經濟增長率成正比,父母對子女人力資本投資比重越高,經濟增長越快。第二,政府教育支出的稅收占比與經濟增長率成正比,政府教育支出比重越高,經濟增長越快。第三,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率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的影響。假定儲蓄率保持不變,則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率與經濟增長反方向變化,現收現付制度社會養老保險稅率提高會降低經濟增長率。而當現收現付制度社會養老保險稅率影響儲蓄率,儲蓄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能確定時,現收現付制度社會養老保險稅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方向就不能確定了。
作者:侯向群 單位:湖南工商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